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方誌於都】 於都縣寬田鄉“楊公壩”地名由來的故事

我去“楊公壩”不計其數,是去旅遊,更主要是瞻仰,因為古代有一位“地理宗師”,與“楊公壩”有著千載流芳的情結。楊公壩(今稱“楊公村”),位於贛州市于都縣寬田鄉的梅江河邊。古代,這河壩上芒草叢生,名為“芒筒壩”。在唐末(903年),當地官民為紀念一位稱為“楊公”的聖人,將“芒筒壩”改稱為“楊公壩”。這地名的更改,蘊藏著一個傳說千年的神秘故事。

這裡所說的“楊公”,是唐朝國師、地理宗師楊筠松(號“救貧”)。

據《江西通志》《贛州府志》記載:“楊筠松,竇州(今廣東省茂名市所轄信宜和高州一帶)人。唐·僖宗朝掌靈臺地理,官至金紫光祿大夫。黃巢破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步龍,後至虔州(今贛州),以地理術傳曾文辿、劉江東,世稱救貧仙人是也。卒於虔,葬雩都藥口(古代屬“藥口塘汛”今稱“楊公壩”)。”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十月,黃巢農民起義軍兵臨城下,長安失陷前夕,僖宗李儇(音xuan)在“百官皆莫知之”的情況下,摯得三妃四王,由樞密田令孜率五百神策軍護駕,秘密逃奔西川(今四川、重慶一部分)。僖宗出逃前,降旨楊筠松“斷髮入崑崙山步龍”(崑崙山位於青海)。是年十一月,楊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腐敗,對朝廷復起深感失望,毅然脫離朝廷,棄官為民,隨同逃難的百姓遷徙南下。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一月,楊筠松對黃巢稱帝,心存戒備,聞訊大批中原人南徙贛南,該地已成為“客家人”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他隨即從撫州行至虔州(今贛州市),一度隱跡於崆山,又名崆峒山(位於今贛州城東南)。後來迫於生計離開崆峒,以其嫻熟的“地理”特長,在虔州鄉村從事“地理”活動,助人建祠修廟,傳承孝悌文化,尊稱為“救貧仙人”(別號“楊救貧”)。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兵敗泰山狼虎谷,自刎。僖宗復辟。楊筠松因未“斷髮入崑崙山步龍”,自度獲罪於僖宗,既不敢返朝供職,也懼怕回原籍遭究,不得已長期浪跡於贛南農村。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三月,楊筠松行至於都縣崇賢裡(古代屬今轄於黃金鄉,一鄉轄三里:崇賢裡、長樂裡、安富里),見這裡山水宜人,環境幽靜,利於隱居藏匿,遂擇此地為長期寓居之地。

據史料載:崇賢裡與長樂裡共屬黃金鄉範圍,古時的黃禪寺坐落在長樂裡的天華山地域,當今屬於銀坑鎮與橋頭鄉之間,海拔631米,併為三峰,中峰之陰有庵。這裡樹木蔥綠茂密,翠竹挺拔清秀,花園景秀美滿山野,氣候涼爽宜人。與古代雩都知縣王穎一首“七言絕句”《重過崇賢裡》所表述境況相像。

《雩都縣誌》(清·同治版)載,雩都知縣王穎“七言絕句”《重過崇賢裡》:

慣行曲曲彎彎路,

飽看重重疊疊山。

幾度鶯啼紅樹外,

數聲犬吠白雲間。

王知縣這首“七言絕句”,足使人有如同進入“世外桃源”的感覺,發出了肺腑之言:“自慚半世傭書客,投老如匏羈百蠻。”

可見,楊筠松在崇賢裡黃禪寺收曾文辿(雩都曲洋小淵人)為大弟子,後又收劉江東(雩都葛坳上腦人)為二弟子,這是情溢於表的事。更使人聯想的是,“楊公”去世的墓葬地——芒筒壩,距這裡“一箭之遙”,可謂是天意。

當年的黃禪寺早已不復存在。據《于都縣寺觀教堂志》記述:“天華山寺始建於晉朝年間。相傳,建天華山寺,周圍沉下十八座寺廟,有一雲遊僧人禮真在本寺後面觀音巖打坐於悟成道,現山下善信還稱其為‘華山祖師’”。

楊筠松在黃禪寺居住期間,對兩位弟子口授傳藝。他們倆徒各有所長,劉江東不著文字,僅留口訣,執簡扼要,子孫傳之;曾文辿善於記錄,歷史上遺留下來託名楊筠松的著作,都是楊筠松去世後曾文辿代筆撰寫而成。在《四庫全書》中收藏的《撼龍經》《疑龍經》,是楊筠鬆口授曾文辿撰寫的唯一遺作,被歷代地理師奉為學習的經典、操作的依據。

楊公在雩都期間,走遍了雩都的山山水水,留下眾多絕世佳作,其中矗立在楊公壩屋背嶺下的“管屋祠堂”,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古祠堂,氣勢恢宏,連同“板凳定向”的傳奇故事,千古流芳。

唐昭宗天覆三年(903年)二月,虔州刺史盧光稠請楊筠松擇基擴建虔州府城。此前虔州城,是東晉永和五年築的土城,故址相傳在章貢二水之間,至義熙(405~418年)二年水毀,存在不過46年。後府治遷水東。南北朝時,虔州為南康郡,城治在雩都。虔州城廢。楊筠松應盧光稠之請,在虔州期間,走遍周邊山山水水,尋覓“龍脈”“水口”,為虔州擴城堪址、規劃、設計、佈局。楊筠松在充分掌握虔州“地理”資料的基礎上,運用他獨創的“形勢派”地理文化理念,對虔州擴城精心堪址、規劃佈局,經過十個月的日夜操勞,終於在是年十一月中旬,完成全部方案。

是年十二月,積勞成疾的楊筠松,從虔州返回住地,途經雩都躍口(今于都縣段屋鄉寒信峽),辭世於船中,終年70歲,葬藥口坊芒筒壩河岸上。卒葬地官民對他表示懷念,後來把芒筒壩改名為“楊公壩”(今屬寬田鄉楊公村),一直沿用至今,而且為他建祠、塑像,年節祭祀。

明神宗萬曆七年(1579年),贛州太守葉夢熊(廣東惠州人)、雩都知縣陳仰民(福建安溪人)親臨楊公壩瞻仰楊筠松(救貧)墓地。但因洪水氾濫,泥沙俱下,河床升高,楊筠松(救貧)墓葬被沖毀。於是葉夢熊、陳仰民新立照碑(類似“紀念碑”)於楊筠松(救貧)墓地對面的山嘴上(今屬車溪鄉雷公坑村地域)。

《雩都縣誌》(清·同治版)記載:“楊筠松卒於邑之藥口,其徒曾文辿即於壩上扦地葬之,因名楊公壩。人慾尋其冢不可得,有遇之者,遙見其上有若錫制荼鐺一事,就之則化為白鷺飛衝而去。其下堆阜突起,碑碣具存,因表識其地,以待復尋,輒又不可得。”從這段話的表述,證實明神宗萬曆七年(1579年),贛州太守葉夢熊攜同雩都知縣陳仰民親臨楊公壩瞻仰楊筠松(救貧)墓地,真是“以待復尋,輒又不可得。”

楊筠松(救貧)從他朝庭流落到民間,在贛南潛居二十餘年,致力創立“楊公地理”文化。“楊公地理”是選擇人居環境的學問,以“扶貧濟困”為理念,以《易經》精髓為核心,運用於人居、景觀直至軍事實施建築之中,為規劃建築城鎮村落、百姓人居、樓臺亭閣、祠堂廟宇,而被海內外稱道為中國古代“地理宗師”。

中國有著悠久的人居建築歷史,是世界上古城、古鎮、古村落最多的國家。截至清末,中國上百個城市、兩千多個縣、數萬個村、鎮,大多由地理大師(簡稱為“地師”)精心選址、規劃和佈局,它深刻地左右著中國的傳統建築。從江河山巒到城堡關隘,從百姓村落,到皇宮大殿,從祠堂家廟到寺觀塔橋,其基址的選擇,方位的格定,乃至設計、佈局和營造,都在“地理文化”的理念指導下進行。如當年楊筠松親手堪址、規劃、佈局的“虔州”古城(今江西贛州市章貢區),譽稱為“宋代博物館”,被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楊筠松功不可沒。

楊筠松(救貧)是“地理師”,而不是“風水師”。據考查,楊筠松生前在民間從未親自為人家勘察墓地、點“穴”建墳。致於當今某地大肆宣傳“楊公”親點“風水寶地”,建成所謂的“風水第一村”,這是假託“楊公”的聲名開發旅遊而為,與楊筠松(救貧)其人的史實是不相符合的。

為紀念楊筠松(救貧)古代“地理宗師”,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形式予以表達,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名人的尊重和傳承,如:于都縣人民政府於1991 年,在豎立“楊公碑”的山嘴上,立碑予以紀念。碑文是:“楊筠松,唐,竇州人,字叔茂,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黃巢佔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步龍,後至虔州,以堪輿術名世,號救貧先生。晚年留寓雩都,終於此山頭,葬於躍口芒茼壩(今稱楊公壩)。著有疑龍經、撼龍經等書。其墓因河道擴大而毀,現豎碑表之。”

【方誌于都】 于都縣寬田鄉“楊公壩”地名由來的故事

廣東清遠陽山縣《縣誌》記載歷史上建有“楊公”祠廟達20餘座,本人曾去參觀的白灣“楊公古廟”,可謂是當今最為宏觀的“楊公”祠廟。

2018年4月,“楊公”出生的“竇州”地域——廣東高州,隆重舉辦楊筠松誕辰1184週年紀念活動,新建“楊公紀念館”和“楊公文化廣場”,來自海內外專家、學者和鄉賢鄉親達千人,本人帶去新編《唐朝楊筠松地理文化》圖書(線裝書局出版),參加揭幕慶典,表達對“楊公”的愛戴和敬仰。


【方誌于都】 于都縣寬田鄉“楊公壩”地名由來的故事


在紀念和弘揚“楊公文化”的活動中,“楊公壩”必將與楊筠松(救貧)的聲譽,遠播海內外,萬古流芳!

(選自《長征文物》微信公眾號;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