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孙晓泉(1919-2015)

原名廷勋,号鉴水斋、西泠老人,著名书法家,黄宾虹艺术研究专家、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杭州徽州学研究会顾问、西泠印社社员。曾读私塾、中学,爱好文学、书法。曾任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杭州市文化局长、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并曾担任《西湖》主编、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等职。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西泠印社85周年合影

前排左起:陆抑非、诸乐三、陆维钊、谢稚柳、孙晓泉、沙孟海

后排:李伏雨(左三)、郁重今(左七)、吴锡瑶(右五)、林剑丹(右四)、朱关田(右三)、韩天衡(右二)


//

孙晓泉和杭州书画社

//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1959年10月3日《杭州日报》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杭州书画社湖滨门市部


孙晓泉是杭州书画社创立的重要组织人

对杭州书画社的发展

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孙老在2003年为杭州书画社

手写过回忆文章


孙晓泉先生回忆录


1959年春,根据市委、市人委部署,市文化局讨论并制定了庆祝建国十周年计划。其中除戏剧创作、电影周、参加国庆游行的文艺大队,以及组织文艺晚会外,还有几项新的任务,成立杭州书画社,就是其中一项。


当我把该项计划向市委汇报时,王平夷书记非常重视,并认真听取汇报,还不时作些指示。当我汇报到我们要办类似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那样的书画机构时,王平夷很高兴,连说:"好!作为知识分子聚谈之所,一定要办成文化人感兴趣的地方,要做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因此,这个单位,要有古今书画,线装图书,可欣赏,可买卖,也可比装裱字画,经营文房四宝……"


当我请示:这个单位起个什么名字时,王平夷说:"名字由你起,任务由你定,干部由你派。"


当我汇报,这个单位需要有个优美环境时,王平夷说:"现在市委正抓紧解放路、湖滨路的房子改造工程,今年秋天完工。到时候你可来看房子,由你挑选你认为最合适书画欣赏的一幢建筑,预计可给你们三四百个平方米的面积。"


局党委经过讨论,该机构正式命名为"杭州书画社",并请郭沫若副委员长书写了匾额。


经过紧张筹备,按时于1959年国庆前夕开张,同时在书画社大厅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书画展,展出当代大家马一浮、张宗祥、潘天寿、沙孟海、邵裴子、吴茀之,诸乐三、阮性山、余任天等书画精品100余幅,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为国庆十周年增加了热烈隆重气氛。


杭州大学郑晓沧教授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后作诗一首以示祝贺,诗云:


楼挹湖山胜,人来艺苑豪。

昔贤都有作,继志敢辞劳。

南宋规模远,西泠气韵高。

明时多胜事,珠玉任挥毫。


从这以后,杭州书画社热闹非凡,十分兴旺发达。后又陆续陈列、展出了许多大名家字画,如吴昌硕书画展,赵之谦书画展,西泠印社藏品展等等。每次展出,都引起轰动。


据此,很多文化界名人大家以及高级干部都经常到这里参观欣赏。例如王个簃,程十发、方介堪、方去疾、陆维钊、余任天、阮性山、吴茀之,诸乐三等书画篆刻家经常到这里参观或购买字画物品。他们说:"这地方好极了,背城西湖,闹中取静,果然是欣赏字画的最佳去处。"


一次,省委书记林乎加同志带领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来到书画社。他们参观欣赏半天后,谭启龙挑选购买了一批现代书画,满意而去。


于是省内外以至全国的名人、学者接踵而来,应接不暇。一日,省人委秘书长王黎夫带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来此参观欣赏。休息时,廖承志见文房四宝现成,提出要给王黎夫画张肖像。王黎夫很高兴,于是整衣端坐,廖承志则凝神挥毫,三笔两抹,几分钟工夫,一幅王黎夫肖像画成了。我看时,虽是大写意,但还真画的有点像王黎夫呢。此时只见廖承志微微一笑,提笔迅即在画面右上角题写"大酒鬼"三字,引起众人哈哈大笑。


一次省文化局李碧岩副局长高兴地告诉我:"杭州书画社办的很好,省委领导同志表扬你们了。"我当即表示感谢,并请多提意见,多加关照。


文·孙晓泉

2003年3月27日




孙晓泉(时任杭州市文化局领导)回忆:

杭州书画社占据了一个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一段建筑物,位于解放路、湖滨路拐弯处,由一幢总建筑面积为810平米的小花园洋房改造而成。房子为砖木结构,共有三层,十余开间……一楼三楼属杭州书画社,二楼属朝阳饭店。一楼层面宽畅,用来经营和展示,三楼面积较小,用来办公、贮藏和接待……站在三楼,推窗就能看到风景优美的三潭印月,是一处与西湖最亲近的地方,可以说是闹中取静。


摘自《西泠情愫 孙晓泉文选》




杭州书画社开始营业后

在书画社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热闹非凡 十分兴旺发达

省内外以至全国的名人、学者

接踵而来 应接不暇

也开启了杭州书画社与西泠印社

相生相伴 互守互携至今的60年情谊


//

孙晓泉的艺术造诣

//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孙晓泉的书法

布局大气 运笔气息畅通 章法自然和谐


孙晓泉的文艺评论方面的编著《西泠情愫》,曾荣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功奖。其他著作如《西湖民间故事》、《仰天长啸》、《情系虹庐》、《橘园杂记》、《西泠情愫》、《湖上吟草》、《西泠诗丛》、《西泠吟草》等,均受到读者的好评。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孙晓泉 行书 拓片题跋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孙晓泉 行书 江南春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孙晓泉 行书 弘扬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孙晓泉 行书 开卷垂帘七言联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孙晓泉 行书 七言联




· 结束语 ·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杭州书画社成立60周年之际,在此甲子之庆,新一代杭州书画社人将继承老一辈勤奋、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续写杭州书画社这一文化老字号的时代新篇章;在此我们向社会各界朋友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望得幸能与诸位一起庆祝祖国的生日、一起谱写杭州书画社新的故事!


最忆是湖滨|他与杭州书画社的故事:孙晓泉


杭州书画社的杭州地图


1959年 湖滨路

1959年10月1日,杭州书画社开业。它由靠近湖滨一公园即解放路最南端188号的一幢总建筑面积七八百平方米的小花园洋房改建而成。


2003年 将军路

在西湖之滨屹立了44个年头后,因湖滨路整体改造,杭州书画社搬迁至将军路。


2011年 西湖文化广场

杭州书画社新开于杭州地标西湖文化广场。


2014年 斗富二桥

杭州书画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隶属于西泠印社集团,落户斗富二桥33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