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平凡的“疫”線英雄——張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有“逆行者”千里馳援主戰場,有更多的人自覺“足不出戶作貢獻”,但也有千千萬萬“小人物”,立足自身崗位、履職盡責,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一己之力,他們都是平凡的“疫”線英雄。張軍,滁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滁城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點“垃圾清運工”崗位上,也用無聲的付出,書寫屬於他的不平凡的戰“疫”。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張軍說,在戰“疫”中,我不但可以當一名“垃圾清運工”,還可以做一名“快遞小哥”、一名“賓館服務員”,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幹。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剛到集中隔離點時,尚無隔離人員入住,張軍被安排在了物資保障組,主要負責外出採購、物資儲運和餐食分發,忙裡忙外的他,給其他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勤快、有勁。

隔離點迎來第一批“住客”,是一個下雪的傍晚,正急需工作人員在入口處引導車輛時,“我去吧”,是張軍洪亮的聲音。隨後,近三個小時的時間,張軍冒著風雪,與工作組其他同事一起,有條不紊完成了各項操作流程。

被隔離的人員都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其生活垃圾需要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理,清運垃圾和環境消殺不但是個苦活累活,還是整個工作組裡感染風險最高的崗位之一。第一批隔離人員入住後的第二天,因前期低估了垃圾清運、環境消殺任務量,消殺組急需增援。就在大家琢磨誰上時,張軍又主動請纓,“我來幹吧,反正我來就是幹事的!”

這一干就是十幾天。隨著工作的深入,張軍還主動思考,注重總結經驗,提出很多較好的意見和建議。在他的提議下,環境清潔消殺工作不僅完成得井然有序,流程也不斷得到優化,分工更加合理。十幾天下來,他和同事一起清運了近200箱的垃圾,爬樓幾百趟,每次清完垃圾,180斤的他幾乎快要虛脫了,卻總是自嘲正好減肥。

“能為這次疫情盡一份力,就感到很光榮。”張軍這樣說。

王 萍 張開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