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志願軍偵察兵幾分鐘就殲滅了敵人,正要回撤,沒想到發生意外

1951年9月2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第141師第422團接替了友軍的防務。為了查明當面的敵情,團指揮所命令偵察參謀張秉彥和偵察排長陳忠孝,帶領10名偵察兵,前往峴村地區捕捉俘虜。如果捕俘不成,可以偵察襲擾檢域洞的敵人。峴村是美軍由大光裡通往前沿陣地的必經之點,據觀察,該敵白天有1個交通哨,手執白旗對來往的車輛進行指揮。

23日19時,這個由12個人組成的偵察分隊從天德山左側凹地搜索至檢域洞,發現路旁有通往峴村方向的電話線。隨即沿電話線搜索到峴村,但是沒有發現敵人,於是又沿著電話線返回,偵察檢域洞西山。偵察分隊連續摸了2個山頭,都未能發現敵人。進至第3個山頭的山坡時,突然聽到咳嗽聲,估計是美軍的哨兵。

志願軍偵察兵幾分鐘就殲滅了敵人,正要回撤,沒想到發生意外

偵察參謀張秉彥立即帶1個組(3人)前往偵察,結果在山頭上發現了4個地堡(實際上是5個),其中2個沒有敵人,另外2個有鼾聲,但是沒有發現哨兵的位置。張秉彥於是帶人返回,經過初步研究,決定進一步查明哨兵情況。第二次又派出人員前去偵察,由於是沿著第一次的路線去的,還是沒有發現新的情況。

於是,張參謀和陳排長決心立即殲滅這股敵人,就地進行了戰鬥部署。張秉彥參謀先派人將敵人的電話線用牙咬斷,以此中斷地堡之敵與其主力的通信聯絡。2分鐘後,12人分成兩組,把敵人的地堡隱蔽地包圍了。然後以張參謀鳴槍為統一信號,迅速發起衝擊,只用了幾分鐘就將兩個地堡的守敵全部殲滅。就在偵察分隊打掃戰場完畢,正要組織回撤時,突然有1枚手雷從翼側投來,戰士譚徵當即身負重傷。

志願軍偵察兵幾分鐘就殲滅了敵人,正要回撤,沒想到發生意外

在這突然打擊之下,偵察分隊才發現另外還有1個地堡。而且美軍已經鑽出地堡,在火力掩護下,展開戰鬥隊形發起了衝擊。陳忠孝排長急忙命令郭榮春、趙玉山、邱紹良3人將譚徵揹回,其餘人員就地與敵人展開戰鬥。但由於事先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突然發現敵人,又缺乏有力的指揮,未能形成有效的抵抗。在敵人猛烈火力射擊下,張秉彥和陳忠孝等8人壯烈犧牲。這場本來可以打好的仗,卻以8人犧牲宣告失利,教訓是極為沉痛的:

志願軍偵察兵幾分鐘就殲滅了敵人,正要回撤,沒想到發生意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天知地,勝乃無窮;敵情不明、地形不熟,戰則難勝。偵察分隊在戰鬥準備環節,對敵情偵察不夠細緻,既沒有查明敵人哨兵的位置,也沒有查清敵人地堡的數量,盲目發起攻擊,結果在自以為得手後撤離時,遭到未曾發現之敵的突然襲擊。致使偵察參謀等8人壯烈犧牲。

這充分說明,戰鬥之前首先要確切查明敵情,戰場上要始終引起高度警惕,保持高度的敵情觀念和防護意識,千萬不可麻痺大意。否則不是初戰失利,就是在勝負初見分曉之後蒙受損失,甚至反勝為敗。

志願軍偵察兵幾分鐘就殲滅了敵人,正要回撤,沒想到發生意外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不能先做到首先保存自己,就去攻擊敵人,往往難以取勝,即使取勝也是僥倖取勝。偵察分隊在戰鬥中只注意了殲滅敵人,而忽視了保存自己,沒有戰鬥警戒,沒有應對意外情況的思想準備和具體措施。初步得手後就自以為是,掉以輕心,無所顧忌,致使在撤離途中遭敵突然襲擊時,驚惶失措,被動挨打,從而造成8人犧牲。

打仗和下棋一樣,首先要布好局,使對手不能輕易佔到便宜;然後再調動對方,抓住對方的失誤和破綻猛然殺將過去,齊心協力,致對手於死地。戰鬥打響之前,應該預想到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制定出相應處置方案並予以明確。這樣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做到從容不迫,處置得當,少打敗仗,不吃大虧。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