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误读七夕了?这么多年

秋夕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说到七夕情人节,我们马上想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误读七夕了?这么多年

其实,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知以及纺织技术的产生,关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但是人们对星星的崇拜不仅仅于二者,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后来科举制度形成后,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

  1. 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2.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同时,“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期待他们年度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此后,七夕情人节就成了表达爱的节日,关于“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的愿望”已经被淡化。

不过,小编认为其实七夕节的原意并不是年轻人/情人的专属节日,七夕节属于每个人,因为七夕节的本意是期待美好的事情发生,乞求美好的愿望达成,因此,2018年七夕将近,无论你是老夫老妻,还是单身,在这一天也要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晒晒你的七夕幸福哦,愿愿望都能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