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是讀長篇鉅著,還是讀短篇小文?

久候不來,亦無消息,望眼欲穿矣。平中日來涼爽,宜遊廠肆,宜遊北海,啜茗長談,何日命駕?乃盼早示,勿辜負大好天時也。比來日讀騷經數行,咀嚼揣摩,勿使字字得解二後止,忽有所悟。自意發千古以來未發之覆,恨不得行家如吾兄者,相與拍案叫絕也。撰此,敬候。暑安!


讀書 | 是讀長篇鉅著,還是讀短篇小文?

於國家圖書館偶見聞一多一封手書信札,見其文字短小情真,忽有所悟:

對於讀書,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比如有喜歡散文的,小說的,歷史的,或者哲學等等不一而足。但是,無論喜歡讀哪一種書,總是好的。對於毛毛自己而言,讀長篇文字,實在是有些為難自己,即使是小小短篇的小說文字,似乎也是讓人苦惱,不能久久專心。索性順了自己的心思,儘量避開長篇大著,漸漸養成讀些幾百字的小短文,比如信札、序言、題記、日記一類。而這其中尤其又以信札為自己最愛。簡直有一種小小的痴心在裡邊。
讀書 | 是讀長篇鉅著,還是讀短篇小文?

至於是什麼原因痴心於小短文,這似乎首先是因為自己那點懶惰的原因吧。畢竟耐心不足是我最大的缺陷,性格簡直有些急躁。其次,文字短小不會花費太久的時間,在耐心耗完之前已經讀完,很是節約時間。再次,一般就這樣短小的文字,尤其是信札、日記類多是蘊含了作者深情的,可以說是情動之作,比如《湘行書簡》、《兩地書》等,都是情真意切不免使人心動。再者,像周作人先生的文字,雖然號稱美文,但是其中卻有很多“文抄”類的短文作品,隨曰“文抄”,也實在是隻有周作人這類大學問家博覽群書後才能做得事情,這類文字可以說是剪輯了中國最經典的文化。看其文字,便不必迷茫於浩渺煙海的文化書海之中,大大節省了當下浮躁氣氛中人們的時間。可以說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瞭解很多知識。周作人和錢鍾書先生在這方面的書籍是值得參考的。
讀書 | 是讀長篇鉅著,還是讀短篇小文?

習慣養成,便實在難以改正。雖然有心學習些鉅著,想想擺在自己面前的種種對耐心的考驗,便怯步不前了。且行且歌吧,畢竟人生不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