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下的兒童樂園何去何從?即便解禁,還有家長放心來嗎?

火狐商業


疫情肯定會過去,目前可以側重社群養粉!

要不是這場疫情 ,我們的兒童行業的經營雖然越來越不好乾,至少還能幹下去。象培訓機構啊,兒童母嬰店啊,遊樂園,攝影店等估計早開業了。

疫情來了,全民隔離,居民宅在家。導致傳統經營受到衝擊最大,我們兒童產業從業者也是如此!除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生鮮,水果要到線下買,其他商品都可以通過線上購買。一些可需要,可不需要的消費,或者需要人接觸的消費,大家都儘可能的減少,甚至取消。餐飲,休閒茶飲,娛樂,逛街,旅遊,美容,健康調理,兒童教育這些都變的很難做。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幹,就等於坐以待斃,如果我們去幹什麼,就需要付出代價,要麼是金錢,要麼是時間精力,要麼是別人異樣的看法。創業入行這麼久,面對過無數的壓力,但這次真的有很強烈的危機感。不知道有沒有和顧導一樣的感覺呢?

就算疫情過去了,顧客有恐慌心理,什麼時候徹底恢復可能需要很久。那麼我們傳統兒童領域經營者的未來在哪裡?我就用我自己的切身體會來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在經營的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這些狀況?

1,開發客戶的難度越來越大。

2,成本越來越高。

3,利潤越來越低。

4,人越來越難管難調動,現在都是哄著乾的。

5,想轉型轉行,一轉就賠錢。

顧導以前以為,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我們的經營水平下滑,能力不夠造成的。經歷了多了以後,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時代趨勢的變化,我們沒有跟上時代,用過時的思維,模式,方法在經營。這點我承認自己也過時過!大部分的人,在用傳統的方式經營,賺錢的模式就是賺差價,招代理。

互聯網的衝擊,同行的衝擊,讓價格越來越透明,招了道理,代理賣不出去貨砸手裡,導致長期生意變成了一次性的生意。所有都在拼命的努力,苦熬,越幹越沒有前途,因為萬人在過獨木橋。沒有疫情的時候,大家都在挺,都在堅持,一場疫情 ,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放下了。所以一直都想學習互聯網營銷,想把生意和互聯網結合起來。但是閉門思索後,近期才真正明白,真正的互聯網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我們以前覺得互聯網營銷,就是在線上做宣傳打廣告,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因為所有人對廣告有排斥心理,喜歡看自己感興趣的,而不是廣告。實際上是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他的精髓和內涵,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揣測,當然不能成功。

我們很多做線下的,肯定玩不過專門做線上的,但是我們不能忽視。聚焦兒童產業,鏈接其它行業先進思路,一起跨界交流可能才有出路



顧導兒童圈


首先分析一下疫情結束後,寶媽們會帶孩子去哪裡玩:

1.首選野外。郊外農莊等地方空氣清新,視野開闊,有助於孩子接觸大自然。特別是在家隔離這麼久長期沒得到陽光照曬的情況下。

2.各大公園。

3.露天遊樂場。

4.室內遊樂場。

我不知道你的兒童樂園是室內的還是戶外的,有以下建議,供君參考:

1.做好嚴格消毒工作。

2.如果平時積累有很多會員客戶,可以將本樂園採取的消毒防護措施通過發短信的形式告知會員,增強會員對樂園的信賴感。

3.疫情解禁初期,可以主動實行“戴口罩限流入園”,會員可通過電話預約入園時間和人數。散客可做預約登記。

4.將以上措施製成醒目的公示牌立在樂園進口處。

以上措施會在家長心中產生好感,特殊時期指望業績暴漲不太現實,不如藉機樹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形象,穩固長期客戶,細水長流,安心迎接暑假的黃金時代。





海綿愛寶寶


樂觀估計,到六一前室內遊樂場肯定是寥寥無幾,更多的家長會選擇戶外,人群不會聚集且通風良好的場所。而且因為遲遲沒開學,今年小學中學的週末和暑假一定會縮減,所以到年底前客流跟往年比也達不到持平。這個特殊時期,什麼也不好做,怎麼也得扛到年底吧。


Mia爸爸愛跳舞


兒童遊樂行業肯定會死掉一大批,商場裡高租金高管理費,員工數量又多,每個月的成本絕對不是小數,很多做遊樂的都是貸款做的裝修和購買設備,對現金依賴很強,基本是一個月的收入用來還貸款付租金髮工資的,利潤有限,原本的春節假期旺季,能帶來一點可觀收入,此波疫情估計要讓很多老闆血本無歸,關店止損肯定不會少

關鍵是國家不允許此行業復工,等復工到恢復正常估計還要持續3個月以上,有幾家能熬過這波疫情


巧丫鴨


即使解禁,大部分還是會有防範意思,畢竟小孩子免疫力方面比大人差點,而且兒童樂園基本在封閉的空間裡面,不會馬上去兒童樂園玩,正常應該會有1個月到3個月的暫緩期,作為兒童樂園的老闆,要有個解除疫情後3個月沒人來玩的心理準備。


蔣蔣大神


做好長期隔離的思想準備,才能打贏這場阻擊戰。為了公眾與個人的健康,人與人之間繼續保持一定距離,等到確診病人與疑似病人的數據明顯下降,然後再隔離24天,最後才恢復正常生活。


自然順心336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在疫情過去之前,我是不會帶孩子去兒童樂園的,門都不會出。更不用說疫情下了,即使疫情過去了,短時間內我也不會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保險起見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