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1.濟南市 主城區: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濟南 趵突泉

建城於春秋時期,稱“濼邑”,後改稱“歷下”,為當時齊國的西部邊境重鎮,但主要是出於軍事意義,公元前589年,晉國郤克率軍在現在主城區西南部的馬鞍山擊敗齊軍,並一路追趕齊頃公,追著齊頃公繞著華不注(今主城區東北部華山)繞了三圈,靠逄醜父冒充齊頃公才得以逃脫;

秦朝時為歷下邑,級別低於當時郡縣制中的縣,屬於濟北郡;

西漢開始設立濟南郡,但郡治在東平陵,即章丘區平陵城,此時歷下並不是濟南郡的郡治所在地,但這是濟南地名出現的開始。西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以濟南郡置濟南國,轄境約當今濟南歷下區、市中區、天橋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以及鄒平等。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濟南王劉闢光謀反被誅,國除為郡。

東漢時,濟南郡改為濟南國(封國),曹操曾任濟南相,治所仍在東平陵;

西晉永嘉中,移治歷城縣(今濟南市區),這是歷下、歷城一帶成為濟南主城區進而和濟南這個地名融合的開始,正式成為郡一級別的治所所在地;

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於濟南郡僑治冀州,北魏皇興元年(467年)複名齊郡;

隋朝開皇三年廢郡,改濟南郡為齊州,轄歷城等10縣,治所仍在歷城。大業初復置齊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齊郡為齊州,次年置總管府。貞觀元年(627年)撤總管府,貞觀七年又置總督府。天寶年間先後改稱臨淄郡、濟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齊州;

宋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中國為15路,濟南屬京東路,為齊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齊州升為濟南府,轄歷城、禹城、章丘、長清、臨邑5縣,治所設歷城,為府治之始。當時府、州都有,但是府是相對牛逼的存在,這是濟南歷史上地位的又一次提升。

金仍置濟南府,屬山東東路,領歷城、臨邑、齊河、章丘、禹城、長清、濟陽7縣。此時,在城北開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濟南成為重要的鹽運集散地,對後世本地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元初改為濟南路,屬元王朝的“腹裡”地區,直隸於中書省,領歷城、章丘、鄒平、濟陽4縣及棣、濱2州。

明初仍為濟南府,屬山東布政使司(簡稱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治濟南,濟南遂成為山東首府,是山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及按察使司駐地。自洪武九年開始,濟南成為山東省省會,距今已有近650年曆史。

清仍置濟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由濟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濱州3州升為直隸州,新泰、萊蕪、長清,陽信、海豐、樂陵,商河、利津、沾化、蒲臺10縣分屬3州。光緒年間,濟南府仍轄有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新城、齊河、齊東、濟陽、禹城、臨邑、長清、陵縣、德平、平原15個縣及德州。

民國時期,仍為山東省省會。

1948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濟南,設立濟南特別市。1949年5月改為濟南市。

1994年2月,濟南被確定為副省級城市。

點評:春秋時期建城,西漢升郡但不是治所,西晉時期成為郡治所,此後一直在郡、州之間搖擺,直到北宋升格為府,明朝開始為山東省會,表現相當穩定,歷史長,2000年時間也沒降格為縣過,從歷史角度出發,當省會不算是偶然。


2.青島 主城區:市南+市北+嶗山+李滄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青島 五四廣場

明萬曆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主持修編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記述為:“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這裡的“青”,即指青島。此為最早記載。

青島所在的海灣因島得名青島灣,由此入海的一條小河也被稱為青島河。青島河口於明萬曆年間建港,稱青島口;河兩岸的兩個村落分別得名上青島村和下青島村。屬萊州府。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鉅野教案”為藉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

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

民國八年(1919年),中國以收回青島主權為導火索,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闢為商埠。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國民政府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6]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國民政府接管青島,仍為特別市。

1949年6月2日,青島成為華北地區最後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屬山東省轄市。

1981年,青島市被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1984年5月,青島被列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1986年10月15日,國務院正式下發《關於對青島市實行計劃單列的批覆》,充分肯定了青島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的重要地位。“國務院決定對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並同意在青島市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至此,青島成為我國第8個計劃單列市(當時還包括廣州、西安等)。

點評:明萬曆年間才開始得名,清光緒年間建置,6年後被德國侵佔,得益於航運和膠濟鐵路的開通,開始迅速發跡,直到今天的地位,但從歷史角度來說,積澱較淺,不如即墨、膠州等郊區市。


3.淄博 主城區:張店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淄博 張店區夜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成一統,廢侯國,立郡縣,在昌國城(張店區昌城村,不是現在的城區)設昌國縣,屬齊郡(治所臨淄,但不是現在臨淄城區);

西漢承秦制,昌國縣屬青州齊郡。

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戰爭頻仍,郡縣遷改無常。南朝宋武帝劉裕曾僑置昌國縣於臨朐。至隋開皇六年(586年),廢昌國縣名,更為逄山。隋唐之後,由於連年戰亂,昌國故城廢墟尚存,但城名已不再現於史冊。

宋末金初,張店漸為興旺。張店之地名,始見於元代(1343—1344年)編纂的《金史地理志》。當時,張店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般陽路,為般陽路三鎮(張店、金嶺、顏神))。

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曾隸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高苑縣(治所今鄒平市苑城鎮)。天啟四年(1624年),張店又成為濟南府新城縣(即桓臺)八鎮(張店、石橋、索鎮、新城、高樓、崔樓、旬召、唐藏)之一。

民國三年(1914年)4月, 新城縣更名為桓臺縣,張店為轄鎮。至1935年,張店鎮為桓臺縣第二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7日,張店第一次解放。6月建立張店區,隸屬魯中行署淄博特區。這是張店第一次升格為區縣級。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1日,張店第二次解放,重建張店市,隸屬渤海行署。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11日,張店第三次解放。5月,再次建張店市,隸屬魯中南淄博特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 魯中南淄博特區與華東財政經濟辦事處工礦部合併,成立淄博工礦特區。張店市歸淄博工礦特區管轄。

1950年5月, 淄博工礦特區與清河專區合併為淄博專區,撤銷張店市,併入桓臺縣。再次降格。張店為桓臺縣九區。

1950年11月28日,張店與周村合併為張周市,張店為張周市第二區,。1955年3月9日,淄博專區改為淄博市,撤銷張周市。4月25日,成立張店區,為淄博市轄區之一。正式成為區縣級;

1961年7月27日,時任副市長的李國棟簽發了向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提交關於淄博市人民委員會機關駐地問題的報告。該文件中寫到,遵照中共山東省委1961年1月10日關於淄博地委改為惠民地委淄博市改為省轄市的決定,惠民、淄博兩地區的交接工作已基本完成,惠民專署已由張店遷往北鎮。為便於工作,淄博市人民委員會機關擬由博山遷往張店。是否可以,請批示。很快,在當年的8月7日,淄博市人民委員會就接到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同意淄博市人民委員會機關駐地由博山遷駐張店的批覆。而同年的10月1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中共淄博市委、市人委機關已由博山移至張店,開始辦公。自此,張店區開始成為淄博主城區。

點評:宋末至建國初期主要為鎮級別,後升區(得益於膠濟鐵路和張博鐵路),最後還是因為交通成為主城區,但是歷史上規格較低。實際上淄博(淄川+博山)這個地理概念出現的時間也較晚。


4.棗莊 主城區:薛城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棗莊 薛城區

夏商時期,任氏族立國於薛、邳一帶,稱薛國又稱邳國。今薛城區境時為薛國腹地。

春秋戰國時期,薛國先後為列國交爭,其間隸屬於齊國的時間最長。齊相國田嬰、田文曾先後受封於此,稱薛公。田文在治薛期間,大規模地增築薛城,使之成為周長二十八里,僅次於齊都臨淄、曲阜的東方大城。

秦時,秦實行郡縣制,今薛城境域西部及東部屬薛郡薛縣,南部屬泗水郡戚縣。

西漢時期,今薛城區境西部屬魯國薛縣、沛郡廣戚縣,東部、南部屬東海郡新陽縣、建陽縣。

東漢時期,撤銷新陽、建陽二縣,今薛城區境東部、南部屬東海郡縣、陰平縣。西部屬魯國薛縣、彭城國廣戚縣,三國魏時,今薛城全境入魏。

東晉後期,晉滅南燕,全境歸東晉,仍隸屬上述三縣。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撤銷廣戚併入留縣。今薛城境域西部屬宋彭城郡之薛縣、留縣,東部、南部屬蘭陵郡縣。公元467年至550年,區境西部、南部屬北朝魏永興縣、薛縣薛城區。南北朝後期,北齊撤銷永興縣,薛縣併入蕃縣。是時,今薛城境域西部屬蕃縣,東部、南部屬丞縣。

隋至清,蕃縣曾更名滕陽、滕縣,但今薛城境域大體已定。自隋至清凡1300餘年,除清中期西部前洛房村屬沛縣的廣戚鄉外,今薛城境域隸屬滕、嶧二縣未變。

1950年,廢聯防置鄉、鎮,今薛城境域中西部屬臨城縣,薛城區重新獲得區縣級的獨立身份。

1952年9月,臨城縣改稱薛城縣。1956年3月,撤銷薛城縣,今薛城中北部劃歸滕縣。

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今薛城區境西部屬滕友誼(臨城)人民公社,東部屬嶧縣紅星(鄒塢)人民公社,南部屬嶧縣周營人民公社。

1960年1月,嶧縣改稱棗莊市。3月,臨城公社改屬棗莊市。6月,始建省轄棗莊市薛城區。這是現代薛城區又一次獲得獨立的區縣級身份並延續至今的開始;

2004年,棗莊市委市政府由市中區西遷薛城區,薛城區開始成為棗莊市主城區。

點評:說實話薛在歷史上還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地理概念,但沉寂了很長時間,直到1950年才重獲縣級身份,2004年升格為主城區。


5.東營 主城區:東營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東營 勝利廣場

民國年間,為廣饒、蒲臺、博興三縣交界之地。

1964年3月,勝利油田會戰時在境內東營村附近建立指揮部。

1965年為服務油田開發建設,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地區專署成立中共東營工委、東營辦事處。

1982年建立東營市。1984年1月市轄東營區、牛莊區建立,1987年6月10日,兩區合併為東營區。

點評:這個不展開了,60年代由村開始發跡,移民城市。


6.煙臺 主城區:芝罘+福山+萊山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煙臺 芝罘夜景

金天會九年(1131年)設福山縣,歷代沿之。

明清屬登州府、萊州府(治所在掖縣,今萊州市)

公元1398年(明洪武31年),為防海寇侵擾,在芝罘築狼煙墩臺,又稱“狼煙臺”,煙臺由此而得名,屬於福山縣。

公元1858年(清咸豐8年),中法天津條約開登州為通商口岸,3年後改為煙臺,迄今為止,煙臺開埠已有130多年的歷史,並開始突出於福山縣之上。

1862年2月14日,登萊青兵備道由萊州移駐煙臺,道臺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煙臺主城區開始成為重要行政機構駐地。

1904年改稱登萊青膠道,轄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和膠州。

民國初,撤銷府、州。1914年5月,設膠東道(治所煙臺),煙臺屬之。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煙臺第二次解放後,煙臺市仍隸屬膠東行政區。

1983年11月,撤銷煙臺地區,煙臺市改為地級市;將原煙臺地區的牟平縣等12縣劃歸煙臺市管轄;原縣級煙臺市改為芝罘區;撤銷福山縣,其行政區域併入煙臺市

點評:金代設縣,但是是在福山區,不在芝罘,明代得名,真正發跡於清末,和青島一樣,得益於航運。


7.濰坊 主城區:濰城+奎文+寒亭+坊子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濰坊 市區鳥瞰

西漢置平壽縣,隸屬青州刺史部北海郡。開始成為縣級治所所在地。

東漢置平壽縣,隸屬青州刺史部北海國。

三國魏、西晉置平壽縣,隸屬青州北海國。

東晉十六國,境域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相繼佔據。

南朝宋、北朝魏置平壽縣,隸屬青州北海郡。

北朝齊廢平壽縣併入下密縣(治所在今昌邑縣境內),隸屬青州高陽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存州,置下密縣,隸屬青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設立濰州,州治下密;隋大業三年(607年),廢濰州設北海郡,改下密縣為北海縣,隸屬北海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復設濰州,境域分屬平壽縣、北海縣,隸屬濰州;唐武德六年(623年),境內為北海縣,隸屬濰州;唐武德八年(625年),廢濰州,境內為北海縣,隸屬河南道青州。

宋、金、元置北海縣,先後隸屬京東東路濰州、山東東路濰州、益都路濰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北海縣併入濰州,隸屬青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濰州改屬萊州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為縣,始稱濰縣,隸屬萊州府。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濰縣直屬萊州府平度州。

清初循明舊制,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降平度為散州,濰縣直屬萊州府。

民國三年(1914年)裁府,濰縣隸屬膠東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屬萊膠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裁道,濰縣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後,隸屬山東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濰縣解放,以濰城、坊子、望留等地組建濰坊特別市,隸屬山東省。同年8月復置濰縣(即新濰縣),隸屬昌濰專區,境域大部歸屬濰縣,其餘歸屬濰坊特別市。

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稱濰坊市,仍隸屬山東省,境域分屬濰縣、濰坊市。1950年撤銷濰坊市,境域歸屬濰縣。

1951年1月,復置濰坊市(縣級),隸屬昌濰專區,境域分屬濰縣、濰坊市。1958年11月,撤銷濰縣併入濰坊市,境域歸屬濰坊市。

1962年1月濰縣析出,市、縣分置,嗣後至1983年,境域分屬濰縣、濰坊市,先後隸屬昌濰專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

1983年8月,撤銷濰坊地區和濰縣,濰縣行政區域併入濰坊市,濰坊市組建為地專級省轄市。

點評:西漢設縣,南北朝被廢,唐朝復設州,明朝降格為縣,建國後以昌濰地區行署駐地身份升格為地級市主城區,建置歷史長,但級別有反覆,南北朝期間被廢過。


8.濟寧 主城區:任城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上)

濟寧 任城區

夏朝時期,太昊(伏羲氏)後裔有仍氏(亦稱有任氏,任、仍古時同音)在這裡建立了仍國;

周朝時期,仍國被封為任國;

春秋戰國時代任國先後隸屬於魯、宋、齊國;

秦統一中國後,廢任國而改為任城縣(成為縣級開始);

南北朝北魏神龜元年(公元518年),任城縣始建治於今市區駐地,同時在此設立了任城郡(短暫升格為郡治所);

唐代,任城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成為東魯地區的一個重鎮;

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設濟州於鉅野,任城縣隸屬濟州;

金完顏亮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鉅野發生大洪水,遂把濟州州治遷至任城,成為州一級治所;

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升濟州為府,因“濟水南匯泗,北匯汶,州居其中”,地勢高而水患不至,取吉祥安寧之義,更府名為“濟寧”。任城縣也由此改稱濟寧縣;成為府一級治所。自元朝開始,運河改道東移流經濟寧,使濟寧成為南北轉輸的要地。

明永樂年間,濟寧已是“水陸交會,南北要衝之區;襟帶汶泗,控引江準、灌運咽喉”;

明清兩朝,濟寧的商戶已發展到上千家,成為京杭運河沿岸的七大商埠之一,享有“江北小蘇州”之譽,與淮陰、臨清並列為運河三大名鎮;

清乾隆年間,濟寧已是“齊魯之大邦,水陸之要衝”;

中華民國時期(1913年),廢州府制設濟寧縣,隸岱南道,次年改屬濟寧道;

1928年撤銷道的建制,濟寧縣直屬山東省;1949年,此地城南稱濟寧縣,城北稱濟北縣,後濟寧縣併入嘉祥縣;

1951年2月,濟北縣改稱濟寧縣,後經區劃多次調整;

1958年,基本恢復了濟寧縣的原有區劃,11月併入濟寧市;

1965年5月,恢復濟寧縣;

1983年9月,組建地專級濟寧市時,濟寧縣改設為濟寧市郊區;

1993年,經國務院同意,濟寧市市郊區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10] 2008年,經山東省政府同意,濟寧市調整市中區與任城區行政區劃;

201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濟寧市市中區、任城區,設立新的濟寧市任城區。


點評:歷史長,秦朝設縣,金代升州,元朝升府,民國降為縣,但一直保持著地區中心地位,直到恢復為地級市主城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