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大多辦學時間久的大學分數線都很高?

趙彬衫


簡單的理解,辦學時間長的實力就好,師資等軟硬件都好,也更容易成為重點或211、985,雙一流等。當然也不絕對如此。


用戶104403831325


對於問題中描述的這種觀點並不是十分太贊同。也不排除一些百年老校現階段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知名高校,國家知名高校的錄取分數線相對比較高;而也有部分院校辦學時間也比較久遠,在高校發展改革進程中,由於各種原因綜合排名不高,並沒有在辦學實力和科研水平方面彰顯出其特色與高超的水平,碩士學位授權點比較少或者沒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甚至逐步淪落為二本層次的高校,因此錄取分數線相對比較低。

例如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可以溯源於1893年,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從新中國成立直至今天,各項事業蓬勃向上發展,整體辦學實力逐年增加,2000年四校合併改革,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現階段武漢大學已經全面成為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類高校,是國家985、211以及雙一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257位。

同樣具有較長的辦學歷史發展時間,在高校發展過程中具有相同的發展經歷,在高校綜合改革的進程中抓住機遇,發展科研水平和學科建設力量,獲得了一定的學術科研力量的國家知名高校還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廣西大學等。

但也有一些高校在高校發展過程中沒有把握形勢,國家對於高校的經濟投入力度和地域位置以及綜合評價不夠,致使這類高校本來具有著一定的社會發展影響力,但由於各類教育經費不足,地域位置優勢不足,留不住科研發展專業人才,師資力量薄弱,錯過了高校發展和綜合改革的最佳機遇,加之國家高校扶持政策的傾向性,致使這類高校後續發展動力明顯不足,只能淪落為一本層次的省屬高校。

例如西北師範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前身可以追溯到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發端於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37年合併改成為師範學院,1339年西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獨立設置,改為國立西北師範學院,1941年遷移蘭州,過程中歷經滄桑鉅變,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範大學,現階段已經成為甘肅省省屬重點本科高校。

西北師範大學正是由於地域位置的不利因素,導致其發展過程中遇到一系列不利狀態,沒有發展成為一所知名高校,但現階段的綜合排名相對比較高,位居全國高校第129名。


時光匆匆微微甜


辦學時間越長,師資力量更強,辦學條件更好,硬件軟件都更好,更是名校。如北大清華。但辦學時間短,就不一定就差。如杭州新辦的那所大學,就很強大。主要以搞科研為主的大學,是專門培養高技術人才的大學,可與清華比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