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公司不直接和員工籤合同,要員工和勞務派遣公司籤,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用戶5571043591651


你最關心的不應該是與誰簽訂合同,而是關心自己的薪資情況、工作內容以及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大多數人一聽到“勞務派遣”彷彿是“談虎色變”,其實勞務派遣作為靈活用工的一種形式,一直為企業輸出勞動力,不僅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而且也補充了企業的用工。一般勞務派遣比較常見的單位是國企、央企、公務員等“體制內”的單位,主要原因如下:

一,編制有要求,對於一些用工不得不採用勞務派遣的方式。

勞務派遣用工須符合“三性”:臨時性、輔助性、可替代性,所以說,對於勞務派遣的工作大多人都是牴觸的。但是也有單位是為了補充內部的崗位人員不得不採用的一種方式,利於勞務派遣的機會,你將獲得在國企、央企、公務員等地方工作的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人脈與資源。這樣的單位對正式工的編制有著嚴格的要求,只招應屆畢業生,而且是211、985等相關院校。所以說,很多人在畢業的時候,很難進入這樣的單位工作。

二,臨時成立項目部,緊急需要一些當地的人員工作。

這種情況在大型國企、央企中也是常見的。項目部的成立必將帶來當地的就業,為了節省成本,也為了更快的開動項目,必然會緊急招聘一批勞務派遣人員。如果你的崗位恰好也符合,去嘗試工作也是可以的。都是憑藉自己的勞動吃飯的,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勞務派遣”就覺得“低人一等“,然後直接去拒絕,反而應更關心自己的薪資待遇、五險一金、工作內容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

如果你覺得自己接受不了“勞務派遣”員工的身份,那麼直接拒絕!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夠接受“勞務派遣”員工的身份,建議你考慮好這些方面再決定去不去:

一、薪資待遇

無論去哪個企業應聘,我們首先關心的是個人的薪資待遇。如果這份勞務派遣的工作的薪資待遇符合市場水平,能夠達到自己心中的期望值,完全是可以嘗試的。因為勞務派遣一般簽訂兩年勞務合同,而對於國企、央企、公務員等勞務派遣員工跟私企相比也是相對於穩定的,除非項目有重大變化,或者單位有著重要的改革,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在裡面穩定工作的。

我一個朋友從畢業就在國企做勞務工,工作快十年了,現在月薪已經是入職時候的二到三倍,因為對於勞務派遣員工的管理也是有相應的工資管理辦法,如果自己實力越來越強,薪資水平相應的會得到提高。

二、五險一金

很多私企直接會告訴你,沒有五險一金。然而很多勞務派遣員工卻有五險一金,所以說,這也是你應該關心的。社會保險直接影響到我們未來的養老金,醫保待遇,如果單位裁人我們還可以領取失業金,生娃的時候還可以領取生育保險,一旦發生工傷,還能享受工傷保險的待遇。住房公積金更不用說了,買房貸款的低利率讓很多人嚮往。

所以說,有的國企、央企的勞務派遣員工的綜合待遇甚至於比一些私企的要好,這是我朋友例子最好的證明。這也就是有些人甚至於託人找關係去這樣的單位做勞務工,原因就是在於此。

三、崗位發展

對於勞務派遣員工的管理,這個單位是否有著未來調崗調薪的可能,這也是自己要關心的。只要自己去努力,就和我的朋友一樣,在國企勞務工的工作中依然能夠未來享受調崗調薪,而且工作量並沒有他之前做過的那些私企壓力大。

作為一名工程監理人員,免不了四處跟著項目部,雖然基本工資只有3000元,但是因為他從大連派到青島去,是有外派補貼的,每天駐外補貼80元,餐補50元,只要是在青島待一天,就享受一天的補貼。而且,每兩個半月可以回來休息15天,來回機票全部報銷,這樣的待遇他自己也知道以自己的條件很難找到,所以一直踏踏實實在這幹。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每個單位的勞務工也不一樣,你需要關心的則是勞務工的未來職業發展。

四、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自己的性格是什麼樣的,自己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自己對未來有著什麼樣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考慮的。雖然只是勞務派遣員工,但是如果在此可以接觸到更大的項目,更多的人脈,然後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作為跳板,以後有機會跳槽到更好的地方,這是勞務派遣員工最好的職業生涯規劃。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HR建議你如果接受不了勞務派遣員工的身份,可以直接拒絕,避免日後覺得低人一等或者與正式工各種攀比,內心失衡。如果你能接受得了,那麼應該重新考慮下這份勞務派遣工作的薪資水平,五險一金,職業發展,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HR雜談


這種情況,其實是公司想將你列為勞務派遣工作。也就是說你跟公司只是用工關係,不是勞動關係,你跟勞務派遣公司才是勞動關係。

這家公司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你所應聘的崗位只招聘勞務派遣工

比如,有些公司的普工,正式工已經滿編了,接下來,他們只會招聘派遣工。所以,如果你通過招聘網站去應聘了這個崗位,他們面試之後,就會把你推薦給派遣公司,由派遣公司來跟你籤勞動合同,然後再派到這家公司去工作。

這是很多公司慣用的做法。

2、這家公司為了降低人工成本

很多企業之所以願意用勞務派遣工,毫無疑問,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因為後期的五險一金不用公司交,而且採用的是工時制,這樣公司可以節省很多人工成本!

3、是為了更好地管理

可能你面試的崗位經常會變動。因此,這家公司為了方便管理,在不需要用工的時候,他們就會退回給派遣公司。這樣公司也不用給經濟補償金!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1、可以直接拒絕

既然你去面試的是用工單位,而用工單位直接把交給派遣公司,這已經違反了誠信的原則,你是可以直接拒絕入職的。拒絕之後,你可以去別的公司面試,直到找到適合你自己的工作。現在找工作都是雙向選擇的,所以,你不要有心理壓力。適合就做,不適合可以不做的!

2、如果你覺得機會難得,可以去嘗試一下

現在很多大企業都有照片派遣工的,比如華為,中國移動,電信等,公司的客服崗位,可能都是派遣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不去做,那就進不了這些公司,因此,如果你覺得機會難得,可以去嘗試一下。有些公司的派遣工的工資還是不錯的!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被國企錄用了,但是不一定會是正式員工。

我國的國企目前的用工形式主要分為兩種,正式員工和勞務派遣員工,而這兩種員工之間的區別還是不小的。

正式員工,正常都是通過校園招聘進入的,並且都是直接和國企簽訂合同的。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小雷的同學通過校園招聘成功簽約某國企的時候,就被要求先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兩年勞動合同,兩年後再轉為和國企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即便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合同的那兩年,他的收入待遇也都是按照正式員工發放的。

還有一些正式員工,他們是通過社會招聘進入國企的,但是這些人的數量非常少。因為社會招聘並不是每年都有,同時招聘人數也比較少,一般只針對一些特殊崗位的專業人才,要求也比較高。

勞務派遣員工,正常都是和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遣到國企進行工作的。但是,勞務派遣員工在工作內容和工作強度上都和正式員工差不多,轉正、考核等也都是由國企進行的,只有在發工資或獎金的時候,能夠體現兩者的最大區別—“同工不同酬”,勞務派遣人員的收入遠不如正式人員。同時,在晉升上,派遣員工的上升通道基本被堵死了,重要崗位和核心崗位都是必須由正式員工擔任的。

那麼,被國企錄用後,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式員工,看看自己的合同是同誰簽訂的就大概瞭解了。不過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諮詢國企的人力部門,而且在入職前最好要問清楚,因為國企的正式員工這份工作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是勞務派遣員工,那麼就是一個坑了,如果有其他選擇,那最好還是不要去!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如果你是合同工,就是你和這家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存在事實勞動關係以及勞動合同關係,也就是說一旦有任何勞資糾紛,是你和這家單位來處理。

如果你是派遣工,就是你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並不是這家單位的員工,只存在事實勞動關係,一旦有任何勞資糾紛,是你、單位、派遣公司三方來解決,如果你公司解聘你的話,你會直接被退回派遣公司。

1、勞務派遣員工:主要是你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是勞動關係。由勞務派遣公司將你派遣到相關單位。對於勞務派遣公司你是輸出人員,對於輸入單位你是輸入人員。你的社會保險和公積金都應該由輸出單位為你代扣代繳和繳納。輸入單位為你支付勞務報酬。

報酬的多少由雙方公司協商。你和輸入單位之間是勞務關係,會簽訂一份勞務協議。這和你簽訂的勞動合同在內容上是不一樣的,你在輸出期間,要遵守輸入單位的規章制度和管理。

合同工、有編制的員工:現在沒有這個概念了,因為現在都應該是簽訂勞動合同的,都是合同工。只是合同期限不一樣而已。而且簽訂勞動合同就算是正式員工,也就是你說的有編制的員工。按照你的思路,你在勞務派遣公司就是合同工,算是他的編制。

2、你是勞務派遣公司的正式員工。但是如果你與輸出單位合同期滿後,並不在續訂,而原輸入單位覺得你不錯,與你簽訂勞動合同的話,按照你的理解,就算是轉為正式員工了。

你可以適當的看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你是不是勞務派遣工呢(合同上單位負責人是勞務派遣單位)如果是的話《勞動合同法》原則上要求同工同酬.勞動合同法規定只要是在同一勞動崗位上從事同樣勞動強度的工作應當同工同酬.


擴展資料:

勞務派遣合同(Labor dispatching contract),是由實際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首先簽訂勞務派遣協議,之後由勞務派遣公司代替用人單位招聘員工進行派遣的合同。

勞務派遣合同的期限一般要到2年以上,內容要寫明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合同要點

一、派遣內容

勞務派遣合同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二、合同期限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三、費用問題

1、勞動派遣單位應按月支付勞動報酬;

2、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3、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準執行。

4、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四、社會保險問題

勞務派遣單位應按照法律的規定為被派遣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

處理規則

如果屬於勞動者和用工單位發生辭退或者辭職現象,勞動者首先需要找勞務派遣機構聯繫,並且看看合同中關於辭退或者辭職現象的處理,一般來說派遣合同裡面都沒有規定,

所以被用工單位辭退是得不到賠償的,自動辭職只要勞動者提前一個月跟勞務派遣機構說一聲,一般來說也不用賠償,但是合同另外有約定賠償金的除外。

一般事業單位沒有編制時候但又需要用人時候就會用派遣人員,而派遣人員是屬於勞務派出公司的人力資源,暫時還不屬於用人單位員工,等到用人單位有編制後可以轉為用人單位員工。但是所享受的待遇和社會保險與用人單位的正式員工都是一樣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太狼312


這是公司典型的鑽空子的手段,想要逃避法律風險、不願承擔勞動責任、壓縮用人成本、逃稅的慣用手段。

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分這幾種情況來看。

一、變味了的勞務派遣制

勞務派遣制本身是出於人力資源共享的角度出發,讓企業的一些臨時性、大量性、可重複度高的工作通過人員租賃的形式來解決企業一些突發用工問題。

可惜被老闆用變了味,變成了轉嫁風險、逃避責任、壓縮成本的一種剝削制手段。

本應按照正式勞動用工的方式變成派遣制之後,企業不僅可以壓縮人工成本、合法逃稅、還不承擔本應承擔的企業責任。

企業老闆、正式工倒是一個個養的腦滿腸肥的,只是苦了一個個勞務派遣員工。

二、你的這種勞動轉派遣的形式,要區分以下2種情況

1、 新入職就簽訂為勞務派遣

這種想都不要想,不要糾結,直接走人。就不要去籤那個合同。更不要去聽信什麼“有轉正的機會”這種話,這些都是騙人的。

騙你耗費盡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之後,跟你說一句我們需要更年輕和更努力的員工,或者是我們成本有限,不再需要派遣員工了。

你連最基本的一點勞動保障和補償都得不到。

2、 原有勞動合同到期之後改簽勞務派遣

這個就是典型的企業想逃避跟你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做法。

按照《勞動法》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有3種情況:

(1)1個月內沒有簽訂勞動合同,1年後自動認定為無固定期限合同

(2)連續2次簽訂了固定期限的合同,第3次就必須是無固定期限

(3)在一個公司工作滿十年的

簽訂固定期限合同,就意味著企業在未來的任何時候解除和終止合同都必須給員工經濟補償。

同時讓你改簽勞務派遣之後也會企業的用工成本也會大大減少、不再承擔你的很多用工風險問題。

三、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申請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要注意以下5點:

1、 收集證據

你在公司裡面的一切勞動證據都要保留下來,你的工牌、值班表、會議簽到、郵件收發、工資條……總之,一切能夠證明你在這個公司裡面工作過的痕跡都要保留下來。

2、 聯合公司內部同類遭遇的人

勞動轉派遣應該也不是隻有你1個,找到和你面臨同樣遭遇的人,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共同收集證據和申請勞動保護。

3、 注意保護好自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面臨這種情況還是要做好自己對自己自身的安全和權益保護。

4、 申請法律保護

和公司裡與你同類遭遇的人,到當地的勞動局,申請當地勞動部門的介入和保護,申請給予經濟補償。

5、 找下家

公司既然決定要用這種方式來逃避風險,那麼以後還要和平相處的可能性也很小了。即使通過法律的手段讓自己留了下來,公司也會有很多手段給你“穿小鞋”讓你自動離職。還沒有任何補償、

所以這個時候還是要好換一家公司的準備,開始投遞簡歷,參加其他公司的面試吧。

總結來說,勞動轉派遣是企業逃避法律責任的手段,我們必須要積極應對,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更多精彩好書解讀,職場攻略、精彩品評請關注本頭條號“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廠方目的就是不願意承擔責任咯!勞務派遣公司就是一個皮包公司,沒有承擔責任的真正經濟基礎,一但有任何事故,勞務公司隨時打包跑人。所以碰到這樣的工作不要去做了,說難聽一點:勞務派遣公司就是一個走鬼檔。


執筆畫浮塵6391


現在很多企業都這麼幹。

公司籤勞務派遣合作的原因:

1、節省成本

直接招聘正式員工的話,需要投入人力以及社保、工齡、檔案管理等成本,基層普通工種的崗位人員需求量較大,流動率較大,按照勞動法要求繳納五險(公積金不是強制項)的話,一年下來公司需要支付比較大的成本,很多年公司都不太願意。

2、避稅

一些中小型的勞動密集型公司,為了避稅,在稅局報備的總營業額和職工人數不足,不能把所有收入和人員做到稅賬上,會採取以勞務外包的形式,把真實的用工進行分流,發票獲取為勞務費形式。

3、規避風險

  • 簽署勞務派遣,員工簽約的合同主體不在本公司,屬於勞務派遣公司,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生的所有風險,均有勞務派遣公司承擔,用人單位最大限度的規避了法律風險。

  • 一旦發生勞動糾紛,這些三方公司經常在合同或者企業資質上做一些文章,有專門的人員來處理糾紛。實在不行,他們還有一個殺手鐧:拖,採取拖延戰術,讓維權的員工疲於應對,從而主動提出和解或者放棄。

勞務派遣的限制

1、簽約總量

一家公司使用勞務派遣是有限制的,原則上使用勞動派遣員工數量不能超過企業用工總人數的10%,但是如果詳查的話,大部分企業都突破了這個限制,如果政策收緊或者稽查變嚴,這一塊就行不通了。

2、勞務派遣費用

一般來說,既然員工和派遣公司簽約,那麼相應的五險一金是有勞務公司繳納的,這一筆費用還是用人單位來處,並且還要加一些服務費,從單人角度來說,成本還增加了一份服務費,但是實際上,派遣公司和用工單位在談的時候,經常只給員工買一份保險,社保、醫療等幾項都沒有考慮。

3、社保入稅

  • 隨著國家政策的完善,社保入稅已經提上日程,很多公司對於社保入稅的政策一直在研究,到那時應該都沒有太好的避開辦法,這也是保護員工利益的法律保障。

  • 目前問題是,不同的省份和地區,對於社保入稅的宣傳與執行力度並不一樣,所以,還是有很多公司抱著觀望的態度,走一步說一步,反正就是不按照國家標準來。


勞務公司的做法

1、做派遣代理

  • 針對公司要求,對有需求的公司進行勞務代理,和員工簽署勞動派遣合同,合同性質屬於全日制用工勞動合同,員工享受正常應該享受的勞動保障。所有應該承擔的五險一金以及商業保險等費用,都有用人單位來處,勞務代理收取代理服務費。

  • 還有一種,員工簽署的是非全日制勞動派遣合同,非全日制合同有一個別名,叫做:靈活用工,這種合同是不需要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主要保險是購買商業保險。

2、做人力輸出

針對公司要求,對有需求的公司進行勞務輸出,解決用人單位招聘困難。除了上述保障要滿足外,對用人單位的收費按照員工崗位與在職時間進行收費。

3、做稅務籌劃

這裡的稅籌,不是財務公司的稅務籌劃,而是勞務公司針對企業經營用人數量、社保成本與社保入稅可能要增加的成本和風險的政策規避設計。

員工需要注意的情況

1、注意合同保障

如果公司沒有內部編制,只能採用派遣,那麼需要你自己來決定,是不是要加入,如果加入,需要明確五險一金以及報酬、福利的狀態。

2、明確合同性質

  • 有些公司和員工簽署的是非全日制勞動派遣合同,非全日制合同不需要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主要保險是購買也是商業保險。

  • 和全日制合同由著很大的不同,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內容應當包括工作時間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五項必備條款。

3、實際上,不管哪一種用工合同,都是能滿足公司用工與員工擁有勞動保障的,前提是,員工入職時要明白所籤的合同性質與保障內容後,就可以自我選擇。

因為員工屬於相對底弱勢群體,在求職時往往因為不懂如何保護自己,對所欠的合同內容不清楚、不理解,可能在一些既得保障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如果遇到勞動糾紛,可以直接到當地勞動局去諮詢甚至投訴。


鸚鵡螺號


勞務派遣公司是不負責任的勞動中介,它在當前形勢下,不充當了對違反勞動法和用工單位的黨員的包護傘,為維工作中壞現象,是工作敬業和對工作負責的勞動者受到不公待遇,是勞動法為兒戲,沒有尊重和維護勞動者的正當權力


眉塢熱正能量


你只能籤!不籤你只有回家!其實和勞務派遣公司籤也一樣的!自己有能力學點東西就跑出來!想走出公司很容易!因為百分之九十幾的企業都有不按勞動法走的!找個空就不幹、沒能力你就老實幹下去!走到哪裡都一樣!


用戶9690495995060


強烈要求中央對執行"勞動法合同法社保法″進行一次督察大巡視切實保障職工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