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国内汽车行业在2018年遭遇了一股“寒流”,而进入2019年之后,这股“寒流”的余势仍在,不少车企都受到了影响,在销量上呈现出了连续的“颓势”。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综合销量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2.1%,这已经是连续第10个月同比下跌。

大环境如此,每个车企也不好过。这其中,就有长安汽车

业绩不好看,销量下滑几乎成为常态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从销量上来看,长安汽车已经出现了连续下滑。2019年1-2月,长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1.04万辆,同比下滑18.96%,旗下CS15、CS35、CS55、CS75以及CS95五款SUV销量全面下跌,其中CS55跌幅达到39.46%。而3月份销量依旧下滑严重,月销量跌幅超过了20%。

其实,销量下滑,几乎已经成了长安汽车这一年多来的一个“常态”。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销量的下滑,带来的是业绩的下滑。

长安汽车(股票代码000625)4月14日晚公告,预计2019年一季度亏损17亿元-25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3.92亿元。当晚,公司还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62.98亿元,同比减少17.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亿元,同比减少90.83%,2017年同期实现净利润71.37亿元。当然这其中长安的合资品牌车型销量下滑比自主品牌厉害的多。

长安的前世今生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提到重庆,现在的年轻人想到的一定是洪崖洞、长江索道、磁器口等等这些网红景点,但是其实,重庆,还有一个著名的车企——长安汽车。

说起来,长安汽车可能是很多家庭的第一辆汽车,在那个汽车还不是家家户户标配的年代,长安汽车,承载了不少人童年里关于车的第一印象,长安面包车在那个年代的火热程度,不亚于当下的苹果手机。

长安汽车最早可追溯至1862年创立的上海洋炮局,距今有157年之久,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工业企业。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1957年,中国第一辆吉普车在长安诞生;1983年,中国最有价值的小型车品牌“长安”诞生。紧跟时代步伐的长安汽车于1984年从军品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小型汽车,正式进入汽车领域。通过一代代长安人的拼搏奋斗,成为当前唯一一家“军转民”至汽车产业并存活的央企。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2006年,随着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奔奔”下线,长安汽车抓住市场机遇,大力进军自主品牌乘用车,成为了第一个销量超百万的自主车企。在当年,长安同时成立了意大利设计中心,开启全球研发布局。2009年,成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之一。2014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2016年,长安汽车集团年销量突破300万辆。

销量下滑会持续多久?

纵观长安汽车走过的百年历史,其实,它真的堪称是中国汽车行业里的“百年老字号”,而且这个“老字号”的招牌,也曾万丈光芒。

那如今的长安汽车,销量下滑为何成了常态呢?

首先必须要承认,这是大环境使然。老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虽然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实际上,这两年,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都不景气,这样的“寒流”之下,很难有一个某个企业的一枝独秀。

实际上长安汽车的发展一直处在自主品牌的第一阵营,早在2015年就夺得国产车销冠,并在2016年达到114万辆销量高峰,随后两年虽然销量出现暴跌,但在2018年仍以85万辆位居自主品牌销量第三名,相比上汽乘用车的70万辆依旧稍胜一筹,成为国有车企自主品牌发展的标杆。

从这个角度分析,也许长安的销量下滑,只是战略转型期的一个短暂表现。

因为,目前的长安汽车,正在进行着更大格局的规划。

大手笔打造“最强大脑”,长安汽车能否实现触底“雄起”?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正如现如今很多传统“老字号”都在谋求新发展,长安汽车这个汽车行业的百年“老字号”,也在时代的变革中,不断扩展着自己新的事业版图。

长安汽车在2018年发起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开始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聚焦智能化、新能源领域,以创新为驱动,大力开展品牌升级与产品升级。

4月9日,长安汽车全球智慧研发平台开放暨全球研发中心正式入驻重庆两江新区,有人评价,这是长安汽车大手笔打造的“最强大脑”,同时也标志着长安汽车迈入“自主创新,全球协同”的研发4.0时代。在此次平台开放活动中,长安汽车与华为、腾讯、博世、青山携手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持续深化智能化、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合作。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在产品上进行了探索。4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了CS95的全新车型,颜值更加吸睛,而汽车配置和内部空间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改变。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说起CS系列,这也是长安汽车的另外一个优势,一直以来都肩负着长安汽车的销量重任。据乘联会的3月的数据显示:长安汽车4款车型入围了SUV销量榜单前15,在车市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成为SUV市场的大赢家!

去年长安汽车销量86.18万辆,其中长安CS35、CS55、CS75依旧是畅销车型,2018年销量分别为13.14万辆、16.51万辆、14.42万辆,占据长安汽车销量的半壁江山;而CS系列中作为旗舰SUV车型的CS95销量一直未见起色。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至于新款的CS95能否打破国产大型SUV销量的僵局,这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长安这种“倚老焕新”的探索姿态,是值得肯定的。

积极革新之外,在营销上,长安也花了心思,不同于个别车企在增值税下调之后,采取的华而不实的让利活动。长安汽车通过指导价下调、现金优惠、金融贴息、置换补贴等定制化优惠政策,降低购车门槛、减轻购车负担,让消费者获得了真正的实惠,短期内也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前进,与你更近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长安汽车目前或许正在借着“第三次创业”下一盘大棋。这盘棋就如同《天龙八部》中无崖子摆的“珍珑棋局”一般,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许当下的长安汽车,并不过分担忧于销量的下滑。其实总的来说,长安汽车的实力在逐渐增强当中,在2018年中国工业科技技术奖终评结果当中,斩获9项大奖,它的获奖总数占据汽车行业的第一名。

所以在长安汽车的胸中,或许有一个不仅仅只是着眼于销量的未来。

重庆人喜欢说“雄起”,长安汽车的广告语是:前进,与你更近。

如今,前进的步伐已经迈出,2019年开始,长安汽车能否在“第三次创业”中触底反弹,能否“雄起”,能否与你我更近一步,创新是战略,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产品。

就如同媒体行业奉行“内容为王”一样,汽车行业,同样需要“内容为王”,这个“内容”,就是独一无二、让用户认可的汽车产品。

销量持续下滑的长安汽车,能借“最强大脑”实现雄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