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300句國學經典至理名言解析(附出處)收藏、學習!(六)


300句國學經典至理名言解析(附出處)收藏、學習!(六)

251、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

行船江上,春水浩蕩,兩岸開闊,極目遠眺,天水相依,微風鼓動著船帆,輕快行駛在平靜的江面上。

25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 〈涼州詞〉

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春風從來就吹不到這兒來的啊!此句巧妙地說明了邊關的荒涼和朝廷對將士們的不關心。

25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 韓愈 初春小雨

長安街頭的霏霏春雨,像酥油一樣滋潤大地。遠眺那春草已有一片綠意,但近看卻又什麼也看不出。

254.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 許渾 咸陽城西樓晚眺

溪雲初起,山雨欲來,日沉閣後,風滿樓頭,以自然現象變化的急劇,說明“愁”的由來。

25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 蘇軾 惠崇春江晚景

綠竹蕭疏,桃花疏疏落落三兩枝,春來冰開,群鴨戲水,冷暖只有鴨子首先領略。

256、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 -陸游 示兒

中原:指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裡的地區。家祭:對祖先的祭祀。乃翁:你的父親。無忘:“無”同“勿”,不要忘記。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時不要忘了把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25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 《愛蓮說》。

蓮花從汙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在清水裡洗滌過卻不妖媚。

258、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小稚·小靈)

戰戰兢兢,就像身臨深水潭邊恐怕墜落,腳踩薄冰之上擔心陷下去那樣,小心謹慎地處事。

259、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國 諸葛亮 《出師表》

在軍事失利、形勢危機的時候,我接受了先帝的任命。

260、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丘明的《曹劌論戰》

第一次鳴鼓時,勢氣最旺,沒有交戰。第二次再鳴鼓就差了,勁頭沒那麼足了,第三次鳴鼓時,士兵的勁頭已經衰退了,人也累了,這時出擊迎敵最有力,我們一直保持士氣,這時一鼓作氣,肯定會將敵擊敗。

261、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劉向的《劉向說苑》

金錢沒有道義來得重要,勢力沒有品德來都尊貴。

262營利者多患,輕諾者寡信。——劉向的《劉向說苑》

26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如何才能得到千萬間寬大的房子,徹底庇護天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都高高興興的,在狂風暴雨中也不會傾倒,安穩的像山嶽一樣呢?

26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不願回到人間,再受低眉彎腰侍奉權貴的恥辱,使自己心裡不愉快,臉上無笑容。

26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唐 王唯 〈鹿柴〉

空:詩中為空寂、幽靜之意。但:只。.返景:夕陽返照的光。景,日光。空寂的山林看不到一個人影,只聽得人講話時的聲音。

266、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唐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白日:白天。縱酒:縱情喝酒。青春:綠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白天裡只想高歌痛飲,結伴回鄉正逢明麗的春天。

267、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 杜甫 《蜀相》

諸葛亮先後六次北伐,不幸在最後一次兵出岐山,奪取五丈原,勝利在望之際,卻病死軍中。於是,杜甫便哀嘆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68、“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唐 崔顥《黃鶴樓》

登上黃鶴樓,晴日方好,隔著江水,漢陽城的樹木歷歷在望,鸚鵡洲上的芳草葳蕤茂盛。

269、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唐 杜甫 〈春望〉

戰爭持續了整個春季,一封普通的家信簡直抵得上萬金那樣珍貴。

270、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 李白 〈月下獨酌〉

27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唐 李白 〈望天門山〉

兩岸的青山巍峨的高聳地隔江對峙,一片白帆正從天邊緩緩地駛來。

27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繁花逐漸要迷住人雙眼,小草剛剛能掩遮駿馬的四蹄。

27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 宋之問 《渡漢江》

這麼久沒有家人的音信了,害怕有什麼不好的消息,反而不敢向從故鄉過來的人打聽。

274.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寫今日相逢正是風光秀麗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時節。這“落花時節”包含不少內容,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

275.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呼萬喚她才羞答答地走出來, 還懷抱琵琶半遮著羞澀的臉面。

276.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唐 韋莊 《臺城》

臺城:即現今的南京,是過去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故都,因這六個王朝都是割據地方小朝廷,命運都不長。可恨臺城那無情的楊柳,卻依舊朦朦朧朧地掩蓋著十里長堤,好象絲毫不因為這朝代的更替而變化。

277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 陸游 〈病起書懷〉

地位雖然卑微,卻不敢忘卻擔憂國家興亡與命運,一個人的成就還須等到死後才能論定。

278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 李賀 〈馬詩〉

在連綿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平沙萬里,在月光下象鋪上一層皚皚的白雪。

279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唐 王維 〈使至塞上〉

邊疆沙漠,浩瀚無邊,邊塞荒涼,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勁拔、堅毅的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與落日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

280、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唐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裡原有二十四座橋,一說即吳家磚橋,因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簫於橋上而得名。“玉人”:既可藉以形容美麗潔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風流俊美的才郎。月光籠罩的二十四橋上,吹簫的美人披著銀輝,宛若潔白光潤的玉人,彷彿聽到嗚咽悠揚的簫聲飄散在已涼未寒的江南秋夜,迴盪在青山綠水之間。

28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詩人一路行來,偶爾可見早來的黃鶯爭搶著飛上向陽枝頭唱歌兒,它們還有些怕冷;不知是新到誰家的一雙小燕子從水邊銜了泥飛回去築巢。春到西湖,鳥兒們開始活躍起來。

282、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 李白 《蜀道難》。

一人把住關口,一萬人也功不破。形容地勢非常險要,易守難功。

283、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唐 白居易 《買花》

中人,就是中等經濟狀況的人家,等於現在所說的小康人家。一叢深顏色的牡丹花,就是前面所說的"灼灼百朵紅"的價格,竟然抵得上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的稅賦!

284、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唐 劉禹錫《金陵五題·臺城》

千門萬戶現在變成了叢叢的野草,這都因為當年唱了一曲《玉樹後庭花》。

28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 李白 《渡荊門送別》

大荒,是遼闊無邊的原野。李白剛剛從兩岸高山夾峙的三峽中出來,隨著江船的東下,身後蜀中的群山已經越去越遠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江漢平原,而長江從落差極大的三峽奔瀉而下,至此也漸次平靜下來,浩浩蕩蕩地流向這一片廣袤的新天地

286、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

描寫了瀑布的壯觀,三千尺並非實指,只是誇張其高。“飛流”與“直下”相配合,顯示了巨大氣勢。接著把瀑布比喻為天上落下的銀河,進一步突出其壯觀氣勢。

287、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唐 杜甫 《贈花卿》

天上有:以仙樂比之。幾回聞:聽到幾回。意思是說人間很少聽到。此種音樂只有天上才有,人間難以聽到,從而讚美了成都音樂的高超優美。

288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唐 王唯 《山居秋暝》

竹林裡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是姑娘們洗完衣服回家了;池塘裡荷葉搖動著,是打魚船順流而下了。

28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唐 劉禹錫 《秋詞》

悲寂寥:悲嘆蕭條空寂。

290.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卻看:回過頭來看。妻子:妻子孩子。漫卷:隨便捲起。回頭看共患難的妻子,掃清了多年的愁容;隨手卷起桌上的詩書,高興得像發了狂似的。

291.江間波浪接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唐 杜甫《秋興》

292、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唐 杜牧 《題烏江亭》

才俊:才能卓越的人。捲土重來:比喻失敗之後振作起來,重新恢復勢力。詩人認為,如果項羽聽從了烏江亭長的忠告,重返江東,利用江東的有利條件,組織才俊之士,東山再起,說不定還會有成功的希望。

293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294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唐 李白《江上吟》

李白歌頌屈原的辭賦如日月高懸,而不可一世的楚王所建的亭臺樓閣已化成了山丘。

295.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 孟郊 《登科花》

此時春風拂面,愜意自得,似聞詩人縱馬奔馳得得蹄聲。平日苦讀寒窗,無暇也無心觀賞京都景緻。如今金榜題名,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於實處,精神放鬆,勞苦拋置腦後,才有了長安繁花似錦的去處一日盡覽的雅興。

296.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297.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半輪:指月形如半個車輪。平羌江:青衣江,源出四川蘆山縣,流經樂山縣注入岷江。

298、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明月 唐 李白 《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99、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 李白 《送友人》

“浮雲”有漂泊不定之意,象徵遠去的朋友,也象徵朋友這時的心情和詩人對朋友的掛念。大家分手後,就象這浮雲一樣,天各一方,再相會就很難了。西沉的太陽,就象是朋友間的惜別之情,依依不捨。

300、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 王昌齡 《從軍行》

為了保衛西邊邊陲,將士們在黃沙漫漫的戰場上已與敵人拼殺過無數次。儘管身經百戰,堅硬的鎧甲被磨穿,但戰士們報國的壯志並沒有因此而泯滅,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礪中變得更堅定。他們信誓旦旦:如不能殲滅敵人,決不歸還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