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四建議應對美國軟件臨時管制新規

日前,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發佈公告,宣佈根據《出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對特定自動分析地理空間圖像類軟件在出口管制分類編碼下施加臨時出口管制。公告發布的出口管制規定為即時生效的暫行最終規定,正式最終規定將在進一步考量並吸納建設性公眾意見之後完善並頒佈。

“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臨時管制未列入《商業管制清單》的事項,若商務部和國防部、國務院商議後認為其能為美國軍事和情報帶來顯著優勢或基於特定美國外交政策原因而認為需要進行管制的,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可將其列入新增特別項下進行臨時管制。該特別項涵蓋從商品、測試和生產設備、物料、軟件到技術的所有物項,以新興技術為主。”在跨境合規管理研討會上,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峰介紹說。

根據相關規定,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將在一年內重新分類上述事項在《商業管制清單》下的管制類別和受控編碼,否則該管制措施將於最終規定生效之日起一年後失效。若美國政府將該事項向多邊管制組織提議進行多邊管制,則該管制措施可再延長兩年。根據規定,除向加拿大出口外,向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出口、再出口此類物項均需取得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的許可。一旦相關軟件被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有影響,就將被予以管制。同時,美國已經計劃向《瓦森納協定》安排就此次多邊管制提出建議。對此,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戴夢皓認為,該臨時管制可能會持續三年左右的時間。

“在臨時管制期間內,針對此類產品的任何《出口管理條例》下受控行為(出口、再出口、境內轉讓)均需取得許可證,其適用的許可證審批標準為個案審批。根據相關規定來看,針對中國等國家設有較為嚴格的審批標準,對部分項採取推定拒絕頒發許可證的處理方式。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和經濟環境下,受臨時管制的軟件向中國進行出口和再出口,存在較大難度。”王峰強調,公告列明的受控軟件特徵寬泛,沒有明確的技術註釋予以進一步闡述,因此,不排除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可能在今後的執法過程中對受控軟件的適用範圍進行擴張性解釋的可能。

“短期而言,本次臨時管制意味著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完成對所涉關鍵性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的甄別並更新管制清單尚需時日。”戴夢皓表示,但長期來看,美國正在抓緊完善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的管制立法,並最終將取代現有的臨時性管制措施,從而使相關管制長期化和穩定化。與此同時,由於美國正在謀求在多邊管制領域突破原有的兩用物項管制理念,將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也納入多邊出口管制體系中去,此目標一旦達成,將意味著中國企業不僅從美國獲取相關物項難度加大,從其他國家獲取此類軟件很可能也將面臨困境。

王峰建議,企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規避風險。

首先,就本次臨時管制公告而言,企業應當對現有的業務模式及所涉及的技術及軟件進行全面梳理,確認目前是否存在可能因本次公告而受到管制的軟件,並立刻評估與這些軟件和物項相關的業務在《出口管理條例》下可能存在的風險。

其次,可能因本次臨時管制公告而受到影響的業務,企業應當根據業務模式和《出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確認是否可以採取某些彌補性或替代性的方案,如:辦理許可證、符合要求的雲儲存和雲傳輸以及要求的技術和軟件的境內轉讓等方式,確保業務可以正常進行。

再次,企業應對比14項新興技術領域清單篩選出目前可能存在風險的技術和軟件,並結合現有業務模式預先評估一旦此類軟件受到管制,可能對公司具體業務造成的影響,並擬定應對方案。

最後,對於計劃開展的新業務、研發計劃和技術儲備,企業應當預先將美國未來對新興技術管制的趨勢作為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方案設計時予以考慮。

“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在出口許可證的審批上會基於個案審理,且對個案審批享有自由裁量權。所以相關企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商業損失和合規風險。”戴夢皓說。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