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vivo在做一很牛X的事,我們都沒有想到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是連“郭局”微信都沒關注,簡直不知道他還能幹什麼。

猛戳標題下藍字吧

這周都在MWC上,這是通信行業頂級盛會,這裡有最新的技術產品和發展趨勢。今天我說一下關於眼下、乃至未來5G網絡體驗的事兒。

伴隨展會的GTI峰會是一個推動最新網絡技術發展的Party,本屆論壇主題為5G方向的聯合創新。全球各大通訊領域廠家將圍繞5G這個主題公佈自己最新的研發成果,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上網體驗是通訊的基礎訴求,誰能給先一步將研發成果適用於用戶應用層面,無疑是在即將來臨5G時代拔得頭籌。

對用戶而言,手機是最能直觀體現新技術和新服務的部分。眾所周知手機早已脫離了單純比拼硬件配置和屏幕尺寸的年代,國內各家手機廠商把更多精力和資金放在技術創新研發和未來科技探索上,掌握未來才是接下來掌控市場格局的關鍵。

vivo在做一很牛X的事,我们都没有想到

當市場資源和用戶資源更加集中在兩三家競爭對手時,產品力將成為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而相應的市場營銷競爭很可能將演變成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對抗,這就意味著,在2017年,手機廠商之間的研發競爭將會格外激烈。

vivo去年發展很猛,出貨量就不多說了,在規模進步的同時,離不開這家企業這些年在產品體驗上的研究和探索。本次MWC,vivo向外界傳達了高功率終端的研究進展。

什麼是高功率終端?目前,對於絕大多數的4G LTE頻段(除應用於公共安全領域的Band 14外),3GPP僅規範了一種功率等級,將上行鏈路的最大發射功率限制在23 dBm±2的水平(即Power class 3—功率等級3)。

但是,由於下行與上行鏈路在發射功率上存在差異、eNB基站與UEs(用戶終端)中的天線數量不同等,4G LTE網絡下行與上行鏈路的功率差異大約為5 dB。另外,全球範圍內部署的TD-LTE網絡中,大多數應用場景是:以部署於低頻段的LTE FDD網絡做覆蓋,以部署於高頻段的TD-LTE網絡提供小範圍的大容量覆蓋。

因此,在地下室、樓梯間等弱信號環境下,手機通訊和上網的體驗仍然比較差。然而從運營商角度來看,基站信號發射的技術能力已經達到瓶頸。

那麼,如何進一步提高這種FDD/TDD LTE融合網絡的性能?

提高工作於高頻段的上行鏈路的發射功率有助於增強TD-LTE網絡性能(如覆蓋範圍)及總體用戶體驗(無論是在室內覆蓋環境還是在室外覆蓋環境),並大幅降低網絡建設成本、提高上行鏈路的頻譜效率。

簡單來說,為了提升弱信號環境下手機的上網體驗問題,就需要手本身提升“說”的能力——即提升手機信號功率發射水平。

考慮到以上問題,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3GPP)準備引入TDD Power class 2(功率等級2)技術——預期中的最大發射功率為26 dBm±2(在現有功率等級上提高了3 dB)。

需著重強調的是,Power class 2僅面向Band 41單載波上行鏈路。另外,如果上行發射功率不受限制,則提高的3 dB功率可能不能用於系統容量增強,此時,LTE上行鏈路就將需採取功率控制技術,以使網絡性能最佳、干擾最小。

但這一技術的實現需要手機廠商配合研發對應支持的產品。重點在於手機需要提升發射功率3dB,即在手機目前通有的發射功率基礎上增加一倍。這樣對運營商來說可以增加網路覆蓋範圍,減少基站的建設,也更加有利於未來5G網絡未來體驗和普及效率的大幅提升。

然而,對於手機終端來說,提升一倍發射功率,需要面對溫升,sar和耗電等層面的技術問題。需要涉及的資源也很多。

說了這麼多,vivo做的這件事意義可以明白了。其基於自身產品,在測試環境下, UL數據速率和MOS場性能在網絡覆蓋較弱的情況下有了顯著提升。

我們看到在網絡信號覆蓋較弱的測試環境下,vivo 手機的上行數據速率有了接近 4 倍的顯著提升;在涉及功耗控制的 MOS 場性能這一指標上,提升更是超出 7 倍。

目前,vivo已經著手於這一技術在商業市場中的實現,據vivo相關人員介紹,最快在今年上市的新品中即可搭載這一技術。一旦實現產業化,用戶可以大大提升手機在弱信號環境下的上網體驗。

一些觀點習慣地把OPPO和vivo的兇猛崛起歸結於他們在三四五線城市的線下渠道優勢和廣告營銷的大規模投入,但事實上,在這幾年vivo的發展過程中,vivo與其它廠商相比,是最能將用戶需求迅速轉化為產品技術優勢的一家企業,這與其它手機廠商完全不同,這一點很多媒體人並沒有看到。用戶有痛點,手機廠商如何快速發現給予解決方案才是關鍵。比如用戶對大屏幕、超待機的訴求,拍照好的訴求正在被不斷滿足。

vivo公佈的高功率終端的研究進展恰恰說明vivo一直以來都是一家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不斷累計技術成果和研發投入的公司,僅僅依靠線下渠道優勢和廣告營銷投入是不會達到今天的用戶規模。

vivo之前的單點技術突破能力在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創新思想的引導下,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vivo在產品的銷量能在2016年迅猛增長,技術研發和創新思維方向起了決定性的因素。

就那已經成為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拍照功能來說, vivo在拍照技術的基礎性研究上非常快,在杭州,拍照研究院的團隊已經建立,而佔地3800平方的研究中心也即將落成,將在底層算法方面為vivo產品的拍照功能提供支持。而在美國聖地亞哥、硅谷等地的拍照技術研究院也搭建起了基礎團隊,他們將在底層技術、專利儲備方面發力。

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進階,vivo專注拍照領域的技術創新,依據用戶的使用場景,將產品做到極致。當然受成像模組大小的限制和手機大小的限制,目前從現有的技術能力看,手機拍照是很難有革命性的突破。但如何在上游產業沒有技術進步的情況下,把技術發揮到極致,通過了解用戶在實際拍照過程中的實際需求,改善成像質量和為用戶提供更易用好用和用戶需要的延伸功能,還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vivo在堅持用戶實際使用需求導向的基礎上,在技術積累和研發上投入重兵,目前vivo在拍照、音樂、5G等核心領域都進行了技術佈局,在未來技術的探索方面已經投入了很多資源,我們已經著手在杭州、深圳、東莞、北京、美國聖地亞哥成立研究院,以及和不同專業領域龍頭企業的技術合作和聯合預研。

在創新方面,筆者認為在手機行業領域,未來的專業分工越來越細。vivo一直以來都強調要分工協作,知道自己的強項是什麼,進行關鍵的創新。手機行業表面上是做製造業,實際上是做消費品,本質是滿足用戶需求。基於用戶需求以及自身的優劣勢,做好取捨,以專業的團隊,以及多年持續的投入和探索,產生最大的價值。

這是vivo去年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未來能夠在競爭殘酷的環境下持續走下去的根本。

END

vivo在做一很牛X的事,我们都没有想到

“郭局”由騰訊科技資深媒體人郭曉峰獨立運營,常年混跡於通信業,關注運營商、設備商、主流手機商、芯片商以及延伸產業虛擬運營商、物聯網等。歡迎交流、爆料。結交郭局,受用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