08.31 皇帝請吃飯,卻故意不給筷子;丞相吃完就走,皇帝說:此人不能留

西漢時期,作為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才能卓越,他拯救了西漢王朝。高幹子弟出身的他,情商卻不高,為人處世不夠圓滑,從而讓自己的人生結局也蒙上了一股悲情色彩。

看過《漢武大帝》的人都知道,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 對其意見最大的就是梁王劉武。梁國牽制了叛軍很大一部分兵力,周亞夫以國家大事為重,沒有及時救援。劉武卻不這麼想,認為是周亞夫專橫跋扈,沒把自己放在眼裡。七國之亂結束後,周亞夫也沒有請梁王吃飯、道歉,兩個人就結下了樑子。

皇帝請吃飯,卻故意不給筷子;丞相吃完就走,皇帝說:此人不能留

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年老體弱,幹不動了。漢景帝就讓周亞夫出來接替他,做新的丞相。起初,漢景帝對這個功臣還是蠻尊重的。但後來,只要皇帝有個決策,周亞夫就跳出來提反對意見,漢景帝就疏遠他,不再親近了。

比如,漢景帝感覺太子劉榮窩窩囊囊的,沒出息,就想廢掉,換一位新太子。周亞夫跳出來,說:“我反對!”梁王劉武則有事兒沒事兒就跑到京城,對自己的親哥哥、漢景帝說:“哥,周亞夫是個壞人!”

竇太后想讓漢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漢景帝不願意,徵求周亞夫的意見。周亞夫跳出來,說:“我反對!高祖說過,不姓劉不能封侯的呢。”得,這間接把竇太后、王皇后都給得罪了。

皇帝請吃飯,卻故意不給筷子;丞相吃完就走,皇帝說:此人不能留

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人歸順漢朝,漢景帝興高采烈,想封他們想封他們為侯,周亞夫又跳出來:“我反對!這種背叛國家的不能封侯!”皇帝聽了,又是一肚子不高興:“閉上你的臭嘴!”在這之後,他還是給唯許盧等人封侯了。

眼見皇帝不聽勸,周亞夫索性不幹了,老子不伺候了。漢景帝也認為和周亞夫合不來,愉快地批准了他的請求。

作為曾經的功臣、猛將,漢景帝偶爾在寂寞的時候還會想起亞夫。有一天,他就請周亞夫吃飯。為了試試周亞夫的脾氣,漢景帝故意讓太監不給周亞夫擺放筷子。周亞夫來了之後,滿臉地不高興:“靠,我的筷子呢?為什麼不給我筷子?”

漢景帝也生氣了:“一點都不老成持重,怎麼能辦國家大事?”周亞夫這才知道自己失態了,連忙向皇帝賠不是。漢景帝說:“你起來吧。”話音剛落,周亞夫就站了起來,招呼都不打,就徑直離開了。漢景帝看著他的背影說:“這人啊,他怎麼能擔當我的託孤忠臣啊!”

皇帝請吃飯,卻故意不給筷子;丞相吃完就走,皇帝說:此人不能留

周亞夫打仗還可以,教子卻不怎麼地。他的兒子周陽為了給他預備後事,悄悄準備了500副甲盾。可這甲盾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一旦私藏,那就是殺頭的罪過。周亞夫對兒子做的事兒一無所知,有人過來調查,他一聲不吭,因為他真的不知道。

可調查人員卻認為這老傢伙是仗著功勞,賭氣呢。漢景帝收到報告,更生氣了,將周亞夫交給廷尉訊問。在訊問期間,周亞夫遭到廷尉的嘲諷,自己受不過,便絕食身亡了。可憐一代將星,就這樣,隕落了。

您對周亞夫作何評價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