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父亲编织了一个绮丽的篮球梦,她就开始坚定追寻。天才少女 四个字给她力量,多苦多累,她都昂着头,绝不怀疑信仰,只是笨拙地相信,努力奔跑就能到达桃花源,却在命运转角时,蓦然发现错了方向,而那个所谓绮丽的梦,也只是任凭父亲怎样努力都吹不美的泡泡。她叫宋何景。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十多年前,宋何景横空出世,凭借百步穿杨的远投技术,参加了大量的投篮比赛,所向披靡。随后被各大电视媒体争相报道,一摞摞“天才”,“神童”的帽子扣在了她的头上。接受采访时,她的父亲说,女儿的投篮,全国范围内没有对手,她肯定能进国家队。宋何景频频点头称是。但多年以后,她的愿望不仅没有实现,反而隐入江湖没了踪影。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17年,她现身央视录制综艺节目,挑战投篮纪录,而投篮的世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正是她本人。19岁时,她以青海师范大学女篮队员的身份,凭借两分钟投进44个三分的成绩写入吉尼斯。但她发挥失常,却仍创下了惊人的两分钟40个。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本有机会成为中国的“女库里”的她,是如何由一个明日之星慢慢陨落的呢?父亲老宋“居功至伟”。老宋称得上伟大的父亲,却也是不合格的父亲。在望女成凤这方面,他也不例外,而且表现得有过之而无不及。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却由于粗心总听不见女儿的真实心声,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而且对篮球这项运动又没有科学系统地了解,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宋何景的成长畸形。不合格之处便在于此。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老宋是河南开封人,家境并不富裕,做过建筑工人,或做小生意为业。他是铁杆球迷,甲A时期就开始看,常关注女篮的国际赛事。宋何景在6岁时表现出了对篮球的兴趣后,老宋喜出望外,征得女儿同意,就开始教她打球。他的性格很偏执,当时就为女儿立下目标:进专业队,然后是国家队,并制定了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分为两项:体能和三分球。每天早上最早4:30,最迟6点,年幼的宋何景就要起床跑步,由最初的1000米,逐年增加至10000米。练完体能练投篮,投篮量逐步递加,最多的时候一天投800个。晚上放学,宋何景家门都没进,就被拉着去球场投篮,常常晚上11点才可以回家。到了后来,老宋干脆让宋何景辍学接受更加严苛的训练,严苛到在地表温度40度的伏天中午也不能缺席。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但超负荷的训练,成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长身体的孩子。宋何景是有抵触情绪的,打篮球不应该是快乐的吗?怎么会这样苦?她不想练,可是又不想让投入巨大的父亲失望,不敢撂挑子,只能选择默默忍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煎熬。女儿的异常,老宋并没察觉。夜以继日的训练,得到的回报是:宋何景的体能越来越好,并冲出河南省,成了全国第一神射手。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13岁时,宋何景长到1.63米。老宋有意提高她的水平,通过网络了解到辽宁阜新学校,那是一所颇有威望的篮球名校,便变卖家当,拖家带口来到阜新。期间,宋何景出类拔萃的投篮受到重视,并代表学校在重大比赛获得过荣誉。但老宋却和教练邹女士因篮球理念存在巨大的分歧屡发冲突。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首先,邹教练强调科学运动,讲究劳逸结合、恢复训练相结合,反对私自训练和盲目训练。但老宋坚持认为,量变产生质变,对教练的禁令置若罔闻,不仅让邹教练大为不满,女儿的人身自由和人际关系也受到影响,和同学的关系始终格格不入。但这些对没有多少文化、憨厚质朴的老宋来说都是次要的,甚至不值一提的,在他的心里,训练、保持状态才是第一位。

其次,身高缺陷,骨龄预测宋何景不会再长高,1.63米打职业不太现实。尽管有她的偶像1.66米的国手丛学娣的成功先例,但丛学娣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速度,宋何景没有一项比得上,所以以她在普通人里都不占优的身体素质,并不适合打篮球。何况技术方面存在巨大缺陷,运球,传球,防守都不擅长,甚至是零基础,三分虽是强项,但常在对抗或针对性防守的情况下也无法出手。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宋何景的隐忍和内向性格,让她内心深处就算已经感受不到篮球的乐趣了,也忍心破坏父亲编织的美好梦境,只能苦苦坚持把父母意志延续下去,哪怕前路无望。

宋何景有哮喘病史,是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当时,对于宋何景的发展前景,亲戚朋友支持的少,持观望态度的多,有专业人士曾委婉劝过老宋,但老宋听不进去,自知已经骑虎难下了,最后负气离开阜新,转投汉口铁中。

后来,宋何景因体育特长读了青海师范大学,老宋煞费苦心,为照顾女儿,去做了学校的保安,在校方照顾下,一家人在保安室隔壁不大的房间里生活。宋何景因精准三分随校女篮参加CUBA ,但四年里板凳坐穿,鲜有登场机会, 对学校的最大贡献是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校史第一人。

毕业之后,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无限接近零,还好宋何景凭着手里有绝活,频繁走穴表演。老宋仍照例跟着,递毛巾,递水,或者矮着身子为她递球。虽然让女儿成为国手的希望终究还是落空了,但每一次看到球从女儿手中抛出扎进篮网,老宋都会嘴巴微张,憨憨的胖脸上现出得意,心满意足和骄傲的表情,和年轻时看女儿打球的表情,如出一辙。

本有机会成“女库里”,创下3分世界纪录,却因父亲的刻板而陨落

每个人都有专长或闪光点,如果能教育得法,因材施教,不能保证一定成材,但至少会发现真正的自己,或者可以让自己在某个领域留下痕迹,找到归属感,那种因为游刃有余获得的幸福和快乐足令人迷恋一辈子,所以,假如不让马拉多纳踢足球,不让乔丹打篮球,不让博尔特跑步,不让菲尔普斯游泳,那简直就是罪不可赦。

一位无知的父亲,抱着为子女好的初衷,却做了揠苗助长的事,结果只能与梦想渐行渐远,宋何景将来可能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为了生活,她也必须学会篮球之外的技能。而她的故事,再被人提起时,却只能遗憾地被当作又一个伤仲永的反面教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