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寶利國際後院風波未了 董事長侄女護夫心切再發聲

近日來,總部位於江蘇無錫的A股上市公司寶利國際(300135,SZ)捲入一起內部紛爭,引發資本市場關注。

此前,寶利國際董事長周德洪遭到其侄女周士芳在網絡上實名舉報,後者在微博發表了一篇“江蘇上市公司董事長敲詐侄女婿三千萬”的博文稱,周德洪將公司原副總經理鄒愛國(周士芳丈夫)在內的多名高管送上法庭,並利用其在無錫的相關關係,構陷鄒愛國敲詐3000萬元以求獲得周德洪“諒解”。

舉報事項一時引起軒然大波,隨後寶利國際董事長周德洪及公司數次作出回應,對周士芳所舉報內容予以否認。

6月5日,周士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出獨家聲明,回應周德洪與寶利國際此前發聲,稱對方此前回應內容不實,已就周德洪構陷與敲詐鄒愛國向無錫市及江蘇省紀檢監察部門遞交了書面舉報材料。不過,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聯繫上江蘇省相關紀檢部門。

“被抓”緣由爭議

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周德洪表示因為鄒愛國有收取業務提成費用的習慣,與其有業務交流的無錫市運輸單位,所收到的運輸費被鄒愛國提走15%~20%,導致運輸單位不滿而最終向無錫警方報案。“那天我在寧波開會,回到公司後才從警方那兒得知人已經被抓走了。”周德洪表示,鄒愛國被抓與自己和寶利國際並無關係。

寶利國際在2018年5月30日公開的一份情況說明中表示:2017年3月,公司接到外部合作單位舉報,公司前副總經理鄒愛國多次利用職務之便,以收受客戶回扣、惡意抬高運費價格等方式謀取個人私利。經內部核實後,公司向無錫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

不過,周士芳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獨家聲明中表示:“這充分說明,周德洪一直試圖混淆視聽,掩蓋是其本人操縱、導演,向無錫經偵舉報的事實,企圖把舉報人變成所謂的‘運輸單位’、‘外部公司’。”

周士芳同時對周德洪自稱當天在外開會,對鄒愛國被捕一事並不知情的說法提出疑問:“周德洪作為公司的董事長,員工在上班期間,大白天的從公司被公安帶走,居然不知道,也沒有人通知?”

周士芳還表示,據瞭解,當天寶利國際通知鄒愛國開銷售會議,並且公安的人一個上午都坐在周德洪女兒周文婷的辦公室,等待正在開銷售會議的鄒愛國。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周文婷都不通知,也不告知董事長,這合乎常理嗎?

周士芳告訴記者,她丈夫鄒愛國於2017年3月28日被警方從寶利國際帶走。當天鄒愛國接到開銷售會議的通知,因此鄒愛國前往公司參加銷售會議。“現在周德洪稱不知情,怎麼令人信服?”

3000萬元資金爭議

上述事件的一大焦點是鄒愛國所承諾上交的3000萬元資金,這筆資金被周德洪稱為“諒解費”。周德洪稱自己已寫下諒解函,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從寬處理,但周士芳則認為這是敲詐。

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當被問及鄒愛國承諾上交的3000萬元資金時,周德洪表示確有此事。“他侵犯公司的利益,遠遠不止3000萬。”“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從寬處理。”

周士芳則在聲明中稱,鄒愛國的所謂“承諾上交”,顯然是由於周德洪等人的逼迫。她認為周德洪的回應實際上已經承認了敲詐鄒愛國3000萬元的事實。周士芳表示,2017年4月19日鄒愛國交給寶利國際一張790萬元和一張180萬元的本票,寶利國際將蓋有公司公章的收條交給了周士芳。周士芳質疑這些錢的去向:是進了上市公司賬上,還是進了周德洪個人的口袋?

此前周德洪曾表示:“他(鄒愛國)侵犯公司利益,遠遠不止這3000萬。”周士芳在聲明中表示,這是對鄒愛國的進一步汙衊誹謗,希望周德洪能夠拿出證據,否則將針對他的言行向法院提起誹謗罪的刑事自訴。

周士芳同時表示:“其實,周德洪你自己很清楚,到底是誰在侵犯公司的財產、侵犯股民利益?在寶利國際公司的各個重要崗位上,如採購、調運、財務等,究竟是誰在擔任職位?這些職位的安排和職權行使中有些什麼問題,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

此外,寶利國際董秘王學良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寶利國際的)客戶受不了長期的壓榨向公司舉報。對此,周士芳則表示,在銷售人員面前,客戶非常重要,銷售如何敢壓榨客戶?並且客戶也不止寶利國際這一家渠道來購買瀝青,就算到寶利國際購買,寶利國際的銷售人員也不止鄒愛國一人。

針對周士芳的再次聲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寶利國際董秘王學良的手機,也發送短信,但是電話一直無人接聽,短信也無回應,公司證券部電話同樣無人接聽。

被帶走的上市公司發起人

鄒愛國,不只是寶利國際董事長周德洪的侄女婿,以及上市公司前董事、前副總經理那麼簡單,他在寶利國際並非因這層“裙帶關係”而一開始就身居高位。

2002年寶利國際前身寶利有限成立,周德洪、周秀鳳夫婦分別持股寶利有限60%與40%,在經歷了兩輪增資後,2007年6月鄒愛國進入寶利有限股東名單。彼時寶利有限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鄒愛國出資27萬元,佔比0.54%。2007年7月寶利國際成立,公司註冊資本變為6000萬元,鄒愛國的持股比例為0.45%,而在寶利國際於2010年上市時,鄒愛國的持股比例為0.34%,而當時其身份為寶利國際銷售部經理。

2013年,鄒愛國躋身寶利國際高管行列。

根據寶利國際2013年7月發佈的第三次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寶利國際聘任鄒愛國為公司副總經理。簡歷顯示,鄒愛國2003年6月至2012年2月任寶利國際營銷員、營銷部經理;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任寶利國際總經理助理;2013年7月起任寶利國際副總經理。但周士芳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鄒愛國實際上只是名義上在管理崗,實際上他的主要工作還是銷售。

簡歷同時還表明,鄒愛國未持有寶利國際股份,也就是說,截至2013年7月,鄒愛國已經將其所持寶利國際股份全部減持完畢。

2016年,鄒愛國進入寶利國際董事會擔任非獨立董事,而不到一年後,2017年3月17日鄒愛國“因公司內部工作崗位變動,請求辭去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並同時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當時公告稱,在辭去上述職務後,鄒愛國仍將繼續留在寶利國際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對比多方說法與上市公司公告後發現,鄒愛國在寶利國際期間的實際收入出現不同的版本。

周士芳稱,2017年4月19日,鄒愛國被帶到銀行,辦理了970萬元的本票,上交給寶利國際董事長周德洪,並另行放棄在公司應得的700萬元業務款。

而據媒體此前報道,周德洪曾稱自己和鄒愛國談過幾次,希望他放棄業務提成。“他拿回扣不是一天兩天了,我說你有工資和獎金,完全夠了,哪有公司高管還拿業務費的?”

事實上,周士芳表示,此事導火索在於此前寶利國際遭受證監會處罰,一開始周德洪有被市場禁入三年的可能,因此周德洪考慮讓他兒子即寶利國際現副董事長周文彬接任董事長一職,並提出了副總以上不拿業務費的“改革設想”,但鄒愛國認為自己一直主要做銷售工作,於是提出自己不做副總,繼續做銷售人員。2017年3月17日,鄒愛國辭去寶利國際董事、副總經理職務,3月28日,鄒愛國在寶利國際被無錫市經偵人員帶走。

多個疑團待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叉比對寶利國際公告與多方說法,多處不一致一一浮現。

首先是鄒愛國每年從寶利國際獲取的報酬金額。

寶利國際歷年年報顯示,2013年鄒愛國從寶利國際獲得的報酬總額為15.79萬元。2014年這一數字為17.01萬元。2015年鄒愛國從寶利國際獲得的報酬總額17.14萬元,且並未在寶利國際關聯方獲取報酬。2016年這一數字則為17.19萬元,2017年為3.3萬元。

而多方發聲均證實,鄒愛國在寶利國際任職期間確有拿銷售“業務費”或名“提成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銷售提成。

周士芳介紹,鄒愛國在寶利國際主要做的是江蘇區域的銷售工作,即從江陰雲亭鎮工廠所發售的瀝青產品,其中改性瀝青的銷售提成是40元/噸,重交瀝青的銷售提成是15元/噸。她表示在寶利國際江蘇區域的銷售中,鄒愛國個人的銷售佔比約為六到七成,手上的客戶約有六七十個,而鄒愛國曾對周士芳說自己2016年一年的銷售量有20多萬噸,按此數據算下來當年提成就有數百萬元。

鄒愛國在寶利國際期間拿的“提成費”、“業務費”的具體金額有多大?由哪方發放,是否計入上市公司考核體系,寶利國際的財務信息是否真實準確?其針對市場銷售人員的業務提成制度規定是怎樣的?以及銷售提成等財務資金管理是怎樣操作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能得到進一步的說法。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6月5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銷售提成這樣的績效薪酬可能會被計入銷售費用。

其次,鄒愛國此前交出的錢究竟去了哪裡?

周士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7年4月19日鄒愛國交給了寶利國際一張790萬元和一張180萬元的本票,寶利國際將蓋有公司公章的收條交給了周士芳。然而,寶利國際2017年年報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顯示,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一欄為負27.58萬元,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一欄為905.78萬元。周士芳質疑鄒愛國交出的這些錢雖然開具了寶利國際的收據,但最終是進了上市公司賬上還是周德洪個人的口袋?

此外,周德洪此前還對媒體稱,鄒愛國接受調查後,警方在其辦公室發現了私刻的公章和財務專用章,以及偽造的收據。然而,寶利國際並未對此進行公告。

王智斌認為,鄒愛國所上交的錢如果是在上市公司入賬,首先應當根據金額大小看是否需要發佈臨時公告,其次應當在定期報告中的非經常性損益中予以公佈。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