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用钢笔写字,不管从单字上看还是整体上看都不如中性笔,是什么原因呢?

那时秦朝


钢笔用了好几十年了

一、近代以来硬笔主要是指钢笔书法。

二、很多名家字帖大多钢笔。

三、钢笔更难控制。

四、中性笔书写轻松。

五、牵丝映带中性笔更容易。

六、钢笔笔法控制难得多。

平时练习,还多用钢笔,艺精于勤!


风之问候


钢笔的书写变化,不如中性笔表现丰富。例如粗细、牵丝,出峰等变化。

(水平有限,认识粗浅)








甸原富利


这话说一点不客观,我觉得题主添上一个“我”字更合适――

“我用钢笔写字,不管从单字上看,还是整体上看,都不如中性笔,是什么原因呢?”这样问就对了,或者,这个偏好只能代表一部分人。

比如,我就是一直用钢笔。虽然,钢笔、中性笔,同为硬笔,但书写时的手感是两种物理特性,两种手感,适合的人也不同。



我追求硬笔实用快写,也喜欢流畅感,但中性笔的流畅感,对于我来讲,有点油腻感,曾经用过一段时间,作罢,又用回钢笔了。

钢笔,出水流畅,出锋更有力量,钢笔中缝出水,尤其是快写时,有挥洒之感而不油。


当然,中性笔也有中性笔的优点,而且是中性笔所特有的优点,很多朋友就是喜欢中性笔的便捷,流畅!

我是非常理解不同人有不同偏爱的,正如,我非常喜欢钢笔!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很正常!但若因此说,我的孩子是最漂亮、最可爱的,旁人听了虽然可以理解,但也知道――不客观,代表不了别人的眼光!


行书一点通


也不认为钢笔不如中性笔写得好,我认为各有所长,

原因如下:

第一,钢笔的骨感是中性笔无法写出来的!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用中性笔写字了,但是一些知名的硬笔书法家还都是用钢笔写的,包括市面的字帖,大部分都是钢笔字帖,很少有中性笔字帖!而且钢笔的笔尖材质比较坚硬,很容易就能把字的骨感写出来!我们用过钢笔的人都知道,笔尖和纸张的摩擦力比较大,更能体现钢笔的特点。

下面这幅作品,就是鄙人用钢笔书写的。线条虽然看上去没有那么粗重,但是很容易就能写出硬气的骨架感。

我们再看看中性笔写的,明显感觉不如上面的硬气。虽然只是线条上变化多了点。

第二,中性笔的圆润和丰富的线条也是钢笔很难写出来的。

当下,用中性笔写作品的越来越多了,因为中性笔比钢笔更方便!而且中性笔写出来字更饱满和圆润。尤其是1.0号的中性笔,能写出类似毛笔字的感觉,在线条的变化上也是比钢笔要好得多,但是中性笔和圆珠笔差不多,笔尖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和纸张的摩擦力较小,所以总有一种油滑感,所以写出的字虽然很圆润饱满,但是却显得不够硬气!

第三,个人书写习惯。

有些人用惯了钢笔就觉着钢笔好用,而有些人用惯了中性笔却觉着中性笔比钢笔好用,这就是我们说的手感问题了,所以说,这是因人而异的。

所以说,我认为不管是钢笔还是中性笔,只要功夫到了,都能把书法作品写的很好的。因为书写技能是最关键的因素了!

强哥浅谈,插图为强哥硬笔书法习作!


强哥书画


同感。从便捷性、灵活度以及即视效果上看,中性笔写硬笔字要比钢笔更佳。

结构决定性质。钢笔写字有独特优点,比如笔尖韧度好、有弹性,书写比较省力,也容易写出峭拔的点画、迅疾的笔锋。但缺点不足也是明显的:①扁平结构的笔尖触纸切口过偏过大,在顿、折、转、旋的点画中就显得非常生硬。②运笔的力度不易于掌控,稍重会破纸或沁墨,过轻则点画轻飘。③所用的墨水对纸张的浸润度要求高,普适性稍差。




而中性笔则不存在上述问题,优势更加明显:①笔尖为珠,“八面出锋”,360度旋转无死角。②因为没有弹性韧性,虽然略微“显肉”,但更便于驭笔方向力度的控制,指腕之力指到哪里,它就可以打到哪里。③墨流干燥且酣畅,完全没有浸湿、“墨狗”之虞。④价格便宜,推带方便,即写即扔。




在中性笔未普及之前,硬笔书法是钢笔一统江湖,有些用惯了钢笔的朋友不愿弃旧用新。当然,硬笔书法的关键是在人而不是笔,老一辈的硬笔书法大家,即便用钢笔也写出了非常好的书法作品。但是,就工具论工具,中性笔的确要比钢笔写字,性能上要更胜一筹。不妨一试。



抱庸妄谈。(配图为抱庸中性笔习作)


抱庸詩書


这个问题可能是钢笔尖材质与性能不好所致。现如今市场上的钢笔,多数笔尖像钢锥似的非常硬,几乎一点弹力没有。加之尖头是半球状,着纸面又是固定的,还不滑润,提按力度稍有不当就能把纸划破,手感特别不好。一旦用力过大笔尖就弯了,而且出现劈叉情况不能复原,严重的话就报废了。此外,质量差的钢笔出水不流畅,尖部不润滑,影响笔法动作顺利施展,也是造成笔画不精致、线条质感不佳的因素。所以,质量差的钢笔不好使,书写出来的字迹缺少美感,购买时一定要精心挑选。

八十年代以前生产的老式钢笔,多数弹性好,笔尖柔韧性也好,按下去能分开,抬起来能复原。质量好的钢笔,能写出粗细变化较大的线条和笔画,表现出毛笔小楷书法的味道。

相比之下,中性笔尖部是滚珠儿,而且现代工艺制作技术精良,可以任意轻划重写,手感非常好,重要的是适合现代人书写习惯。

其实,书写工具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精熟书写技法。比如执笔法、运笔法,需要专门训练。只要是用笔手法正确,掌握了各种笔的特性,使用什么笔都能得心应手。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互动交流。谢谢!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硬笔书法作品中还是钢笔字更见功夫,而且要比中性笔的表现力更丰富一些。


但中性笔也有其自己的突出优势,特别随着加工技术的提升,中性笔质量非常出色,尤其是墨色匀净细腻,容易写出非常细腻,有神韵的圆滑、遒劲、刚健的线条,看起来比钢笔线条更可喜。不过这种好看是中性笔的技术原因产生的书写线条耐看的效果,而不是通过书法技法表现出来的书写者的艺术效果,也就是说不会写字的人用中性笔也能够写出不错的线条形质,但就书法的艺术性来说没有书法功底,也缺少书法的艺术性。因此临摹学习硬笔书法,最好使用钢笔进行临摹练习,更能够锻炼功夫。我们在经过严格的钢笔的临摹练习以后,技法娴熟,美观漂亮,字形丰富了,掌握了书法的书写规律,结构与章法的处理规律,这时候用中性笔去书写,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更扎实,更具有艺术品味。





翰墨书道


好多朋友有个误区,尤其是年龄稍大的朋友,认为硬笔书法就应该拿钢笔来练,其实“硬笔书法”不是“钢笔书法”,练硬笔书法可以选择钢笔、中性笔、铅笔。中性笔和铅笔的表现力要比钢笔好。

中性笔有非常大的优点:吐墨均匀,慢行笔或者顿笔一下也不会有大量的墨堆到纸上,出锋也更加凌厉。中性笔对纸张要求也不太高,只要不是太薄就可以,打印上格子的普通16开或者A4纸都可以练字;不像钢笔要求纸质要厚,薄了初学者练出来的字就显得浮,没有力量感,还要纸张吸墨但不洇墨,所以用钢笔练字的话较厚的熟宣才能显出效果来。圆珠笔珠子很圆滑,虽然硬笔书法没有太难的笔法,但是同样存在简单的转绞等处理方法,不太顺手的钢笔表现出来就差一点,圆珠笔更自然。

新手对笔的控制能力欠佳,用钢笔的话总会觉得钢笔总是自己就走到一个方向去了,因为钢笔笔尖有棱角的呀,相信高手也会有一些这样的感受的,而圆珠笔就好很多。

对于初学练字的朋友还是推荐细一些的中性笔(0.5mm就非常好)或者铅笔,用钢笔总是感觉控制不了,会很大程度影响学习积极性,因为怎么弄都弄不好,容易半途而废的!





方寸硬行


同意强哥看法、铜笔线条的瓤中性笔是无法表现的。这是我8年前71岁时写的钢笔字。



用户5820738972965


我并不这么认同这个问题,虽然目前网上大多数人都是在用中性笔写字,但是钢笔自有它自己的特点,这是中性笔不能替代的。

我们知道早期是没有硬笔书法一说的,就是钢笔书法,后来各种硬笔书写工具多了,才有了硬笔书法一说。我清楚得记着,我早期订阅的一本杂志就是《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是启功先生题签的。

钢笔最大的问题不是表现力的问题,而是钢笔质量的问题。钢笔的表现力并不比中性笔差,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从出锋上说,钢笔出锋非常的凌厉,锋芒毕露,给人感觉甚是爽快;而中性笔与钢笔相比就略显锋芒不足,但是笔力内敛、温润秀美。二者各有特点,并无谁比谁更好一些,就像是毛笔里的羊毫与狼毫之比。

另外,硬笔书法虽然不讲究墨色变化,但是钢笔因为用的是墨水,书写之后,因为力量轻重不同、粗细不同、快慢的变化等等,会产生一些自然的墨色变化,反而给作品增加了不少的趣味。而且现在各种钢笔墨水非常多,可以写出五彩斑斓的不同颜色的硬笔书法作品;而中性笔书写出来的墨水颜色则是一个调子,没有明显的墨色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钢笔胜过中性笔。

钢笔临《启功絮语》

还有,从硬笔书法的角度来说,中性笔适合的笔芯有0.7和1.0的两种,而钢笔的笔尖种类就比较多了,0.5/0.8/1.0等,还有弯尖的美工笔,弯的大小不一样又会有一些变化,还有长刀研,笔尖铱粒大小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变化,钢笔在笔尖上可以做的功课比较多,就像毛笔一样,有好多种不同的毛笔供选择。这样一来,钢笔的表现范围就会比中性笔大很多。

例如上图中曹宝麟先生用钢笔美工笔写的作品,因为他是学米芾的字,因此用钢笔美工笔写出来真的有一种米芾“刷”字的感觉,非常漂亮。

中性笔因为笔芯粗细就这两种,因此书写的字的大小就相对固定了,不可能太大,而钢笔如果用比较大的笔尖的美工笔的话,可以写的字也会比较大一些。

对于我个人来说,日常练字我是中性笔用的比较多,但是写一些作品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用钢笔或者是秀丽笔。而我们也不必就局限于我就用某某笔,根据书法风格不同,灵活选择合适的工具才好。不论钢笔还是中性笔都是我们硬笔书法的表现工具,不要让人成了工具的奴隶。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的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