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评价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

空空空的江南情怀


妖猫传刚开始热映的时候,一直没来得及去看,等有时间的时候,合肥只剩下零星的几家还在冷门时间点放映,又过了一周,终于在一个周六下午在天鹅湖万达影城如愿以偿。看电影之前浏览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和文章,基本以负面评价居多。怀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走进电影院的时候,竟然发现当场观影基本满座,说真的有些意外,同时也不理解为啥有这么多观影意愿,却安排放映场次这么少。

看完妖猫传后,里面有句台词“我知道她死了,我只是一直不舍”特别影响到我的情绪,这部电影还是给我带来感动和惊喜。每个少男少女初见心动时的那份美好,谁愿意被别人破坏呢?一个白鹤少年为了极乐之宴上与杨贵妃的惊鸿一瞥,一种类似初恋的执念,愿意一直守护在她的身边,为她的死幻化成妖猫复仇,就此展开了这么一段虚虚实实的幻境故事。每个经历过青春美好的人,应该都能理解这样最原始最单一的专注,也就会理解故事脉络和人物间的的穿插交织。就算一开始让人感觉剧情混乱,但当结尾揭开白鹤少年念念不忘的依恋,其实整个电影仍然是乱中有序。另外整部电影布景场面大气,影片画面有质感,服装妆容精致入微,美人美景应接不暇,冲击力十足,足以展示出大唐盛世,让人心驰神往,整部电影个人感觉值得一看。


海阳fall


在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买了两张心心念念很多天的《妖猫传》的电影票,晚上十点多开场一直看到凌晨。看电影之前浏览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和文章,大致可以用“两极分化”来形容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有人说这是陈凯歌导演继《霸王别姬》之后又一部精品,也有人说这是继《无极》之后的又一部烂片。怀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观赏完了之后心中莫名的平静。先不谈好坏,仅从我个人审美角度来谈谈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我欣赏的部分:服道化一流,画面有质感。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对电影中各种美人、美景有应接不暇之感。全篇的重点“极乐之宴”极尽奢华,金碧辉煌的场景让人对大唐盛世心驰神往。加入有一台时光穿梭机,我一定会穿越会盛唐,去看看长安街道、领略人世繁华。

这部作品岁为玄幻题材,但是场景却极为精致,每一帧都如同画卷一般。绝不是那种五毛特效做出来的“塑料感”。据说,本片拍摄之前历时五年建造了一座唐城,陈凯歌在这部作品中很好的诠释了“匠人精神”。从这个方面陈凯歌讲出了他心目中的美,给与了观众一场视觉盛宴。

还要讲一个我最最新欢,也印象颇为深刻的就是张雨绮,在本片中张雨绮妖冶迷人,极具魅力。

唐朝的妆容搭配张雨绮魅惑眼神,在看片的时候有个想法:张雨绮才是杨贵妃。

陈凯歌用他的镜头和理解,为我们呈现出了唐朝一位风姿绰约的女人,女人在这部电影里也是一幅画,一个装饰,成全了电影的华美。张榕容的杨贵妃也很美,导演大胆启用混血女演员的效果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如果把电影比作一幅画,张榕容的杨贵妃并没有拉后腿。

但美则美矣,但总觉得这美有点单薄了。说到单薄我要来讲讲我对本片中不太喜欢的一些地方了。

我不欣赏的部分:人物性格单薄,故事略显仓促。

承接上面我说的杨贵妃“美则美矣,但美的单薄”,是因为在影片中杨贵妃的人物并不是很丰满,为什么挚爱唐玄宗?为何明知是死路一条也要配合玄宗假死?虽然可以简单的归结于她的爱,但是影片没有很好地交代这条爱情线,观众自然不能感同身受,甚至不能很难好的理解这份感情。

另外,阿布先生对杨贵妃也有爱,但是你为什么爱?还不是因为杨贵妃的美貌?导演给我们呈现的也只是“被她的外表吸引”,两位少年白龙和丹龙对杨贵妃也有爱,导演给我们呈现的还是“被她的外貌吸引”。除此之外,作为普通观众我也没看到更多爱的理由。这样的爱情让人觉得单薄、肤浅甚至有点“玛丽苏”。建立在唐朝这个宏达的历史背景下,导演截取了那洪流中的爱,用蜻蜓点水似的手法把爱情生根发芽的过程一笔带过,这个故事讲的并不那么吸引人。

说到陈凯歌,人们必然会想起他的神作《霸王别姬》,为什么《霸王别姬》可以成为经典,因为故事里既有宏达的历史背景、又有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挣扎的人生,人物和历史背景浑然一体,《霸王别姬》里每一处爱恨情仇机会都有根可寻。反观《妖猫传》里的爱恨情仇都有一种故作顺理成章的感觉。有时候仔细想想唐朝这个宏达的历史背景可能成为了这个故事的累赘,那个时代太宏达,这里的爱情显得过于渺小。这就注定了《妖猫传》不能超越《霸王别姬》,陈凯歌也没能超越自己。但是说《妖猫传》是烂片的,你一定没看出陈凯歌的野心和诚意。

现在每天都会看看《妖猫传》的票房,不知道为什么很希望这部片票房高一些,因为这部作品还是比很多所谓的取得了高票房的电影好太多。


郭小娱


杨玉环是盛唐的象征,人们将对盛世的赞美和向往放在了她身上。太平时,她是帝国明珠,接受众人的朝拜;衰落时,她是红颜祸水,魂断马嵬坡。

可杨玉环并没有错,她依旧貌美,依旧爱着玄宗。错的是男人,他们充满野心,总把征服看成是功绩,可征服也就是一种变相的毁灭。那时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庸,悲剧不可避免。

玄宗,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却也引来了乱世。陈凯歌认为玄宗是一个妄想驾驭全宇宙的人,为了这种控制欲,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杨玉环。而陈凯歌认为艺术凌驾于一切之上,所以他鄙视为了世俗权力抛弃爱情的人。或许实际上玄宗并不是这样的人,但陈凯歌就是讨厌这种人,因此玄宗成了背锅侠,眼睛也被猫吃了。 玄宗和安禄山共舞,玄宗散发击鼓,安禄山坦胸舞剑。像极了两只野兽决斗之前的试探,玄宗作为卫冕者想通过极乐之宴来再次宣示自己权威,而安禄山作为挑战者清楚地看到了极乐之宴背后的虚无,以及玄宗雍容富态下的空壳。所以极乐之宴后的十天,安史之乱开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我在这部电影后最记忆深刻的一首诗。


爱吃菠萝的拉哥


《杨玉环:倾城却无人爱惜》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之前大致翻看了枪版的,实在受不了,只好作罢。

这部电影口碑褒贬两级。影片画面精致盛大,但故事却讲得不怎么好。人人都说陈凯歌江郎才尽,再也拍不出《霸王别姬》那样的电影了。你要知道,《霸王别姬》已经是国际上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了。我们旁人又有什么资格苛求批判他呢?

在我看来,他把玉环写得如此悲情,不过是骨子里的浪漫情怀使然。如果说这部影片是《霸王别姬》的陪衬,那这陪衬也比当下“三教九流”的电影好太多。

先不说到底历史上的杨玉环是个怎样倾国倾城的丰腴美人,她的悲惨结局是无疑的。影片是根据日本的玄幻小说改编,或者说根本就是虚构的。所以杨玉环真实之死有待考究,也不是一两部影片能够带动舆论走向的。

但是,在感性的同胞们眼里,玄宗是一直饱受诟病的。

为什么。

“我愿意让高力士端着我的人头出去。可是……可是玉环,那样就不能和你白头偕老了啊!”

马嵬驿兵变,这样白头到老的誓言不是显得可笑荒谬至极么。

众人要她死,她怎么活得下去。她当然知道玄宗是骗她的。他和他们一样,不过将她看作红颜祸水,只是玄宗是哄骗她去死,而其他人则赤裸相逼罢了。

“谁都不愿意背负杀害贵妃的罪名,连皇帝也不愿意。”

可偏偏杀死她的就是她的挚爱玄宗,高力士不过是玄宗为挽住名誉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世人都说她是红颜祸水……可她又曾做过什么祸国殃民,扰乱朝纲的事吗?她不过想和心爱之人相伴一生罢了。

“红颜祸水”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为自己的昏庸无能所找的托辞。

倘若玉环不曾被玄宗见过,她或许能和寿王李瑁厮守到老吧……不,也不能的,毕竟李瑁讲她送与了玄宗,像礼物一样讨好般送了出去。

没有人想要和她一辈子在一起,她的爱情永远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可能帝王无情,说的就是如此罢。

说到这里,史实究竟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是事实。

你说杨玉环是红颜祸水,那她便是了。你说她是政治牺牲品,那她也是了。

那百年前石棺里的寒骨,也奈何你不得。








想写点什么的东方既白


《妖猫传》我起码能看懂这是一个故事,大唐盛世年间的长安城,白乐天身居朝廷记史官,长安城接连发生离奇命案,当今圣上也难逃一劫,传说这一切都和一只神出鬼没的黑色妖猫有关,日本僧人空海为了替皇帝解咒渡海而来,却和白乐天意气相投,相见恨晚,两人决意联手查出命案真相,一首如怨如诉的《清平调》指明妖猫作祟和倾国之美的杨贵妃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白乐天想写《长恨歌》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他的这个念头被一只妖猫所察觉了,妖猫向他逐步揭示了真相,唐明皇对杨贵妃更多的是占有欲,而不是爱,杨贵妃因为美貌被许多人所爱,但却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她是唐明皇的宠物,而最后马嵬驿,唐明皇下令处死杨贵妃,但却又虚伪的不愿意亲自动手,他欺骗杨贵妃可以假死复活,但是实际上这种闭气假死的方法需要及时解救,在棺材中醒来的杨贵妃被活活闷死在棺材里,但是由于影片又涉及到了部分奇幻和不合逻辑的地方,就是杨贵妃死前已经中了蛊毒(怕她死的不彻底?),然后尸体还不会腐烂。而杨贵妃生前的风姿折服了幻术者的弟子——白龙。白龙为了贵妃断了腿,断着腿把贵妃的尸体从墓中搬出,和兄弟丹龙反目,为了贵妃把蛊虫引到自己的身体。一直守护着贵妃的尸体,直到贵妃的尸体消失。化身妖猫后,一心为贵妃报仇,杀了玄宗杀了织白绫的宫女弄疯陈云樵......

电影是的是良心之作。小编曾仔细分析过《妖猫传》里面的服装化妆道具现场调度,其中充满大量精雕细琢的隐喻。陈凯歌不愧是有着极高文化文学修养的导演!


快活小仙


先说结论,真他妈好看,我说的是画面。


如果说玩转出大唐气象可拉倒吧。杨玉环蹈空荡秋千真二。杨贵妃的美缺少说服力,所以从头看到尾也不太明白为何那么多人为杨贵妃玩命。

《妖猫传》可以看作灵异版本的推理剧,或者古代版本的走进杨玉环...以我浅薄的历史知识,这不是市面上流行的七拼八凑捣糨糊的“古代”,而是真的梦回大唐。陈导应该是费了很多心思去还原历史细节,相当诚意。就这一点就完全值回票价了。

只吐槽三点:

电影呈现到位的情况下陈导还是忍不住让几个演员朗诵了几句大唐盛世,包容自信之类的口号...

电影前半是有点恐怖片的元素的,每次黑猫作祟,都会给几个特写镜头,然而...完,全,萌,到,炸,裂啊。这么个萌物还学人龇牙?也太出戏了...

为了还原杨玉环一半胡人血统请了中法混血儿张榕容,额...可能是个人审美的原因,觉得有点...壮。所以完全不觉得杨玉环有多漂亮,看着电影里每一个男人都为她疯狂,总是有那么点难代入。

电影里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李白作诗:“云想衣裳......(咬笔头)花想容嘛”。最脍炙人口的两句诗其实空无一物,如猫妖所说,是假的(没见本人,并非自愿),它承载的只有李白的才气。然而接着往下吟“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哽咽了。

他想起了另一个人。


优优飞扬


这是我今年看的电影里面,流的眼泪最多的一部电影。不仅仅是被剧情、被人物,也是被画面所打动,不知不觉就泪流满面。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华丽画面,在历史书中曾学到过,唐朝是公认为的中国最强的时代之一。陈凯歌导演,在这里勾出了一副盛唐的样子,金碧辉煌,那种歌舞升平。每一帧每一个画面都美如画卷一般,这种细节的描绘并不是简单的特效能带来的。

再就是导演的选角…黄轩饰演的白居易,洒脱坦然,带着些许的桀骜;辛柏青饰演的李白迷糊疯狂,甩笔如池……张雨绮饰演的春琴,当她在屋檐上吟出那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那种妩媚妖娆……以及玄宗饰演者张鲁一的散发击鼓,那种狂傲,让人不禁折服……

牵引着整个电影的剧情就是妖猫为了引导白居易写出正确的《长恨歌》,一步步借诗人之手揭开贵妃之死的真相。将曾经的美好一点点描绘出来,再一点点撕碎……

牵扯出一段直击内心的爱情故事: 一个因爱痴迷成妖的男子,曾经白如仙鹤,后来却为了所爱之人,将灵魂封尘到黑猫体内。一白一黑,强烈的反差。让人绝望的是男子进入黑猫体内后,感受到她在石棺中的撕心裂肺,那种疼与苍白无力,比在心头上剜了千万刀还要痛。看到自己心爱之人死去,已经是一次疼痛,再一次是身临其境,感受到她的呼喊和绝望,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不仅是里面的爱情,或者是里面的情节故事,抑或是画面,都让人动容……


曼食记


《妖猫传》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合格在于之前陈凯歌似乎应该让粉丝们失望了很多次,这次交出的答卷满意度尚可。目前豆瓣的评分也大致体现了我心目中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这是一部7分左右的电影。

其实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到这部电影,主要是片中两个日本演员:染谷将太和阿部宽,所以心里对《妖猫传》有了一些期待。随后一系列预告片也让我感觉到这将会是一部视觉效果大片,从布景、服装、摄影和化妆,无不体现出一种渴望极致的美学体验。

在观影过程中,还是对一些地方的处理不够满意,比如剧情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些不合理,但是这算是在陈凯歌电影中叙事较好的一部了,毕竟从悬念的开始、到解谜的过程、再到悬念的展开,总体来说还算顺畅。第二,演员的演绎高下立现。原本觉得年末黄轩必定大爆,但是怎料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并不出彩,输给《芳华》。染谷将太、阿部宽,还有戏份不多的松坂庆子的演技不错。但是染谷将太和黄轩之间的火花似乎不太够。三位“张”姓女演员的总体表现也合格,能看到张榕容的努力,但是还是觉得杨玉环这个角色可能尚有更大的突破空间。本片的配乐相当不错,跟剧情搭配的非常和谐。

当然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可能远比其呈现的要大的多,在豆瓣看到一篇帖子揭示陈凯歌想要在本片中表达的一些价值观,比如幻术和无上秘法的解读,当然这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感。总体值得推荐,年末值得一看的作品。


美剧贩


1. 周六晚走进电影院,《妖猫传》排片还不错,我看的这场上座率85%左右,前面稀稀拉拉有些空位,其余基本坐满。

2. 故事是这样,在帝都当公务员的白乐天写惯了公文,崇拜当时的头号自媒体人李白,工作之余也开了个公众号叫“白居易”,想写篇十万+的爆款选题长恨歌,自媒体人的尿性你懂得,选题想好了迟迟不更新,陪着日本留学生不是逛天上人间就是去三里屯看太阳马戏,最后猫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三番五次来催稿!终于憋出了十万赞的《长恨歌》。

3. 画面超一流,没得说,美轮美奂。后来才知道,原来陈凯凯为拍这部电影造了一座城,全部实景拍摄,影像画质真实,沉甸甸的纹理感,试听体验上基本无可挑剔。

4. “空海入唐之时,大唐王朝,在长安开花结实,这是世界史上无与伦比的绚烂果实”这是原著中的描述。东方文人,常常对唐朝神往,渴望“梦回大唐”,盛唐的万千气象,在这部电影里比徐克的狄仁杰强出不止一档。

5.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看《妖猫传》之前最好再读一遍白居易的《长恨歌》。

6. 从张艺谋到陈凯歌,从《长城》上的大型文艺表演到《妖猫传》的极乐之宴,这代导演对春晚审美的执念令人震惊。

7. 极乐之宴,极尽奢华,里面最有趣的是李白,对诗仙的刻画入木三分,造型模样仿佛就是从教科书里飞出来的,像极了。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各个影评,无论是软的还是吐槽的,刚过世的余光中老先生的这首诗,又被拿出来反复写,绣口一吐就是半个余光中。

8. 前三分之一节奏很快,环环相扣,好友在旁一直念叨:这恐怕是部恐怖片吧!可惜了后面的故事有些跟不上。

9.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马嵬驿的场面拍得很好,和我们读诗时候想象中的画面契合度很高。这部电影就是这样,很多场面,很多画面都很棒,单独拿出来每段都无可挑剔,可就是串不起一个漂亮的故事。

10. 为什么染谷将太总是透着迷之微笑?后来我想了想,当我们听一群老外聊天,思维跟不上趟的时候,也会微笑吧。


夏之南


妖猫传作为陈凯歌六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陈凯歌再一次勇敢地选择了玄幻题材。十年前的玄幻大片《无极》让陈大导演饱受争议。老实说,玄幻题材大多需要重新造一个IP和构筑一个新世界,这比拍历史题材什么的要难得多。这种艺术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客观的说《妖猫传》并没有那么烂,《无极》也如此。怪就怪陈凯歌起点太高,无论他拍什么类型的片子,人们总会用艺术的高度去评判他,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你看,人们对冯小刚他们就要宽容的多。

这一次,陈凯歌显然吸取了《无极》的教训,他开始去尝试和观众沟通。不但选择的题材是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语言也直白的多,太难懂的地方都直接让 演员说出来。从前,陈凯歌的电影似乎是拍给知识分子看得,太多的思想反而让普通观众找不到北。



玄宗和贵妃的故事不用多说。全片没有提半句长恨歌却处处是长恨歌,这是他的高明之处。陈凯歌可不是个把观众当傻子的人,他更不会委屈自己。电影的前半段妖猫报复陈云樵和后半段玄宗的经历遥相呼应,妖猫让陈云樵体会到玄宗的害死贵妃同样的苦楚,因为这不是简单杀人而后快的报复,延续几十年的恨从来都不简单。


“一只猫不可能活三十年”这是电影强调的话,即使猫被附身也有寿命,所以这只猫是真是假?从这个角度想下去有意思的地方很多,探讨性这电影不比那些欧美大片差。但问题在于,前面一直说这一切都是幻术,幻术只是障眼法而已(魔术),但最后白龙附身妖猫这可不是现实生活中能实现的,所以让人看的很尴尬。

陈凯歌的电影一向很有质感很有风格。不同于张艺谋西北式豪放的大气,陈凯歌的大气是中原恢宏精致的美。配合他的那种儒雅节奏感,电影其实是让人享受的,总有大片的气质。但这是不够的,陈似乎缺乏一种果断豁达,或者这种豁达在他身上无法长久,所以他的电影往往后半段不如前半段,《妖猫传》如此,《赵氏孤儿》也如此。



《妖猫传》释放了一个很好的信号,做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好的。电影说到底是需要人欣赏的,观众都完全看不懂的片子意义在哪?陈凯歌需要一个好编剧,需要更豁达,他在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