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伯溫預知千年,為什麼會被毒死?

顏丶顏


歷史上有個奇怪的現象,越牛掰的人物越不長命,特別是諸葛亮(54歲)、袁天罡(69歲)、劉伯溫(65歲)這種可以穿越時空,預測未來,半人半神的,沒一個能長命百歲,甚至70歲都不到,壽命跟能力嚴重不匹配。

按理說,活到65歲在古代已不算短,但像劉伯溫這種寫出《燒餅歌》,可以預測未來的牛掰人物,怎麼也要活個100多歲才正常。

無論官修還是私人正史中,從來沒有記載說劉伯溫是被毒死的,更沒有說此事跟朱元璋有關,作者傾向於劉伯溫是壽終正寢的。

一,劉伯溫主動遠離政治

劉伯溫不是朱元璋的嫡系,不像李善長等人在剛起兵時就加入他的淮西集團,劉伯溫是元朝命官,跟造反的朱元璋本來是敵我矛盾。

但劉伯溫看不慣元朝統治者的腐敗,自己歸隱了,朱元璋聽聞他的才能,所以才把劉伯溫招入麾下,劉伯溫果然不負眾望,幫助朱元璋出謀劃策,成為老朱的首席謀士高參,為大明開國立下汗馬功勞。

但大封開國功臣時,劉伯溫居然只排在36位,公爵、侯爵都沒排上號,只混了一個伯爵。

劉伯溫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老朱對自己雖然欣賞才能,卻沒有把他當做心腹,而且他看出了朱元璋這種人物的可怕,將來必定會過河拆橋,所以混上開國功臣未必是件好事。

劉伯溫沒有嫌棄爵位低,他非但啥也沒說,還主動提出退休,遠離政治漩渦。

劉伯溫的死亡過程

劉伯溫提前退休回家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生活地不錯。

但他畢竟年紀大了,身體弱了,容易得病。

朱元璋大封功臣後的第5年,也就是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劉伯溫感染風寒,朱元璋知道後很關心,派右丞相胡惟庸帶御醫探望。

御醫給劉伯溫開了藥方,但吃了以後卻不管用,病情也不見好,劉伯溫覺得這次病情非同小可,於是在兒子陪同下,又由朱元璋親自派人護送回老家,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落葉歸根,當老人自知時日無多時的選擇。

果然,劉伯溫回鄉不久後就病重去世了,享年65歲。臨終前,他留下遺囑,讓兩個兒子不要像自己一樣學習什麼帝王之術。

很多人據此認為,朱元璋是派胡惟庸和御醫給劉伯溫下了毒藥,毒死了劉伯溫,剷除功臣。

這實在是不負責任的猜測。

朱元璋沒有必要殺劉伯溫

一是劉伯溫對老朱沒有絲毫威脅。

老朱確實對開國功臣痛下殺手,但朱元璋雖狠,卻不是傻瓜,他殺人不是因為天生殺人狂,而是為了剷除威脅,殺的都是自己認為有威脅,應該殺的人,比如開國武將。

劉伯溫文人一個,手無寸鐵。年老體衰,淡泊名利,沒有政治野心,沒有裙帶關係,早就遠離政治,從不結黨營私,從不爭權奪利,這一點老朱看的比我們清楚,他也比我們更瞭解劉伯溫的為人,完全沒必要殺他。


二是朱元璋還未開啟屠殺功臣大幕。

劉伯溫在洪武八年,大明正式建國第8個年頭就死了,這個時候老朱剛滅了元朝沒幾年,尚未完全統一全國,和開國功臣還在蜜月期,那些手握重病的武將他都不動,偏偏要整死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老朱腦筋抽風了不成?

要知道,朱元璋開啟屠殺功臣的大幕,基本到了他晚年時光,這時候的朱元璋正值盛年,還沒打算大規模剷除功臣呢!

綜上所述,朱元璋完全沒有殺害劉伯溫的任何動機和必要性,劉伯溫應該是到了老年體弱,因染病引起身體功能衰竭,65歲時壽終正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首先,劉伯溫並沒有預知千年。

說劉伯溫預知千年是因為據說他的《燒餅歌》預言了千年的大事,那麼《燒餅歌》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


《燒餅歌》是什麼時候問世的?清朝中期。而且《燒餅歌》還並不屬於原創作品,他脫胎於明朝初期的《蒸餅歌》,作者是鐵冠道人。


為什麼蒸餅會變成燒餅,為什麼道人會變成劉伯溫?這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劉伯溫這個諸葛再世的形象的塑造,離不開劉伯溫後人往他臉上貼金。


劉伯溫的孫子編寫了一本書《翊運錄》,書的續篇請了一位叫做黃伯生的人執筆,這篇序言記載了很多和劉伯溫有關的神秘的事情,比如觀看天象覺得朱元璋有戲。


劉伯溫的這種神秘性在明末變得更高,因為當時的世道需要一些神秘力量來給予支撐,劉伯溫就成了不二的人選。


所以,劉伯溫沒辦法預言千年,也不可能預言自己的死亡。至於劉伯溫是否是朱元璋示意胡惟庸毒死,也是迷霧重重。


鳳妖


劉伯溫被毒死,是有點爭議的。按照史書記載,劉伯溫得病到死亡,大約半年時間。按得病的症狀類似於今天的肝癌。劉伯溫病重,朱元璋派胡惟庸帶著太醫慰問。這個讓人覺得有瓜田李下之嫌疑,胡惟庸與劉伯溫是政敵,兩人積怨很深。胡惟庸被以謀反的罪名殺了,劉伯溫也成了胡惟庸毒殺的。

以胡惟庸的手段,他是不敢動手下毒藥的。太醫不歸他歸,再說劉伯溫家人還可以再找其他名醫診治,如果查出問題,胡惟庸難辭其咎的。劉伯溫舉國皆知,名聲威望很大。對於一個得了重病的人,何必再去冒險呢?萬一被別人發現,參他一本,殺害重臣的罪名可不是鬧著玩的。

照著這樣的推理,殺掉劉伯溫的,只能是朱元璋了。朱元璋在藥裡下毒,暗害了他。翻開朱元璋誅殺功臣的歷史,沒有一個是被毒死的。朱元璋是送佛送到西,定你謀反,就會誅你全族,不給你家人報仇的機會。歷史有規律可循,朱元璋的性格就是要麼不殺,要麼就斬草除根。

劉伯溫死後多年,朱元璋想起了他巨大的功績,於是免除了青田百姓的賦稅,又封劉伯溫的兒子做官。劉伯溫的英名自此流芳百世、名傳千古!

小夥伴們,你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關注討論


小科歷史


劉伯溫確實能夠預知千年,他和諸葛亮一樣,都是上知500年,下至500載,合計1000年的牛人。他的專著《燒餅歌》流傳於世,和諸葛亮的《馬前課》,姜子牙的《乾坤萬年歌》,袁天罡和李淳風的《推背圖》並稱中國“四大奇書。”



按實際能力來看,劉伯溫並不遜色諸葛亮,甚至超越了他,這也是劉伯溫總是有點不服諸葛亮的原因。世人云:“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講的都是二人並駕齊驅的意思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有一次,朱元璋想考考劉伯溫,都說老劉有預知未來的能力,真的還是假的呢?老朱心裡有疑問。於是老朱就把咬了一口的燒餅倒扣在碗裡,命太監把劉伯溫叫來。老劉聽旨屁顛屁顛的來了。

帝問曰:“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輪算,對曰: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餅也。”

開視果然。帝即問以天下後世之事若何。 劉伯溫都一一作答,後來得到了驗證,果然如其所言。


(問題來了)既然劉伯溫能夠預知未來,為什麼算不出自己被毒死呢?

其實這事劉伯溫早就算出來了,正如諸葛亮在《馬前課》預言自己一樣,第一課就預言了自己:(馬前課第一課)【無力迴天,鞠躬盡瘁; 陰居陽拂,八千女鬼】諸葛亮意思是說,儘管我折騰,六出祁山伐魏,到最後也是無力迴天;宦官黃皓亂政,早晚蜀國被魏滅亡,『八千女鬼』乃“魏”也。

劉伯溫不遜色諸葛亮,當然能看透朱元璋的心思,所以到晚年老劉急流勇退,堅持辭官回青田老家頤養天年。誰知朱元璋並不是劉禪這樣的窩囊廢,老朱始終不放過老劉,儘管老劉在老家低調生活,從不和地方的有頭有臉的人或者官員來往,怕的是老朱多疑。但老朱還是不放心老劉,有事沒事的傳他到京,到了京城又不召見,弄的老劉無所適從。(假如劉伯溫遇上劉禪,老劉有可能善終)



儘管老劉謹小慎微,但還是遭到了胡惟庸的陷害,原來胡惟庸是朱元璋的新貴――左丞相,當初劉伯溫反對過胡惟庸,兩人不和,胡惟庸現在是老朱的紅人,他要報復劉伯溫,於是陷害劉伯溫,說劉伯溫為他兒子選了一個風水極佳的寶地,以後居此地可出天子,劉伯溫這是大逆不道,居心不良,和大明爭天下等等……胡惟庸說了老劉許多的壞話。

胡惟庸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劉伯溫不是能預知未來嗎?我就用你的特長陷害你,你總不能否認你有此能力吧?胡惟庸好狠毒,劉伯溫栽在了自己特長上了,正所謂“善泳者溺,善騎者墜”。善算的劉伯溫也沒逃出宿命。

朱元璋聽了胡惟庸的誣告,不顧劉伯溫有病在身的情況,傳令老劉回南京“說清楚”,劉伯溫抱病來到了京城。

次日,胡惟庸帶著中藥來看劉伯溫,沒待一會,起身告辭了,當晚劉伯溫吃了胡惟庸帶來的幾副藥後,覺得難受,不久就死了,所以後人認為是朱元璋派胡惟庸下毒毒死了劉伯溫。



劉伯溫預測出來又能怎樣?天意難違,命中註定有此一劫,老劉始終躲不過,這正是“人算不如天算,”命也!


秉燭讀春秋


劉伯溫不會預測千年,也不是被毒死的,在朱元璋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只是個三流角色。後世對劉伯溫是神話過度了。



劉伯溫原名劉基,本為元朝的進士,從1360年到1363年,劉伯溫在朱元璋手下當參謀人員,注意只是參謀,沒有品級。有的書記載朱元璋聽從劉伯溫之言要首先打擊陳友諒,在1363年開戰時,朱元璋毫無準備,甚至要臨時去造船訓練水兵。很明顯,朱元璋並沒有聽劉伯溫的。



與陳友諒的作戰,奠定了朱元璋統一天下的基礎。戰後,封賞了很多有功之臣,但是沒有劉伯溫。如果劉伯溫在此戰有功,那麼不可能不得到封賞。劉伯溫最後被封伯爵,是20多年後的事情。是朱元璋封賞功臣的最後一批,僅有兩個三等伯。此時劉伯溫已經60多了,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封侯爵的就100多人。可以說朱元璋殘暴,但是朱元璋可不是捨不得封賞的皇帝。劉伯溫的伯爵,可以說是一個安慰獎。



劉伯溫主要從事的工作是太史令,這個官職除了編制曆書等,還負責觀察天象,同時兼管起草文書、策命、記史事、編史書、國家典籍、祭祀等。這種工作和太史公司馬遷差不多,論地位也和司馬遷在漢武帝時期差不多,在軍國大事中,是沒有發言權的。一旦發言不對,可能也和太史公一樣了。

正因劉伯溫只是明朝的三流角色,被毒死的可能性是很低的,畢竟誰會跟這麼一個不太重要的人較勁。按照明史記載,劉伯溫是被胡惟庸毒死的。但是這個說法是胡惟庸案爆發時才傳出來的,在劉伯溫死的那幾年,是沒有任何傳聞說劉伯溫死於非命。按照記載,劉伯溫是在胡惟庸探望之後幾個月才死,所以胡惟庸毒死劉伯溫的說法是為了剷除胡惟庸而編造的罪名。



劉伯溫之所以被神話,是跟朱元璋的所做所為有關。眾所周知,朱元璋大殺功臣,以集中權柄,開國功臣中的文官幾乎全被處理掉。按照古代的傳統,皇帝是不會犯錯的,所以殺的這些大臣,都是有問題的。



這麼一來,又出現一個問題,如果朱元璋身邊都是有問題的大臣,那朱元璋怎麼能得到天下呢?主公身邊都是反賊,那主公也成不了事。所以必須得拔高朱元璋時期沒問題的劉伯溫,把功勞全算在劉伯溫身上,這樣朱元璋殺大臣和取得天下都有了合理的解釋。所以在劉伯溫死後139年,被加太師銜,說他“慷慨有志,剛毅多謀,學為帝師,才稱王佐”、“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


至於劉伯溫預測千年,這個就得從燒餅歌說起。燒餅歌跟推背圖一樣,是本預測未來的書,但是此書極有可能是後世偽作,借劉伯溫的名字發揮影響力的。 燒餅歌也有多個版本,差別很大,寫書的的人也應該不止一個。


L夕惕若看世界


(一)、劉伯溫被毒死之謎

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中地位非常高的一個人,俗話說“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能與諸葛亮並肩,可知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中地位之超然。



在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中,劉伯溫的地位倒不是那麼顯耀,雖然朱元璋嘴上說“吾之子房也”,但是在開國功臣賞賜時,卻僅僅只封了劉伯溫“誠意伯”。

在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劉伯溫雖然沒有被誅殺,卻也被朱元璋所猜忌,最終告老還鄉。

劉伯溫還鄉之後,生了大病,朱元璋派胡惟庸給劉伯溫送藥。劉伯溫吃了胡唯庸送來的藥,沒多久就去世了。

後來胡惟庸案發,其中有一條罪名就是毒殺劉伯溫。當然,至於是不是胡惟庸要殺劉伯溫,誰也說不清,也許胡惟庸只是替朱元璋背了一個黑鍋。



(二)、劉伯溫與《燒餅歌》

據傳,劉伯溫曾寫了一本奇書,名為《燒餅歌》。此書預言了朱元璋以後上千年的歷史,和諸葛亮的《馬前課》,袁天罡/李淳風的《推背圖》一樣,是千古奇書。



這《燒餅歌》的由來,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話說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的某天,正在吃燒餅,劉伯溫求見。

朱元璋素知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意為難一下劉伯溫,便將咬了一口的燒餅藏起來,問劉自己剛剛在吃什麼。劉伯溫隨口吟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陛下吃的是燒餅。

朱元璋很吃驚,趁著這個勁兒趕緊又問了劉伯溫很多以後的事兒,這就是著名的《燒餅歌》。關於《燒餅歌》的內容我就不多說了,網上都有,解釋也很詳細。





(三)、《燒餅歌》的真假與劉伯溫之死

《燒餅歌》看起來實在是太過於玄乎,至於是不是真的是劉伯溫所做,實在不敢隨便下結論。

類似於《燒餅歌》的奇書,可不只一本,還有諸葛亮的《馬前課》和袁天罡/李淳風的《推背圖》。這些書究竟是不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附會所做,不得而知。

如果《燒餅歌》是真,劉伯溫真能預測到數千年以後的事情,那自然也是能預測自己的生死。天命難違,該來的總歸回來!

如果《燒餅歌》是假,劉伯溫大概也是能猜測到自己生死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小鎮月明


劉伯溫之死是明初政治鬥爭的產物和必然結果。

朱元璋建立明朝,平定天下後,朝廷內部的政治爭鬥如火如荼的進行。並形成了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派,和劉伯溫為首的浙東派。


對此,朱元璋釆取的辦法是:睜一隻眼閉只一眼。 原因是正好藉此打壓功臣。洪武三年,李善長被封為“公爵”。而勞苦功高的劉伯溫只被封為“伯爵”,兩人身份地位和薪酬相差十萬八千里。後因李善長的親信李彬因犯法案,劉伯溫和李善長由暗鬥變成了明奪。李善長於是率眾"圍攻"劉伯溫。寡不敵眾的劉伯溫想出了以退為進的策略,告老還鄉。由親信楊憲接任他的御史中丞的位置。


後來楊憲千方百計打擊了李善長,朱元璋又召回了劉伯溫。但在朱元璋的狠忌下,劉伯溫再度告老還鄉。 隨後,淮西集團的後起之秀湖北胡惟庸橫空出世,再加上老朱的偏頗,浙東集團很快敗下陣來,掌舵人楊憲也被胡惟庸處死。

胡惟庸心狠手辣,對歸隱田園的劉伯溫也下黑手。他向朱元璋告狀說劉伯溫佔據了一塊有“王氣”的地。 朱元璋於是下詔處罰劉伯溫,扣除了他的退休金。斷糧的劉伯溫只好回到了京城,想以此消除朱元璋的"狠忌"。



洪武八年,劉伯溫突然病倒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探望劉伯溫。胡惟庸帶了"靈丹妙藥"給劉伯溫。劉伯溫心知藥無好藥,但已身陷囹圄劉伯溫自知難逃一死,毅然服藥。之後病情加重,二個月後劉伯溫便逝世了。

而這幕後的主使顯然是朱元璋。朱元璋建國後大肆屠殺功臣,勞苦功高的劉伯溫也是他槍打出頭鳥的重點對象。而劉伯溫功成名就後不懂守拙和淡泊名利,不懂如張良一下避關不出,不問政事,讓朱元璋心裡徹底放下對他的猜忌和懷疑,這是他被毒殺的內因所在。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預知這個詞,如果不帶封建色彩,則是根據客觀事實進行推理,也就是一個人的分析能力。劉伯溫的預知五百年,並不是具體的微觀事物,只是對宏觀局勢的一種分析和預測。他能預知未來和被毒死,其實是不矛盾的。或許他早已看透了朱元璋的心,或是歷史趨勢,但是他卻無法細緻的知道朱元璋會用何種方法對付他。周星馳說他猜到了開始,卻沒猜到結果,劉伯溫則是猜到了結果,卻猜不到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