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8岁的光绪皇帝突然去世,慈禧为何选择了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

羽菱君


首先要把慈禧这个实权家的政治水平下个定义,做个评价,才能更好的理解她的政治决定。

反对所有声称慈禧是有能力政治家的观点,最近几年来,有不少为慈禧翻案的文章在网络流传,不值一驳,大多是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为博眼球引流量的“故作的惊人语”。

清后期的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已经退化成了,没有丁点政治观念的掌权派了。这也是慈禧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决定的,也是所有王朝后期一定会走的不归路,历代的王朝后期帝王“长于深宫之内,成于妇人之手”。不被深宫阉人操弄,就被妇人摆布,命也!

慈禧强势有手段是毋庸置疑的,组织才能也天生的有,杀伐决断之气概她天生的性格里面也带着。说到政治素养嘛,那真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的有政治能力的。他的政治理念里,既没有君,也没有臣,只有血缘亲人与外人。她的政治认知里,既没有既没有财政,也没有生产,只有银子和上供。

一句话,溥仪是他血缘关系最近的人。

她就好比一个公司的总经理,管理的办公室卫生干净明亮,工作人员们在不停工作,进货出货的生意在运转,就是没有老板去关注市场需要什么?消费者在寻找什么。

慈禧就是小老太太,希望把自己的东西全给她最心疼的那个人。


葭明通半瓶历史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任命年仅3岁的溥仪为皇位继承人。

此命令一出,众大臣惊讶万分,但又不敢声张,只能面面相觑。张之洞忍不住问道:“为何不立年长者为帝?”

慈禧缓缓答道:“不能让穆宗(同治皇帝)没有后人!”

就这一句,让张之洞和重臣把满肚子的话生生地憋了回去。

此时,慈禧已经73岁了,大清国也处于内忧外患的风雨飘摇状态,急需一个德才兼备的强势成年人来做皇帝,力挽狂澜,拯救大清国于水生火热之中。

为什么慈禧只为了让同治皇帝有个后人(哪怕不是亲生的),就把皇权重任交给了一个年仅3岁的娃娃?

原因有三:

第一:很明显,慈禧就是为了掌控大权:

年幼的溥仪登基,慈禧就可以用太皇太后的身份,以皇帝年幼无知为由,名正言顺地处理朝政,大权独揽。

事实上,慈禧太后从第一次垂帘听政开始,已经掌握大权47年了。

这47年,权力让她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得到了无数人的尊崇。她迷恋这权力,不舍得放下权力。同时,她也害怕失去权力,如果失去权力,以前的政敌会将她碎尸万段。

立3岁的溥仪为帝,她就能名正言顺地继续操控一切,只是慈禧太后万万没想到,在册立溥仪为皇帝的几个小时后,她便因为痢疾撒手人寰、寿终正寝了。

第二:从同治皇帝和溥仪的身份来解释: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是慈禧太后和咸丰皇帝所生。但是,同治皇帝驾崩时年仅19岁,没有子嗣。所以,由慈禧太后的亲外甥、年仅4岁的光绪帝继位。

从辈分上说,光绪帝是同治帝的弟弟,继承皇位属于兄终弟及。

光绪帝38岁时暴崩,也没有子嗣。所以就面临文章开始所说的皇位继承问题。

溥仪是什么身份呢?他的爸爸载沣是光绪帝的同父异母弟弟。溥仪曾过继给光绪帝为子,现在,溥仪继承皇位,又过继给同治帝为子,也就是所谓的“一人祧两房”。

这就是慈禧所说的:“不能让穆宗(同治皇帝)没有后人!”所蕴含的关系。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喜欢请关注。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再次掌权后,假称光绪身体患病,不再适合处理政事。实际上是对光绪进行了软禁,西苑瀛台无异于湖心孤岛,隔绝了光绪对外的一切联系,这是慈禧不想再生事端。

将近10年后,光绪暴毙而亡,凶手至今众说纷纭,最大的可能就是慈禧,她是容不得光绪熬过她的。根据现代尸检得出的结果,砷中毒死亡,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早在08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就已向媒体公布《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而仅仅一天后,慈禧也死了,但在死前,她安排好了下一任皇帝,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看来慈禧死前对自己的寿命还有一定信心,还要再扶起来一版光绪2.0,以便于继续自己的垂帘听政生涯,可惜现实很骨感,老天并没有再给她机会“一展宏图”,撒手人寰的慈禧怕是死时都带着浓浓的遗憾吧。

《清史稿》:“三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渐,太皇太后命教养宫内。癸酉,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嗣穆宗,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时年三岁。”

至于原因,主要还是关系够亲:

其父,爱新觉罗载沣-光绪帝的弟弟

载沣嫡母,叶赫那拉·婉贞(慈禧胞妹)

慈禧=溥仪的姨奶奶

先把溥仪“过继”给早已死去的同治帝,这样一来慈禧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她的垂帘政权,尤其是能堵住康有为的嘴,逃亡的康有为一直嚷嚷着营救光绪帝,现在光绪帝的侄子继位谁也说不出话来,还以忠君帝党自居,那你就拥护三岁的溥仪吧,康有为心里苦哇。

而载沣摄政,慈禧也是放心的,载沣嫡母是慈禧胞妹,她也不担心载沣挟天子对她娘家进行清洗,毕竟慈禧胞妹是小皇帝溥仪的亲奶奶,咋清洗呢。


放心归放心,慈禧还是早早的安排了双保险,那就是隆裕皇后,慈禧的亲侄女,光绪帝死后,溥仪继位,隆裕升级为太后,虽是太后,但显然隆裕可玩不起慈禧那套,慈禧垂帘没事,但是他如果还敢垂帘,那后果会是很悲惨的,实际上隆裕对权利看的远没有慈禧重,虽然载沣大事也要请示隆裕,但那是载沣给他脸,因为徐世昌的事情点了隆裕一句后,隆裕就彻底收敛了。不单收敛,连拉拢亲信的速度也放到极慢,看来是不想再招惹什么是非了。


古今通史


光绪是中毒身亡。

光绪帝尸骨是经过尸检的,2008年,“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公布了一份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光绪帝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砷元素,很明显,这是砒霜。

谁下的手暂且不论,慈禧太后大体摆脱不了嫌疑,光绪帝饮毒,尚未发作,慈禧太后便已经在乾清宫为他备好了棺椁,显然,光绪中毒这个事儿,慈禧是心里有数的。


光绪死后不过一日,慈禧也撒手人寰,慈禧当然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她有下手的动机,毕竟一旦自己去世,38岁的光绪将失去钳制。

光绪帝复出可不是什么好事,历史证明,光绪其人并无治国之能,他执政的话,大清走向实在难料,而且,光绪一定会对慈禧进行清算。

这可不是慈禧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立溥仪?

既然要另立新皇,那就得从宗室子弟中挑,其实慈禧当时是有很多候选人的,而且成年的爱新觉罗也不少。

不过立他们明显不可能,相比之下,小皇帝还是比较好控制,慈禧也不是第一次立小皇帝了,光绪登基时,不过才4岁。

而从小孩中挑中溥仪,也是有原因的。溥仪的出身就比较高贵,他属于近支皇族,其曾祖父是道光帝,父亲载沣又是光绪帝的亲兄弟。

不仅如此,溥仪的外公是荣禄,荣禄乃是慈禧心腹重臣。

而溥仪的母亲同时也是慈禧养女,慈禧常召其入宫陪伴,可见是多么宠溺。

溥仪继位,自然是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这个人也是比较能让慈禧放心的。

其实到了那种时候,立谁都比不上慈禧自己,慈禧能识人,能用人,也能调和满汉矛盾。如果她还能过几年,清王朝应该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浮沉于史


1908年慈禧和光绪同时生重病,光绪帝死后,慈禧也病重的下不了床,于是召见军机大臣,留着最后一口气立了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那么为什么会选择才3岁的溥仪当皇帝呢?

慈禧虽然是女流之辈,可是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政治思想和内心的私心,之所以选择溥仪也有自己的一番理由,原因如下:

第一:认为三岁皇帝好控制,自己垂帘听政

虽然当时的慈禧已经气数将尽,可是自己还感觉身体还可以,可以恢复,三岁的小孩子做皇帝很好控制,这样对自己政权的延续是一个很好的巩固。而且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载沣性格温和好说话,好控制,这样继续还可以垂帘听政,做自己的女皇梦,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只是慈禧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死了,但是她内心肯定是这么想的。




第二:清朝的继承法

清朝的皇位继承还是要讲究血统的,谁的血缘离上一代君主近,就叫近派宗支,载字辈或者溥字辈就属于血缘最近的,光是血缘符合还不行,还得有其他条件,第一个,如果已经有爵位或者封为王爷了之类的那就不行。第二,如果你是家里独苗,那也不行,因为一旦继承皇位,就让自己亲爹绝后了,第三,看辈分,不能乱辈分瞎过继。这三点,溥仪都符合,所以溥仪在众人的推选下,当上了皇帝。


第三:慈禧对荣禄的真情实意

之所以立溥仪为皇帝,慈禧内心可能想的是因为溥仪的外公是荣禄。

慈禧和荣禄的关系非同一般,虽然正史没有说,可是民间还是说很多他们是恋人关系的传闻,最早提到这层关系的是德龄公主,她在自己的小说《爱恋紫禁城》中提到荣禄是慈禧的初恋情人,当荣禄察觉到慈禧有危险时,还决定舍身相救。荣禄去世的时候,慈禧悲痛的比死了丈夫还难过,对他“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由此可见慈禧对他的感情。后来溥仪也在《我的前半生》中写过慈禧和荣禄关系不一般。


之所以讲这个理由,可以参照一段史料:慈禧太后病重,召王公大臣晋见,开决定谁继位的御前会议,奕劻王爷提出让溥伦和溥伟继位,慈禧太后一直摇头,小醇亲王载沣也支持由溥伦继位。” 慈禧太后勃然大怒道:“载沣,你忘记了你岳父荣禄于国的大功劳吗?他忠心于哀家,哀家一直记着他的好。正因为如此,哀家才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你,有幸生了溥仪。我决定立溥仪为嗣皇帝,以慰荣禄的在天之灵。”


这段我们可以看出,慈禧之所以立溥仪为皇帝,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妹妹是溥仪的祖母,更因为溥仪的亲外祖父是荣禄,为什么说荣禄是溥仪的亲外公呢,因为荣禄有一个女儿名字叫瓜尔佳·幼兰,她是爱新觉罗·载沣的夫人,是溥仪的生母,和载沣结婚后,她被慈禧收养为了养女。从这些来说,荣禄是溥仪的亲外公,慈禧的亲家。所以慈禧当时把荣禄的女儿安排嫁到皇家,也是有这个原因的,所以让溥仪让皇帝,也算是对荣禄的情意表达。在她心里,爱新觉罗家族和大清的基业都不重要,什么都比不上对荣禄的痴心一片。


就这样,溥仪当上了大清的末代皇帝,没想到啊,他当上皇帝以后不久,大清就亡了,想想也让人唏嘘不已。


以上是我总结的慈禧为何选择了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的原因,大家看后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小聪历史客栈


1908年,被囚禁十年的光绪皇帝暴崩于灜台。慈禧太后决定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张之洞等重臣觉得溥仪太年幼,继位后必会重蹈垂帘听政的覆辙,因此联合上本恳请: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立载沣为善。



此时的慈禧对朝廷把控力已大不如从前,面对张之洞等人奏本,也只能装出一副可怜样 ,面露悲苦地说:同治、光绪皆无子嗣,载沣与其同辈,若立载沣,不等于同治、光绪皆断后乎!而立溥仪,可继承同治,兼顾光绪,又令载沣辅政,于国于私都有利。


有人说,慈禧立溥仪为帝,是为了再做垂帘听政的美梦,我感觉这些说法有些欠妥。当时慈禧已经深感来日不多,才会对年轻的光绪痛下杀手,她能活几天心里应该有数。之所以立溥仪为帝,一是溥仪是光绪的亲侄子,自己的亲外孙,无论从爱新觉罗家族的血统来说,还是亲情来讲,溥仪是最合适的人选。二是立溥仪为帝,让载沣辅政,既避免同治、光绪断香火的尴尬,又能使自己亲外甥载沣拥有无上的权力,不至于大权旁落。三是慈禧的权力熏心,立三岁溥仪为帝,军国大事尽在她掌控之中,若立载沣,她很难在权力中心做到游刃有余。

慈禧立溥仪为帝,根本不是从国家大局考虑,只是为了爱新觉罗家族血统纯正与自己的私利。立溥仪不久,这个实际统治大清几十年的独裁者就一命呜呼!无论载沣还是清朝皇亲国戚,已经无力扭转清朝这艘即将沉没破船,灭亡不过是早晚之事。


洛水清风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1908)年十月,光绪帝身染沉疴,渐入弥留。慈禧的病情同样严重,慈善的灵柩已在宫内准备就绪。当慈善病危的时候,曾召集军机大臣:世续,张之洞,那桐入内,奕劻正去东陵验收慈善地宫未回。军机大臣世续曰:太后选择继承人,应该以社稷江山为重,乃是万世之计,应以立储君选年长者,当今内忧外患,甚盛,甚盛!慈善拍床大怒骂曰:立储是何等大事,论不到你狂言,你若敢妄言,论罪处理!实际慈禧已胸有成竹,并且安排好了光绪帝的继承人及其之后的执政者。她只不过走走场面,岂能真正听取大臣的意见??大臣世续所言,正好与太后的主意相反相悖,故遭慈禧怒骂。于是慈善沉默了好久才慢慢地说:载沣之子溥仪尚可,但年稚耳,须教之。张之洞说:载沣懿亲贤智,使摄政,当无误。张之洞还引出顺治初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之事以证之。太后说:得之矣,趣拟诏。同年同月二十日,慈禧太后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着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载沣本来就没有那么大的政治野心,认为多一事不如小一事。况且,他亲眼看到:同治,光绪,两帝的命运,举朝皆知,唉!!如今把不满三岁的幼子送到火坑里去,载沣真的是舍不得啊!完全在情理之中。载沣是个十分聪明之人,他也可以预料:儿子当上小傀儡,自己将陷入困境,前景凶多吉少。但载沣不敢违抗懿旨,带着慈禧要溥仪进宫的懿旨回府。让一个不满三岁的儿童离开自己的家,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这种痛苦是溥仪本人和醇亲王府都难以承受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而立即变化。成为摄政王的载沣,面对的是:在人民群众一边,举事,起义或暴动的频率加快了,在统治阶级内部,大有树倒猢狲散之忧,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时候最高的统治者不是皇帝,而是摄政王载沣。他面对棘手的一大推社会政治问题,或是束手无策,或鲁莽从事,或朝令夕改,给统治者秩序造成了更大的不安和混乱。


茹叔敬


光绪三十四年即公历十一月十四日,光绪与世长辞,享年三十八岁。后人关于光绪为何在壮年暴毙而亡也怀有诸多疑问,咱们这里主要讨论为何光绪死后的皇位继承问题。 溥仪的父亲、兄弟并不是皇帝,为什么皇位会落到溥仪头上呢?

原因一:

众所周知,慈禧与光绪向来不睦。尤其是光绪皇帝组织了“戊戌变法”之后,名义上的母子二人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谁都容不下另一个。因此慈禧便想通过控制光绪的胞弟再沣进一步控制光绪,于是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历是1902年一月五日)慈禧就下令把心腹荣禄的独生女许配给载沣,想让荣禄之女来完成这个任务。自然载沣、溥仪有了荣禄的帮助,上位也会容易许多。



原因二:

本来在光绪登基之后就说好了把光绪要传位的儿子过继给同治,使其皇帝统系不断。可谁能想到光绪也“绝户”了,这样一来就只能从近支宗室“溥”字辈里挑一个过继给同治,让他继承同治的皇位同时肩祧光绪了。 按照古代过继的规矩:立嗣之事,其法择胞兄弟之子,以为嗣;次则择从兄弟之子 按照规矩一看,光绪的胞弟载沣的长子溥仪就成了最佳人选。

原因三:

慈禧之所以立溥仪为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慈禧害怕新君即位之后会帮助光绪平反,把自己陷于不义之地。而溥仪作为新皇即使他长大之后想要替大伯光绪昭雪平反,也会顾及自己的母亲的颜面而投鼠忌器。因为溥仪之母便是荣禄之女,而荣禄便与慈禧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换句话说只要保住了溥仪就保住了自己的声名!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慈禧才不顾众人反对再次拥立幼帝登基。 以上就是个人之愚见,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上将嗳福斯


光绪之死。

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对光绪帝陵墓内的头发(一缕)和下葬时的衣物进行了科学鉴定,认定光绪帝死于砷中毒,38岁的光绪帝是被毒死的。从慈禧生前死后的政治布局来看,罪魁祸首就是慈禧,她不想光绪帝在她死后亲政,况且逃亡的康有为等极力要求光绪帝亲政。如果光绪帝亲政她可能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她的家族可能遭遇灭族之祸。

慈禧毒死光绪帝,对身后清朝皇帝的位置肯定做了周密的安排。

慈禧选择溥仪的原因

慈禧选择了三岁的溥仪作为皇帝的继承人,是所谓的宣统帝,为什么慈禧要选择溥仪呐?

一 、溥仪和光绪帝

溥仪是醇亲王载沣(光绪帝的异母弟)的儿子,是光绪帝的亲侄子。光绪帝母亲叶赫那拉.婉贞,她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和慈禧太后关系密切,皇位不能跑出叶赫那拉家族的控制。(溥仪剧照)

二、溥仪的生母和圣母

溥仪的生母苏完瓜尔佳·幼兰是直隶总督

荣禄的女儿,也是慈禧太后的养女。她和载沣共有两个儿子:溥仪和溥杰。荣禄算是慈禧太后的铁杆了,1903年荣禄去世时慈禧太后非常的伤心难过,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了。(溥仪和母亲)

溥仪的嫡母是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隆裕太后没有子嗣。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溥仪继位后,隆裕太后继续垂帘听政

,叶赫那拉家族继续控制清皇室。(隆裕太后)

三、溥仪的父亲载沣

朝堂上,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在外朝上溥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总览一切事务,光绪帝的亲弟弟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载沣在满清的亲王里面还是对政局有一定的把控力的,虽然他的能力赶不上几个汉族的大臣。他首先开缺了袁世凯,让他赋闲在家养病了,去了清廷的一大块心病。(载沣图)

总之一句话,慈禧的这个选择一切为了身后事,一切为了叶赫那拉家族的平安。

清朝的灭亡

慈禧虽然做了安排,但是清朝已经垂垂老矣,三年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溥仪也退位了,不过还待在紫禁城里面,享受每年400万银元的优抚。还请了英国人庄士敦作为老师。(庄士敦、溥杰、润麒、溥仪)


穿越再现彼岸


溥仪是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还没有死之前就选好的皇位继承人,而她之所以选择溥仪可以说是是无奈下的必然选择。

我们知道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可以说是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也可以说是咸丰皇帝唯一存活的儿子,然而这位同治皇帝却年纪轻轻的死去了并没有留下后代,其实同治皇帝也可以说是慈禧太后害死的,慈禧太后的蛮横专权让两人母子关系恶劣,同治皇帝心灰意人于是就不断流连于烟花酒肆之地中,结果最终得天花或者是如传闻中的花柳病死去了。



同治皇帝死了慈禧太后就算再怎么悲伤也无济于事了,于是就挑选了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为自己和咸丰皇帝的嗣子了,之所以选择光绪皇帝是因为他不仅是咸丰皇帝弟弟醇亲王的儿子,还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儿子。所以光绪就是慈禧太后血缘关系最亲的皇室子弟了,收他作为自己的养子最合适不过了,然而光绪皇帝因为戊戌变法和慈禧太后关系也全面恶化,所以慈禧太后一度打算废了他。


本来她是打算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皇帝的还封其为大阿哥,原因据说溥儁是慈禧弟弟女儿的儿子,不过这一点还有争议,只不过因为列强和大臣们的反对作罢。后来慈禧太后最终又相中了自己妹夫的孙子溥仪,于是就让溥仪过继给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为嗣,在死前还派人把光绪皇帝给毒死了,这样才3岁的溥仪终于继位成末代皇帝。

需要指出的是溥仪是慈禧太后妹夫醇亲王的孙子却不是其妹妹的孙子,因为光绪皇帝是溥仪亲生父亲第二代醇亲王载沣同父异母的哥哥,而慈禧太后之所以选择溥仪,大概也是难以找到和自己有血缘又比同治皇帝小一辈的人选了吧,只好把自己名义上的妹夫的孙子过继过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