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契丹:沒兒子的後果很嚴重

漢族人向來奉行多子多福,草原民族也差不多。從開始對契丹民族感興趣,我就一直很希望知道他們的夫妻到底會生幾個娃。於是,我特意去翻了翻歷史資料。我發現契丹夫妻一般會生4—7個子女,平均下來算算,應該是一對夫妻5個娃。

契丹:沒兒子的後果很嚴重

契丹人也有著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遼道宗,我們多次提到了他,他不但殺了自己的皇后,還殺了自己的兒子。可是等他把兒子殺了以後,暮然回首,忽然意識到自己沒有了兒子,就沒有人幫助自己延續皇位。

於是,他趕快想辦法去補救,他命令被他殺了的皇后的妹妹趕快跟丈夫離婚,進宮來嫁給自己為自己再生下一個男孩。皇后的妹妹蕭斡特懶跟原配的丈夫本來過得好好的,接到皇帝的命令萬般無奈只能進入宮中。但是,蕭斡特懶沒有那麼幸運,他並沒有為道宗生下兒子。這讓道宗失望透頂,他把蕭斡特懶趕回了家,這般薄情寡義,也難怪他會最終徹底絕了子嗣。

契丹:沒兒子的後果很嚴重

契丹的王公大臣中也不乏有沒有兒子的例子。《遼史》記載,耶律撻因為年輕的時候瞧不上自己的原配妻子,把妻子休了以後取了一個離婚的中年婦女,導致一生沒有兒子,這件事讓他一輩子都被人譏諷抬不起頭。寫在歷史中的詞句已經十分犀利,可見當時這個耶律撻日子過得肯定不太舒心。遼秦晉王妃終其一生都沒有生下兒子,她的墓誌銘中就明確寫著“無子嗣續,惜哉!”沒有兒子,在史學家看來還真是挺可悲的。

契丹:沒兒子的後果很嚴重

有很多學者對契丹人的家庭人口數量有了比較詳盡的研究。比如,有人統計了26戶契丹家庭的子女數量,認為平均每戶有子女5.12人。還有人統計了15戶契丹家庭,15戶共有99個子女,平均6個子女。4—7個子女應該是佔據了大多數契丹家庭的普遍數據,當然由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斷,當一個女人嫁入一個男人家的時候,她身上所承擔的生育任務也大概在4個到7個左右,當然,前提是這裡麵包括了必須生下兒子。

除了注重男性子嗣,契丹人還十分看重嫡庶貴賤。嫡,就是正妻生下的孩子,庶就是側室生下的孩子。《甄嬛傳》中皇后一輩子被庶出的身份困擾,這就是中國人傳統嫡庶觀念的集中體現。雖然電視劇跟歷史無法對應,但是它反映出了滿族人依然受到了嫡庶之分的困擾。


契丹:沒兒子的後果很嚴重

《遼史》在記載耶律阿保機的時候,只記了他同母所生的幾個弟弟的名字,一來是因為這幾個弟弟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撓他的稱帝之路,多次反叛,二來是因為這幾個弟弟都是嫡出,都有問鼎皇帝寶座的權利。《遼史》在別人的傳記中,曾無意中提到了,其實阿保機還有一個庶出的弟弟叫耶律蘇,他的職位是南府宰相,在阿保機的親弟弟們發起叛亂的時候,這個耶律蘇堅定地站到了阿保機的一邊。

契丹:沒兒子的後果很嚴重

阿保機的庶出弟弟能做到南府宰相,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很多庶出的貴族過著比平民好不到哪裡去的生活。耶律海思是隋國王的庶子,按照契丹的貴族體系來說,他算是皇族後代。某一年冬天他穿著羊皮襖駕著牛車來到了皇宮,皇宮侍衛問他:“你是誰,你看幹嗎?”他回答說:“我是耶律海思,我是來例行拜見的。”契丹人是很喜歡穿皮毛的,尤其是貴族常常是穿著銀貂的,在沒有銀貂的情況下會選擇穿紫黑色的貂皮。窮苦人才會穿羊皮、鼠皮或是沙狐皮來禦寒。這位隋國王的庶子耶律海思,穿著的就是一件羊皮襖,還以牛為交通工具。可見生活十分窘迫。還是這個耶律海思,後來被朝廷任命為宣徽使,皇帝在聽說他要上任的時候還對周圍的人說:“耶律海思比較窮,賞給他一些金銀吧!”

契丹:沒兒子的後果很嚴重

契丹人重視子嗣的思想,到底有沒有受到中原漢地的影響呢。我認為還是有的。尤其是到了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之前的那段時間,契丹人就慢慢開始引進了中原的儒家思想文化,“孝親”的觀念是一種社會風。到了遼聖宗的時候,朝廷已經有了明文的規定,父母在,子女不能單立門戶,只能與父母住在一起,贍養並照顧他們。如果某個家庭是幾代同堂,還會受到朝廷的嘉獎,史料上記載的就有“前遼州錄事張庭美六世同居,儀坤州劉興胤四十同堂”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