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惊现“黑科技”!郑州这个小区“刷脸”出入,还能“解救”空巢老人

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文 王春胜/图

进出小区,得刷门禁卡,在郑州目前大多数新建小区内,这样的出行方式已十分常见。而在金水区的这个小区内,刷卡已经“落伍”,小区的住户们都已习惯“刷脸”出门。

惊现“黑科技”!郑州这个小区“刷脸”出入,还能“解救”空巢老人

用人脸识别化解人口管理难题

站在小区门口,电子屏幕上会显示你的信息,要是你是“白名单”上的人,电子门会自动打开,而且,独居老人一天不出门,社区民警的手机就会接到“预警信息”。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这是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在白庙小区试点推行的“白名单制度下的人脸识别防范系统”。

【曾经的“治安乱点”小区实现了零发案】

“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控制不住,管得不好”,一直是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的痛点和难点。2017年12月底,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辖区的白庙小区被省公安厅挂牌为“治安乱点”。

惊现“黑科技”!郑州这个小区“刷脸”出入,还能“解救”空巢老人

白庙小区共有22个单元,群租、托管租房相对集中,周围饭店较多,辖区内人员复杂、警情高发,盗窃案件时有发生。

“因为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夜巡。”从2017年1月17日起,白庙小区社区民警李国杰协调物业、保安队和小区志愿者48人组成白庙小区义务巡逻队,每晚7点半至12点,对小区大院和楼道进行消防隐患和治安隐患排查。

有的栋楼高达33层,李国杰就和队员们从33楼的安全通道下行,逐层逐户排查各类隐患。

李国杰带领巡逻队员将夜巡坚持至今,实现了社区零发案,白庙小区“治安乱点”的牌子也被摘掉。


【想刷脸进小区,业主、租户得找物业上“白名单”,警方、物业可共享掌握住户信息】

虽然靠“脚板”摘掉了“治安乱点”的毛病,但社区民警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也影响了社区治理效率。

惊现“黑科技”!郑州这个小区“刷脸”出入,还能“解救”空巢老人

李国杰和小区物业负责人合计着,必须通过对智慧社区防控系统建设与创新,把社区民警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防范的实效。

今年7月,在东风路分局的指导下,小区物业委托第三方公司投资20多万元开发出了“白名单制度下的人脸识别防范系统”。

“白名单”,即指住在某居民楼院的实有人口信息,包括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

“白名单”制度下的人脸识别防范系统,即指基于社区“白名单”人员建立防范系统,“白名单”人员可以通过刷脸、刷身份证、手机App等方式自由进出小区,非“白名单”人员(即小区外来人员)需通过门禁给小区业主拨打电话,经业主同意远程开门、访客临时登记授权等方式进出小区。

惊现“黑科技”!郑州这个小区“刷脸”出入,还能“解救”空巢老人

白庙小区有出租房近1700间,以前,社区民警需要上门登记租房人员信息,但经常会联系不上租房人员。有了“白名单”制度下的人脸识别防范系统,租房人员如果要出入小区,就必须先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物业方录入该系统后才可自由出入。

这样一来,李国杰就可以通过实有人口服务管理App预警提示功能,实时获取新增入住人员、注销离开人员、新增入住房屋、注销迁出房屋、房屋居住人员变动等情况,动态掌握人房关联信息。

“如果其他小区也用这个系统,在手机端就可以共享数据。”李国杰说。

【空巢老人一天不出门,民警的手机会自动提醒】

李国杰说,“白名单”人脸识别防范系统还有更便利的功能,他拿出警务通手机演示道,“这个房间住的是空巢老人,显示1天没出门,我联系物业人员前去敲门问问情况。”白庙小区空巢老人一栏不时闪现红色,他点击后,出现了该住户的照片、年龄、社会关系等信息。

根据前期他和物业走访掌握的情况,小区独居老人的信息都会登记到系统内,“老人只要进出大门,我们的系统都会抓拍到。”他说,老人一天没出门,系统就会自动提醒了,并将信息推送到他的手机上。


惊现“黑科技”!郑州这个小区“刷脸”出入,还能“解救”空巢老人

前不久,小区3号楼的八旬老人李老太一天没出门,李国杰便通知物业人员上门查看,经了解,老人身体不适,女儿在身边照顾,“到目前我们已经走访了20名出现异常的老人,杜绝了意外的发生。”

“系统的服务管理功能,不仅使警民关系更密切,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的共治共建中来。”李国杰说,小区业主可通过实有人口服务管理App客户端,随时获取社区、居委会、警务室、物业公司等推送的租赁房屋登记备案、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户籍业务办理、法律援助、安全防范提示等信息,也可与民警、物业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及时反映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服务群众零距离”。

东风路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风路分局将根据现有的试点经验,探索“可复制”的社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拓宽“白名单制度下的人脸识别防范系统”服务管理范围,在辖区内逐步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