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300句国学经典至理名言解析(附出处)收藏、学习!(六)


300句国学经典至理名言解析(附出处)收藏、学习!(六)

251、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行船江上,春水浩荡,两岸开阔,极目远眺,天水相依,微风鼓动着船帆,轻快行驶在平静的江面上。

2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凉州词〉

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春风从来就吹不到这儿来的啊!此句巧妙地说明了边关的荒凉和朝廷对将士们的不关心。

25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 初春小雨

长安街头的霏霏春雨,像酥油一样滋润大地。远眺那春草已有一片绿意,但近看却又什么也看不出。

25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 咸阳城西楼晚眺

溪云初起,山雨欲来,日沉阁后,风满楼头,以自然现象变化的急剧,说明“愁”的由来。

25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绿竹萧疏,桃花疏疏落落三两枝,春来冰开,群鸭戏水,冷暖只有鸭子首先领略。

25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 -陆游 示儿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家祭:对祖先的祭祀。乃翁:你的父亲。无忘:“无”同“勿”,不要忘记。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25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爱莲说》。

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妖媚。

25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稚·小灵)

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25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 诸葛亮 《出师表》

在军事失利、形势危机的时候,我接受了先帝的任命。

26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第一次鸣鼓时,势气最旺,没有交战。第二次再鸣鼓就差了,劲头没那么足了,第三次鸣鼓时,士兵的劲头已经衰退了,人也累了,这时出击迎敌最有力,我们一直保持士气,这时一鼓作气,肯定会将敌击败。

261、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刘向的《刘向说苑》

金钱没有道义来得重要,势力没有品德来都尊贵。

262营利者多患,轻诺者寡信。——刘向的《刘向说苑》

26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的像山岳一样呢?

26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愿回到人间,再受低眉弯腰侍奉权贵的耻辱,使自己心里不愉快,脸上无笑容。

26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 王唯 〈鹿柴〉

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但:只。.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空寂的山林看不到一个人影,只听得人讲话时的声音。

26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青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白天里只想高歌痛饮,结伴回乡正逢明丽的春天。

26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 杜甫 《蜀相》

诸葛亮先后六次北伐,不幸在最后一次兵出岐山,夺取五丈原,胜利在望之际,却病死军中。于是,杜甫便哀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6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 崔颢《黄鹤楼》

登上黄鹤楼,晴日方好,隔着江水,汉阳城的树木历历在望,鹦鹉洲上的芳草葳蕤茂盛。

269、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唐 杜甫 〈春望〉

战争持续了整个春季,一封普通的家信简直抵得上万金那样珍贵。

27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 李白 〈月下独酌〉

27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两岸的青山巍峨的高耸地隔江对峙,一片白帆正从天边缓缓地驶来。

27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繁花逐渐要迷住人双眼,小草刚刚能掩遮骏马的四蹄。

27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 宋之问 《渡汉江》

这么久没有家人的音信了,害怕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反而不敢向从故乡过来的人打听。

27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27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 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

27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 韦庄 《台城》

台城:即现今的南京,是过去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都,因这六个王朝都是割据地方小朝廷,命运都不长。可恨台城那无情的杨柳,却依旧朦朦胧胧地掩盖着十里长堤,好象丝毫不因为这朝代的更替而变化。

27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 陆游 〈病起书怀〉

地位虽然卑微,却不敢忘却担忧国家兴亡与命运,一个人的成就还须等到死后才能论定。

278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 李贺 〈马诗〉

在连绵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皑皑的白雪。

279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劲拔、坚毅的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与落日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280、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28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见早来的黄莺争抢着飞上向阳枝头唱歌儿,它们还有些怕冷;不知是新到谁家的一双小燕子从水边衔了泥飞回去筑巢。春到西湖,鸟儿们开始活跃起来。

28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 李白 《蜀道难》。

一人把住关口,一万人也功不破。形容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功。

283、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唐 白居易 《买花》

中人,就是中等经济状况的人家,等于现在所说的小康人家。一丛深颜色的牡丹花,就是前面所说的"灼灼百朵红"的价格,竟然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税赋!

284、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唐 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

千门万户现在变成了丛丛的野草,这都因为当年唱了一曲《玉树后庭花》。

28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 李白 《渡荆门送别》

大荒,是辽阔无边的原野。李白刚刚从两岸高山夹峙的三峡中出来,随着江船的东下,身后蜀中的群山已经越去越远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而长江从落差极大的三峡奔泻而下,至此也渐次平静下来,浩浩荡荡地流向这一片广袤的新天地

28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描写了瀑布的壮观,三千尺并非实指,只是夸张其高。“飞流”与“直下”相配合,显示了巨大气势。接着把瀑布比喻为天上落下的银河,进一步突出其壮观气势。

28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 杜甫 《赠花卿》

天上有:以仙乐比之。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

28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 王唯 《山居秋暝》

竹林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是姑娘们洗完衣服回家了;池塘里荷叶摇动着,是打鱼船顺流而下了。

28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 刘禹锡 《秋词》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290.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漫卷:随便卷起。回头看共患难的妻子,扫清了多年的愁容;随手卷起桌上的诗书,高兴得像发了狂似的。

291.江间波浪接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 杜甫《秋兴》

292、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 杜牧 《题乌江亭》

才俊:才能卓越的人。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振作起来,重新恢复势力。诗人认为,如果项羽听从了乌江亭长的忠告,重返江东,利用江东的有利条件,组织才俊之士,东山再起,说不定还会有成功的希望。

293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94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唐 李白《江上吟》

李白歌颂屈原的辞赋如日月高悬,而不可一世的楚王所建的亭台楼阁已化成了山丘。

29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 孟郊 《登科花》

此时春风拂面,惬意自得,似闻诗人纵马奔驰得得蹄声。平日苦读寒窗,无暇也无心观赏京都景致。如今金榜题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于实处,精神放松,劳苦抛置脑后,才有了长安繁花似锦的去处一日尽览的雅兴。

29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29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半轮:指月形如半个车轮。平羌江: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流经乐山县注入岷江。

298、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唐 李白 《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9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 李白 《送友人》

“浮云”有漂泊不定之意,象征远去的朋友,也象征朋友这时的心情和诗人对朋友的挂念。大家分手后,就象这浮云一样,天各一方,再相会就很难了。西沉的太阳,就象是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依依不舍。

30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 《从军行》

为了保卫西边边陲,将士们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已与敌人拼杀过无数次。尽管身经百战,坚硬的铠甲被磨穿,但战士们报国的壮志并没有因此而泯灭,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砺中变得更坚定。他们信誓旦旦:如不能歼灭敌人,决不归还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