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瓷器做舊的手段可謂是越來越高,如何分辨這些仿品成為收藏者最關注的問題。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做舊必須要仿古瓷,比如博物館裡有個乾隆的瓶子,就做個和它一模一樣的,起碼視覺效果要一樣,這是最低的要求。

講究點的,所謂“高仿”,從原料到工藝,每一個環節都用乾隆時代的。泥用和清代相近的,陳腐最少三年,不能用球磨機,要腳踩泥。釉和色料都用過去的配方,裝匣缽,柴窯燒等等。這種高仿再加上高手做舊,憑什麼專家拿什麼儀器,都看不出來。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瓷器的釉自己會老化,分子結構變鬆散,叫去玻化。所以舊瓷器的釉面看上去很溫潤,類似於和田籽料的感覺。新瓷器放在那,不受外力,也會變成這個樣子,不過這個過程很慢,最少要一百年。

做舊的第一步就是做出去玻化的釉面效果。在釉里加鋅就能出這個效果,不過儀器能檢出來,現在好像沒什麼人用了。物理辦法是用鵝卵石通體敲幾遍,釉面就潤了。邦邦邦邦,做舊作坊裡全是這個聲音。這樣的瓷器用放大鏡能看到傷,一塊一塊的。還有人用砂紙磨,但會留下劃痕。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化學方法,氫氟酸燒,這東西有毒,我沒見過。常見的是草酸加高錳酸鉀,紅紅的抹在新瓷器上,幾分鐘後一洗,舊了。這樣的瓷器用放大鏡看,表面的氣泡都碎了。還有復燒也行,只限於單色釉,不知道怎麼鑑別。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然後做歲月的痕跡,大概分三種:傳世的、出土的、海撈的。做傳世瓷器就要搞包漿出來,最懶的是抹油,看上去超級潤,一摸就露餡了。

再有是用有機物泡,各種髒東西,最噁心的是泡糞坑裡。有個段子,有人買了個古董放家裡,發現總落蒼蠅……

鞋油是做紫砂壺用的,無論什麼壺,一上鞋油就廢了。鞋油壺有怪味,現在許多是用濃茶汁做,把壺泡透了再烘乾,反覆幾次就成了。

如果收了實用器的古董,壺杯碗盤,放那當擺設吧,最好別用,誰知道里面裝過什麼東西。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出土的東西就做土鏽。越窯系的東西,尤其是帶開片的,用泥湯煮三天。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土鏽太均勻了,裡外都是一樣的。

而真出土的瓷器,一般只有一面有土鏽。還有的用502膠水粘土上去,用刀都挖不下來。瓷器埋在土裡效果好,但是慢,要三五年。聽說河北工用瀝青,沒見過。

還有出土帶水漬的,鉛釉陶器會有銀光,叫貝殼光,許多是河南工做的,不懂。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真古董瓷,無論傳世還是出土的,雖然有歲月痕跡,但都不會特別髒。假古董,尤其是低端的,普遍用力過猛了,過猶不及。所以你看到那種髒的看不出原色,一摸一手土的瓷器,肯定是假的。

海撈,艾瑪,那個臭啊,一家海撈店臭一條街。把新瓷器放在海里,一年後撈出來,上面已經長滿了貝殼藤壺海蠣子,就成海撈了。

沉船上的花瓶,都是平著落到海底的,一半埋在泥裡,另一半長貝殼。而大部分假海撈是通體有貝殼的,可見做假者是把花瓶立到海底的。

有一陣我就納悶,他們幹嘛犯這種低級錯誤,後來捂著鼻子近距離觀察了幾件海撈青花,畫功超級爛,原來他們用貝殼掩蓋爛畫面。

瓷器做舊手段 如何識別 拒絕受騙

做舊之前,底足要磨乾淨,說三遍!我上個月去城隍廟買扇子,看到三個明清瓶底上粘著硼砂,而硼砂是五十年代才開始用做窯板的,忒不敬業了。

還有兩種高難度的,接底和加彩。接底是有官窯底款的舊瓷片,接上個新東西。一般是真碗底接假花瓶,因為碗底多,花瓶貴。

真古董碗的底足薄,花瓶的底足厚,從這點可以判斷。如果是白胎的話,可以看出有拼接的痕跡。但顏色釉的接底,很難看出來有拼接。加彩是用清代的白瓷器,畫上粉彩或者琺琅彩,這種東西畫面明顯比胎新。

最後強調兩點:

一,鑑定古董瓷的根本是看瓷器本身,從胎、釉、形、畫面去判斷真偽。看做舊只是細枝末節。

二,鑑定,可以找官鑑,在鑑定處可以免費鑑定。如果找社會上的鑑定機構,要注意他們以上拍為理由,騙你高額鑑定費。

喜歡意古齋古玩的朋友幫忙點個贊,你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