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三國故事:曹操赤壁慘敗,強撐開心,三聲狂笑,招來三大催命殺神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本文聊一個大家相對不陌生的故事,出自《三國演義》,就是曹操赤壁大敗後的故事,其實對於三國迷來說,這個故事實在太過普通,大家都知道——曹操忽忽悠悠帶來的八十三萬大軍,被周瑜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狼狽逃走,本來三軍氣勢已經非常低落了,但曹操為了鼓舞大夥,更為了表現出他的不凡見識,不僅沒有悲哀沮喪,反而狂笑不止。但非常諷刺的是,他笑一次,危險就離他進一步。在烏林他笑諸葛亮不懂用兵,如果安排伏兵追擊,曹軍必敗,結果沒等他笑完,趙雲殺出來了,靠著徐晃和張郃的捨命保護,曹操才脫身;剛剛緩過神逃到葫蘆口,曹操又狂笑,說在這裡安排第二路埋伏的話,自己想跑都跑不了,結果張飛瞬間殺到,張遼徐晃二人雙戰張飛,才給曹操逃跑的空間;等他們跑到華容道,曹操再次狂笑,笑出來了關羽,才有了三國小說中,鼎鼎有名的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

三國故事:曹操赤壁慘敗,強撐開心,三聲狂笑,招來三大催命殺神

由此可見,曹操就是個“不作死就不會”的典型,作為敗軍之將,三次狂笑找來趙雲、張飛和關羽這三大催命殺神,最後靠著好運氣,才僥倖活命。同樣,這個故事更是為了體現出關羽的義薄雲天,以及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自然也少不了曹操的奸雄本色。由此可以說,這個故事雖然是《三國》中的經典段子,大家也很熟悉,看似是個老生常談,但老樂之所以要將此事拿出來簡單回顧,是想表達一個觀點,這個故事是《三國》全書中,唯一一場三大主角齊登場,互相鬥智鬥勇的巔峰對手戲,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個故事,才是《三國演義》最核心的關鍵元素,並不是一個嘲諷曹操的段子那麼簡單的。

三國故事:曹操赤壁慘敗,強撐開心,三聲狂笑,招來三大催命殺神

從史實上講,曹操赤壁大敗後,確實是從烏林走華容,撤退到江陵才得以喘息,保住性命的。至於像小說中繪聲繪色地描述這麼詳細,當然是小說作者的誇張,關羽、張飛和趙雲當時也沒有機會作伏兵截殺曹操,諸葛亮更是不見得有那麼精妙的算計,畢竟曹操的逃跑是慌不擇路的,諸葛亮怎麼也不會冒險,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作出如此豪賭式的冒險阻擊。因此,這個故事,只是小說中的精彩篇章,或者像老樂上一段文字介紹的那樣,屬於全書三大主角,唯一一次相互交鋒的核心內容。但是,稍微多想一點,這不過是作者開掛式的“作弊”手段,上當的並不是曹操或關羽,反而正是廣大《三國》的書迷。所以說,看似是最核心,最精彩的騙子,其實也是《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敗筆,為了這個故事做出的勉強人設,導致了人物特色的前後矛盾,最多算是一把“雙刃劍”吧。原因有以下幾點:

三國故事:曹操赤壁慘敗,強撐開心,三聲狂笑,招來三大催命殺神

第一,剛才已經提到了,一生謹慎的諸葛亮不可能如此冒險,如果這是諸葛亮的性格,那麼在小說後期,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就沒有理由拒絕魏延“奇襲子午谷”的計劃。第二,對於曹操來說,他的狂笑看似是激勵士氣,同時展示自己風采的手段,但是赤壁之敗,跟他後來被馬超追得割須棄袍相比,狼狽程度不相上下,可是曹操在被馬超打敗之後是怎麼說的?馬兒不死,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這才是曹操真實的一面,否則的話,他完全有資本嘲笑馬超的有勇無謀吧?可見,這也是為了強化曹操的形象,發力過猛的誇張描寫。第三,對關羽更是一種不合理的設定,看似體現出關老爺的忠義無雙,可問題是,他憑什麼放走曹操,就算不在乎諸葛亮的軍令狀,難道就因為張遼的求情,再加上看見曹操的可憐,就動了惻隱之心嗎?這可不是關羽的做派,退一萬步說,就算關羽真想放走曹操,他也是會講條件的。

三國故事:曹操赤壁慘敗,強撐開心,三聲狂笑,招來三大催命殺神

因為關羽所有的戰功,都離不開他講條件,特別是面對曹操的時候——許田圍獵時,要殺曹操,之所以沒動手,是因為劉備勸他投鼠忌器,別殺了曹操後,傷害到漢獻帝;暫時歸降曹操,更是有屯土山約三事這明顯的講條件;離開曹操千里尋兄,前提條件是替曹操斬顏良誅文丑。因此,就算關羽想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起碼也應該跟曹操有所要求,比如讓曹操交出相印或者是軍權,只放他一人回家,從此不再朝廷掌權弄勢,起碼可以讓曹操再玩一出“割發代首”的把戲,這才應該是關羽的風格,對吧?什麼條件都不跟曹操談,就放他一條活路,實在是太“不關羽”了。當然,如果真的這樣設定的話,那就完全違背了歷史的真實結局,所以作者只能如此設定,讓關羽窩窩囊囊地放走了曹操,回營領罪去了。但是說實話,這種設定,其實還是漏洞很多的,可能看到這裡,有很多朋友會質疑老樂,完全是“槓精言論”,難道不這樣寫,會有更好的方法體現出三大主角的特性嗎?

三國故事:曹操赤壁慘敗,強撐開心,三聲狂笑,招來三大催命殺神

篇幅關係,老樂就不多介紹了,只是單純對關羽放走曹操這一塊,做出屬於自己的假設描寫——曹操狂笑,但沒能躲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笑出來了關羽,曹軍上下已經無力對抗關羽,只能束手就擒,張遼決定前去講和,但曹操執意阻攔,甚至抱著必死的決心和態度,呵斥張遼,堅持要成全關羽的功勞,讓他好好欺負自己這群老弱殘兵,以此激將關羽,不好意思對自己下手,最終逼得關羽與曹操約定,來日雙方養精蓄銳後,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大戰,輸給關羽也心甘情願,而後離去。這樣一來,既體現出了關羽的“義”,也更符合關羽高傲的性格,不趁火打劫欺負弱者的榮譽感,畢竟關羽後來在跟黃忠戰長沙的時候,就因為黃忠馬失前蹄,沒有對黃忠下殺手。同時,還展現出了曹操之“奸”,也讓曹操的逃跑有了相對合理的結果,這種設定,各位覺得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