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為何盟軍不先摧毀諾曼底海防工事?這些小失誤,葬送萬千士兵性命

為何盟軍不先摧毀諾曼底海防工事?這些小失誤,葬送萬千士兵性命

在《拯救大兵瑞恩》,《英雄連》等描述二戰歷史的遊戲影視作品中,不乏諾曼底登陸的劇情片段:士兵們剛剛衝下登陸艇,就被懸崖上的德軍碉堡的機槍掃射死亡,這些可憐的盟軍士兵們擁擠在奧馬哈灘頭,被火炮,迫擊炮,重機槍和鐵絲網組成的死亡陷阱聯合收割著生命。最終,盟軍將士們用鮮血填得諾曼底的勝利。但是面對如此慘烈的傷亡,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盟軍不用他們佔據優勢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用炸彈和艦炮摧毀奧馬哈灘頭的海岸防禦工事呢?原來,在還沒登陸的時候,盟軍就犯了很多致命失誤,直接導致之後萬千士兵死在灘頭

為何盟軍不先摧毀諾曼底海防工事?這些小失誤,葬送萬千士兵性命

其實,對於這次逆轉局勢的登陸行動,盟軍是極為重視的,不僅派出了四百多架b26轟炸機攜帶一千多噸炸彈,更是用兩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和十二條驅逐艦的豪華陣容對灘頭的防禦工事進行了長達40分鐘的炮火轟擊。所以說盟軍沒有攻擊諾曼底灘頭防禦工事是錯誤的。

為何盟軍不先摧毀諾曼底海防工事?這些小失誤,葬送萬千士兵性命

但是事實上,這些攻擊的效果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毫無作用。首先,因為當時天氣陰暗雲層又厚又低,轟炸機害怕被擊落,在高空就匆匆投下炸彈。結果一千多噸炸彈都落到了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軍艦們害怕被德軍155毫米岸防炮擊沉,所以只能遠遠炮擊,炮擊的精確度和打擊效果都不佳。最後準備和步兵一起協同登陸的兩棲謝爾曼坦克因為海上波濤翻滾,海浪打進了防水帆布圍裙中,結果未抵達戰場就沉沒了。最令人吐血的是等到驅逐艦們冒著被擊毀的風險接近灘頭時才發現,那些令他們忌憚不已的岸防炮竟然是德軍用電線杆偽裝的。這一系列倉促帶來的失誤最終在戰場上導致登陸的盟軍被堵在海灘上兩小時不得寸進,兩千士兵血染灘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