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淮海戰役前,白崇禧為什麼拒絕統一指揮?原因其實在這裡

淮海戰役爆發前,蔣介石先是任命了劉峙擔任國民黨徐州剿總司令,可是隨著勢態不斷髮展,國民黨內部很多人都認為劉峙難堪大任,甚至提出了“虎狗豬”之說——“徐州是南京的大門,應派一員虎將把守;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看門,如今只派來一隻豬(指劉峙),眼看著大門是守不住了。”就在此時,有人提出讓時任武漢華中剿總司令的白崇禧來統一指揮,蔣介石知道此次戰事關係重大,就同意了這個提議。可是白崇禧卻拒絕了?這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淮海戰役前,白崇禧為什麼拒絕統一指揮?原因其實在這裡

國民黨內部一直是派系林立,矛盾重重,蔣介石歷來只重用嫡系,而排擠非嫡系。國民黨內部勉強可以與蔣介石抗衡的當數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1948年4月,桂系李宗仁衝破蔣介石的重重阻撓當選上了副總統。於是,蔣介石決心給桂系一點顏色看看,採取“分而治之”的手腕,不久便免去了白崇禧的國防部長職務,調他為武漢華中剿總司令。

白崇禧就任之前,想多爭一點兵權。於是,他就提出了由他統一指揮中原國民黨大軍的建議。他認為,華中剿總的成立,應以保衛南京為基本任務,而為達到此目的,必須確立‘守江必先守淮’的戰略方針,中原大軍必須統一指揮,不能分設武漢和徐州兩個剿總。白崇禧的這個建議,可想而知,被蔣介石果斷拒絕。

淮海戰役前,白崇禧為什麼拒絕統一指揮?原因其實在這裡

此後,淮海戰事一觸即發,國民黨內部又提出了由白崇禧統一指揮武漢和徐州兩個剿總所屬部隊的事,蔣介石這一次卻出人意料地同意了,於是讓白崇禧到南京開會,做進一步協商。

白崇禧初到南京,信誓旦旦滿口同意統一指揮。可是到第二天開會的時候,白崇禧卻變更主張,堅決不肯統一指揮徐州和武漢兩個剿總。為什麼白崇禧拒絕統一指揮呢?原來啊,當天晚上,白崇禧與李宗仁交換了意見。他們估計統一指揮很可能是蔣介石設下的圈套,其目的無非是想利用桂系部隊,讓桂系部隊送死當炮灰。這與一心想取代蔣介石的李宗仁及白崇禧的夙願是相違背的。

淮海戰役前,白崇禧為什麼拒絕統一指揮?原因其實在這裡

同時,白崇禧還看到徐州剿總的幾個兵團,以徐州為中心,像一字形部署在隴海線上,態勢極為不利,如果失敗,那他就得負失敗之責,蔣介石也可以名正言順地處置他。另外,白崇禧到南京後,還發現江南一帶政治氣候有點異常,呼籲和平的聲浪正在高漲,他覺得還是在武漢靜觀風向為好。可以說,白崇禧的這一招,是對蔣介石此前拒絕他建議的回敬。蔣介石也無可奈何,只好讓劉峙繼續當徐州剿總司令,同時給他派了一個得力助手杜聿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