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家暴,绝不是家务事!勇敢对家暴说“不”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

“家”是最安全温暖的地方。

然而,对于正在经历家暴的TA们来说,

“家”正是最危险的地方……

家暴,绝不是家务事!勇敢对家暴说“不”

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在这一天,世界各国举行集会活动,呼吁消除针对女性的暴力。

也正是昨天,一条关于“家暴”的长微博引爆热搜。Papi酱旗下公司的仿妆博主宇芽,发文控诉前男友的家暴行为。

家暴,绝不是家务事!勇敢对家暴说“不”

(宇芽微博截图)

不久后,她又发布了一则视频,被家暴的情景、身心所受的伤害,看得网友们心疼不已。

1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

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和孩子在其一生中遭受过暴力、性虐待和虐待。

在中国,24.7%的女性遭受过家庭暴力,真的是触目惊心。

2016年3月1日,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许多地方和部门制定出台了具体办法,健全并落实强制报告、公安告诫、家暴庇护、人身安全保护令等一系列制度。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家暴是一件家务事,是夫妻之间的问题,不应该被放大。但其实,对于家暴,一定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定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因为,家暴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

有网友觉得奇怪,为什么第一次被打的时候不跑、不报警?这种指责就是“受害者有罪论”的思想映照。你没有经历她所经历的,你又为何要高高在上的指责别人?

家暴,绝不是家务事!勇敢对家暴说“不”

(微博截图)

其实,现实中,大多数家暴受害者,都未曾发出呼救。据联合国调查,在大多数国家遭受暴力的女性中,仅有不到40%曾寻求帮助,报警的更是不到10% 。

在中国,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报警。

受害者会在施暴者诚恳的、不断的道歉中原谅TA。直到今天,很多人仍旧没意识到,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家暴这一举动本身就是错的。无论施暴者多么诚恳地认错,无论受害者是否行为不端。

所以,停止指责受害者,真正错的是施暴人!请对受害者伸出援手,因为家暴绝不是家务事!

2

遭遇家暴第一时间报警

通过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家暴事件施暴人实施“物理隔离”,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家暴受害人的民事强制措施。《反家暴法》的作用重在预防与干预,也明确规定了受害人可以向基层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博主宇芽在微博中报了平安,相信她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遭受家暴的时候,要第一时间报警!

家暴,绝不是家务事!勇敢对家暴说“不”

(视频截图)

宇芽如果在被家暴后马上报警,这也可以作为证据帮助到她。千万不要因为施暴者的威胁,就不敢报警,或认为家务事他们不会管。

而且,尽可能详细地告诉警方发生了什么,并向其证明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报警记录可以帮助到受害者!

家暴不是家务事,不要羞于道出!勇敢一点,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困境!

3

家暴会承担的法律责任

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妇女权益的违法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人依法应承担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根据《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受害妇女还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妇女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妇女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行政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亲密关系,

从来不是施暴的保护伞。

遭遇家暴,

请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