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一家四代铁路人(图)

一家四代铁路人

信宝忠

一家四代铁路人(图)

我是一名有着44年路龄的唐山南站退休铁路职工,今年67岁。我们家祖孙四代铁路人见证了中国铁路从马拉火车、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一直到高速动车组列车一百多年的发展史。

我祖父1902年出生在唐山丰润县三女河乡陈各庄,由于家境艰难,16岁时独自离家谋生,去山海关机务段当了一名抬煤工。每天连续12个小时不停地抬煤、挑煤,还经常挨工头的欺负和打骂。两年后实在忍受不了,闯关东到东北沟帮子检车段当了一名验车匠。

祖父在山海关和沟帮子的那10年,每年春节回家对他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当时各方面条件十分恶劣,祖父坐货车或闷罐车回家,列车时速20公里左右。 1948年唐山解放前夕,由于常年劳累过度,祖父不幸病故异乡。

父亲1922年出生,1938年参加铁路工作,1944年1月调到古冶车辆段,在唐胥铁路的起始站——唐山站从事货车检查和修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继续在原单位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检车员。父亲工作认真,针对不同车种、车型,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多次发现隐患,防止了机车安全事故的发生,赢得了领导和职工的认可。他还根据自己积累的检车经验,向年轻人传授检车方法,为单位培养了一批精检细修技术骨干。

1967年,我到古冶车辆段东列检所学习检车业务,先后在检车一线岗位上工作了26年。从1967年参加工作,一直到2011年年满60周岁退休,我始终遵循“工作要扎实,为人要厚道,办事要诚实”的家训努力工作。我珍藏着一把检车锤(如右上图),那是50年前父亲专门为我定做的,至今检车锤上没有一点儿锈斑。

女婿1998年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铁路职工,现任唐山站信息化车间主任,负责盯控唐山站所有信息系统设备运行情况。为确保设备运转万无一失,他认真工作,努力钻研技术,是唐山站有知识、有技术的新一代高铁工人。

2013年12月1日,我有幸作为首批旅客登上了从天津西开往沈阳的G421次动车组列车,梦圆高铁。从马拉火车到高铁,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不仅是我们一家四代铁路职工的骄傲,也是中国铁路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