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文学的眼光是什么?

60e1


俄罗斯文学的最后一位大,世界普罗文学的第一位大师高尔基说: 文学即是人学!

我搞了几十年文艺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文学离开写人便不存在。

有人会问,小说、戏剧、散文是这样的,那么写景的诗歌为什么也会千古流传呢?

问得好。但我要问,有哪一首写景的诗呢?

我这里随便几首千古名诗为例:

杜甫《望岳》《春望》《绝句》,只是写景吗?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只是写景吗?

杨巨源《城东早春》

朱熹《春日》

韩愈《初春小雨》

韩翃《寒食》

杜牧《江南春》

…………

这些“景物”中都灌注着诗人满满的"三观"及审美价值。

大学问家王国维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此之谓也。"我“即人,看似写景,其实字里行间句句字字皆是说人言事,无有例外。

山高水长,花开花落,日月之光、阴晴圆缺,花蕾落叶,风霜两雪,鸟鸣虫声,无不饱含诗人情愫酿出的人生之酒…

文学的眼光便是聚焦人生话其中的社会言与行。所以,马克思从哲学视角曰: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文学在。


光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文学教育形成了一种风气,以谈论外国文学为荣,这些外国又仅限于欧美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限于“现代派”以来的这种风格的作家,似乎不谈他们就不“先锋”,或者就不是在谈文学。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借鉴国外文学的长处,而是觉得这种风气、这种视野是十分功利的。外国文学并非不可以谈,但为什么我们视野中的“外国”就只有那几个国家呢?他们的文学是否好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文学眼光仅仅盯着他们,则是另一个问题。

  我们的文学视野中为什么没有非洲、印度、东欧国家,尤其是,为什么没有俄罗斯?——俄罗斯、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从前苏联解体之后,我们又对俄罗斯文学有什么了解?我们不再关注俄罗斯文学,难道仅仅是因为前苏联解体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下降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文学眼光也未免太势利了,以这样的心态去从事文学,很难想象会有大的出息。鲁迅当年译介域外文学,关注的是“弱小民族国家”,因为在它们身上可以更深刻地看到我们自身的处境,从而谋求改变的途径。今天的情况仍是如此,但我们却不愿正视。


温暖68765



文学的眼光,应该是发现的眼光。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其文字的表现应该是由表及里的,也是专一以文字呈现的。

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写出来喷薄而绽放的文字,这和他本人的内在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这就是作者个人对于周遭文化际遇的见解,也可以看成是自我的一种发现,既发现了自己的才情,又发现了新生的事物,用逡巡和回顾来审视自我的发现,然后通过深思熟虑,捋出脉络,再行付诸文字,让文字代言心声,通过叙述和表达来展示不一样的发现与反思。

一般来说,文学的眼光应该是芜杂的,零散的,就像是一把散弹枪,散点思维,散点透视,都是零星的感知和顿悟,然后通过自我汇总和梳理,厘清最后的表述思路,再体现在文字上,这就是一篇文章的由来。

对于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文学的眼光无非就是今天发现了一个另类,明天又发现了一个异形,时时新奇,时时新鲜,就连一个微笑也会在不同的心态下感知到不同的个人心境,进而决定或者显露可能的自我态度。

但这些只能是文学的表面,而不是深入腠理的椎心泣血,这需要上乘的文学功力,非一般文学爱好者所能掌握和驾驭,更非一般文学爱好者所能领会。

这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灵性,更需要头脑,善于见微知著,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条分缕析的观察与探究中,发掘事务的真谛,进而完全把握住事务的行进脉络,使得一落笔就感知到不一样的文学态度和文化角度。

但这样的人,却实在是凤毛麟角,稀缺得很,罕见得很,也另类得很。

我们千万不要将一个即时的发现就形容为见到了真理,其实真理往往是抽丝剥茧之后才能见到的最后的救赎,却很容易在之初就被我们自己所遗漏,甚至无视。

我们需要发现的,不仅是真理,还有道义,古人云: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其意也正在于此。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在我看来首先是对人文问题的深度研究,结合作者亲身生活所得出来的结论。

我在加拿大上大学时,有一天在希罗概述课上老师讲到荷马史诗通过类比法,使用神话故事来刻画出古希腊人民的生活状况。例如《奥德赛》透过奥德修斯经历千百磨难返乡,结合当时古希腊多山的生存环境以及地中海所带来的交流频繁得出希腊人是崇尚冒险精神的族群。总的来说,希腊多山和靠海地理环境以及交流平凡所形成的文化造就了荷马史诗。





麒芸君


🎯哲学、社会科学是以概念、公式、理论的形式,去概括客观事物的夲质,揭示客观规律,主要是从″理智″上去说服人,使人信服。

🍧而文学是从感情上来感染人,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人″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研究。

💖当然,文学的眼光并非不看自然景物,而主要是看到社会的复杂关系,都交织在人的身上,抓住了人这个枢纽,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出整个社会面貌来。

🌹因此,要求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充滿激情,使读者不但能看到自已的所闻所见,而且还能享受到作者体验到的思想感情,甚至还能品味出作者的政治主张、理想抱负以及整个社会意义。








全峰山


文学的眼光?终于有人用了这个词!

文学的眼光,就是算命先生的眼光,风水师的眼光,心理学家的眼光,医生的眼光……

它能看到人的心灵深处,灵感深处,筋骨深处……

信不信?我只要同你吃顿饭,或说上三句话,我能看透你生活,性格,未来等,八九分……

但是,我还是会经常上人家当,主要是对人太宽容了……


远方167427784


这里只想简单一点说一下。文学是人学,那么,关于文学的眼光定义,我想应该是聚焦人性。

只有围绕着人的性情和人的本性,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文学。

在人性这个内核之外,可能会有无数面的色泽,或颂扬,或批判,或娱乐,或教化,等等意指都离开不了人甚至是人的原始属性。

总之,离人性越远的所谓文学,都将受到时局的局限,都不是真正的文学。


信君创意


个人愚见:

一、文学应该具有感情,要有七情六欲,有血有肉,把正能量的东西传承下去。

二、其次文学应该想象力,不能一纸空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生动形象,不能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见什么表达什么,就不具有文学想象力的特点了!



江枫623


一个树根,在普通人眼中是平常的俗物。在雕刻家眼中是艺术。文学的眼光是什么?是灵魂,是精神寄托。作家眼中的世界,可把生活的毛坯塑造震撼人心的作品。并通过独特的风格让读者产生共鸣。一个作家不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肩负着责任与担当。一部好的作品传播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一定的意义。文学的眼光,是作家灵感层次的潜意识。更是多方位视角的呈现,华丽词藻装饰不出作品。深入生活才能眼观六路。


用诗歌点亮生活


眼光

眼光是指在某一时刻,对某领域趋势准确预测的能力 。

眼光一般分为几个含义:1、形容视线; 2、指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某领域趋势准确预测的能力;3、指眼睛;4、视力;5、形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

词语出处:《楞严经》卷一:“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