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食管若長有腫瘤即為食管癌。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

據統計,全球每年大約有40萬例新發食管癌病例,其中約30萬人死於食管癌。

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每年新發病例以及死亡病例均佔全球50%左右。

食管癌男性多於女性,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

食管癌的發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間會經過一些過渡環節,即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目前,普遍認為慢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Barrett 食管、食管上皮增生、食管黏膜損傷、Plummer-Vinson 綜合徵、食管憩室、食管息肉、食管潰瘍、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狹窄、食管裂孔疝等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或癌前疾病。


瞭解並及時防治這些疾病,對防治食管癌十分重要。
(注:本文首發公眾號《胃腸病》,今稍作修改。)

一、慢性食管炎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1.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食管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是由於胃、十二指腸的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內引起的,即反流性食管炎。

常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食管裂孔疝等病並存,雖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中年以後發病者多,是中、老年人必須重視的常見病之一。

研究發現,食管炎患者男女性別之比為 1.6:1,與食管癌的 1.14:1 大體相一致。食管炎與食管癌多發部位均為中下段。同時,多數食管癌病例常伴有食管炎,因而認為,食管炎與食管癌有關。

對於慢性食管炎患者,應改善生活習慣,服用制酸劑和保護黏膜藥物積極治療。

二、賁門失弛緩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2.賁門失弛緩症X線及胃鏡圖像

賁門失弛緩症是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其主要特徵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 (LES) 高壓和對吞嚥動作的鬆弛反應減弱。

本病臨床表現為嚥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後不適或疼痛。本病為一種少見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最常見於 20~39 歲的年齡組。

據報道 2% ~7% 的賁門失弛緩症患者可合併食管癌,尤其病程>10 年、食管擴張明顯、食物瀦留嚴重者。主因食物瀦留髮生的慢性炎症刺激造成。食管肌層切開或擴張術後並不能預防癌腫的發生,有手術成功後多年仍可發生癌腫的報道。

因此,本病患者應仔細觀察有無併發食管癌,遇有可疑情況,進行活體組織學檢查。

疑併發有食管癌病例除鋇餐 X 線檢查外,還要做內鏡活檢及細胞學篩檢。

三、Barrett 食管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3.Barrett 食管鏡下表現

Barrett 食管,也叫巴雷特食管、巴瑞特食管。

是指食管下段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化生的單層柱狀上皮所替代的一種病理現象,可伴腸化生或無腸化生。其中伴有特殊腸上皮化生者屬於食管腺癌的癌前病變。

目前,認為 Barrett 食管是發生食管腺癌的最主要因素。多數統計數字表明,Barrett 食管的腺癌發生率為 5%~20%,是一般人群的 30~125 倍。

有人把在 Barrett 上皮基礎上發生的食管腺癌稱之為 Barrett 食管腺癌。

普遍認為 Barrett 食管演變為腺癌要經過上皮化生異型改變→非典型增生→腺癌 3 個階段。在原發性食管腺癌中,有 50% 來自 Barrett 食管。

Barrett 食管與食管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而 Barrett 食管中的非典型增生則是腺癌發生的先兆,是癌前病變。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4 巴雷特食管模式圖及內鏡下形態分型圖

上圖:A模式圖 B全周型巴雷特食管 C舌型巴雷特食管 D島型巴雷特食管

因此應對 Barrett 食管患者定期隨訪,內鏡檢查的間隔時間應根據異型增生的程度而定。

  • 不伴有異型增生的 Barrett 食管患者應每 2 年接受 1 次胃鏡複查,如果 2 次複查後都未檢出異型增生和早期癌,可以酌情將隨訪間隔放寬。
  • 對伴有輕度異型增生者,第 1 年應每 6 個月接受 1 次內鏡複查,如果異型增生沒有進展,可以每年內鏡複查 1 次。
  • 對重度異型增生的 Barrett 食管患者:

②密切監測隨訪,直到檢出黏膜內癌。

四、食管裂孔疝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5.食管裂孔疝模式圖

食管裂孔疝,簡單說就是胃的一部分殷切某些原因,進入了胸腔。

食管裂孔疝也是食管反流的重要原因,與食管反流可同時存在,也可分別存在。

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但症狀出現多>50 歲,並隨年齡的增長髮病率增高,女性多於男性。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6.食管裂孔疝的分型

食管裂孔疝中反流食管炎的合併率為 24% ~64%,反流食管炎中食管裂孔疝的合併率為 32%~52%。近年有些學者報告 Barrett 食管常伴有食管裂孔疝,Barrett 食管的患病率在食管裂孔疝患者中明顯增高,伴有食管裂孔疝的 Barrett 食管其 Barrett 上皮長,食管裂孔疝為 Barrett 上皮長度的危險因素。

食管裂孔疝發展成癌,需經過一定時間,有作者報道經過 7~20 年才發生食管癌。食管裂孔疝者併發食管癌的比率由 0.32%~10% 不等。

所以對本病積極治療和定期複查非常重要。

五、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層或全層侷限性膨出,形成與食管腔相通的覆蓋有上皮的盲袋。

就像是我們的牆壁上的洞洞。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7.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癌變主要是由於憩室部食管排空減慢,殘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內或憩室口發生慢性炎症和潰瘍,而有利於癌變發生。

在食管癌高發區林縣,曾見因吞嚥障礙而經 X 線、細胞學與內鏡活檢而確診的食管中、下段憩室者,經過 5~10 年隨訪而發生癌變

六、食管黏膜白斑

食管黏膜發生角化過度,即出現白色斑塊狀變化,稱為食管黏膜白斑,病理上可發生角化不良和不典型增生改變,屬癌前病變,有報道其惡變率達 5%。

食管黏膜白斑多見於>40 歲男性,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後期白斑對於熱和刺激性食物特別敏感。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8.食管黏膜白斑

食管白斑一般不需特殊治療,但應祛除病因,包括戒除煙、酒、酸、辣等嗜好。

一定要定期複查胃鏡,發現白斑迅速擴大、增厚、皸裂、破潰、硬結時,可出現胸骨後疼痛,應取活檢排除癌變,發現癌前病變應行微波或射頻較徹底的治療,癌變者立即手術治療。

七、食管瘢痕性狹窄

食管瘢性狹窄指各種原因造成食管病理性瘢痕組織形成,進而引起食管腔縮窄,食管功能障礙。

食管瘢痕狹窄最常見的病因是吞服強鹼或強酸引起食管化學性灼傷,癒合後瘢痕組織收縮,食管腔狹窄。

此外反流性食管炎可形成潰瘍和瘢痕收縮。食管創傷和手術後亦可產生瘢痕狹窄。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9.食管狹窄

八、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生長緩慢,患者的臨床症狀出現較晚。主要症狀為吞嚥困難。

如果息肉很大,可以壓迫氣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哮喘甚至窒息,但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很少見。

當腫塊生長到一定程度時,患者出現食管梗阻或大部分食管腔梗阻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吞嚥困難、嘔吐或反流。

由於食物長期刺激息肉或者息肉發生惡變,息肉表面常有潰瘍形成,引起嘔血或黑便。

確診的食管息肉患者若無手術禁忌證,應進行內鏡下手術切除。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10.食道息肉

九、Plummer-Vinson 綜合徵

Plummer-Vinson 綜合徵又稱 Paterson-Kelly 綜合徵或缺鐵性吞嚥困難,以缺鐵性貧血、吞嚥困難和舌炎為主要表現,好發於 30~50 歲的白種女性,男性少見,易併發咽及上段食管癌。

臨床主要表現為吞嚥困難、咽部異物感,吞嚥困難呈間歇性,不伴疼痛。

多見缺鐵性貧血表現,如食慾不振、乏力、心悸、蒼白、匙狀指 (趾) 及脫髮。

還常伴有口角炎,舌炎,舌光滑、萎縮、舌乳頭消失。多數患者 X 線及食管鏡檢查發現嚥下部、食管上部有隔膜型黏膜贅片。實驗室檢查幾乎均有缺鐵性貧血,血清鐵濃度明顯降低,部分有惡性貧血。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圖11.Plummer-Vinson)綜合可能存在匙狀甲(箭頭

臨床上有缺鐵性貧血、吞嚥困難、舌炎的臨床表現,食管鋇餐造影或食管鏡檢查在嚥下部食管上端有隔膜樣黏膜贅片,即可確診。

治療上主要是糾正缺鐵和 B 族維生素的缺乏,經補充鐵劑後症狀迅速改善。

本徵易併發咽及上段食管癌,應高度重視,定期複查。

十、預防

這9種病,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和複查

不良生活習慣是主要誘因

實際上,食管癌也是吃出來的癌症。首先要從改善生活習慣、戒除不良嗜好做起。

(1)注意膳食營養:提倡生食蔬菜,常吃蔥蒜和一些新鮮蔬菜,多吃紅色蔬菜,其中有胡蘿蔔、西紅柿等,綠葉蔬菜則可重點選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花椰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等。這些蔬菜均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2)改變飲食習慣:人體口腔、食管和胃黏膜的耐熱高溫為50℃~60℃,在我們日常飲食中,要避免過燙的食物、粥、湯或茶水,以免燙傷食管上皮組織,一旦燙傷易形成慢性炎症或潰瘍,癒合後可形成食管瘢痕狹窄。長期食管炎易導致黏膜上皮細胞惡變而發展成食管癌。進食要細嚼愒咽。

(3)遠離酸、臘、煙燻和黴變食品:少吃酸泡、臘、煙燻等食品,如醃泡的酸菜、煙燻的臘肉或魚等。它們其中所含的亞胺是很強的致癌物。

(4)改良水質、改善環境:減少飲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非常重要,並要注意控制環境汙染。

(5)增加鉬肥:在莊稼地裡,每年施少量微量鉬酸胺化肥,既可增產,又能增加糧食的營養成分,降低糧食中的亞硝胺含量。

(6)戒菸限酒:戒菸限酒可以使食管癌的發生率大大地減少。

(7)加強防治:積極預防和治療與食管癌相關的疾病,即本文所述的如食管炎、食管白斑、食管憩室等。

最後:如何篩查和早期發現

年齡在45歲以上並且兼有以下一項者,請立即做一次胃鏡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決定下次複查的時間。

1.來自食管癌高發區。

2.有食管癌或胃癌家族史者。

3.有上消化道症狀者,如吞嚥有異物感、吃東西有梗噎感、嘔酸水、經常打嗝、上腹部疼痛或有飽脹感。

4. 有上消化道病史(如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食管炎、賁門失遲緩症、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食管化學燒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