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玉泉区:疏通城市脉络 改善城区面貌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繁荣上,体现在外来人口的快速增多上,而且会呈现在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延伸方面。随着呼和浩特城市建设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发展的战略逐步推进,南部片区与主城区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交通拥堵是必然的现象,生活在呼和浩特的市民朋友大概都有感触,驾车从东到西、或从南到北,动辄需要个把小时,如何能在拉大城市框架的大背景下,使城区之间的交通更便捷?路网建设的提档升级显得尤为必要。

“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首条贯穿呼市西部城区的南北大动脉,实现南二环与南三环交通快速转换的重要保障。”玉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慧勇所说的正是2018年起由玉泉区负责进行的云中路连接线南段工程。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玉泉区:疏通城市脉络 改善城区面貌


呼市云中路连接线工程南段工程起自世纪十八路,北至南二环快速路,全长约3.25公里。根据规划,该道路红线宽度60米,定位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全线采用“主路高架+地面辅路”的快速路敷设形式,断面布置为主路双向八车道,辅路双向八车道。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玉泉区:疏通城市脉络 改善城区面貌


云中路连接线南段工程的建设,将实现云中快速路与南三环快速路的交通转换,为三环快速路和呼市西部南北大通道的交通转换提供了便利,解决了市区快速路和从市区至新机场的快速出行需求,同时构建了市区内快速路与新机场的路网格局,为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项目位于城区规划范围边界,不穿越城市,既能起到公路的服务功能,又不会与城市发生较大的干扰,使交通快捷通畅,又为城市发展留有空间。

玉泉区作为呼市的老城区,前几年面临城区棚户区面积大,地下管网、水电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道路破损、断头路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等问题。同时,伴随着城市圈范围的扩大,城郊道路建设严重滞后,建设比例失调,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够满足城区快速通行的要求和缓解日益增大的通行压力的作用。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玉泉区:疏通城市脉络 改善城区面貌


近几年,中央、自治区、呼市各级政府积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玉泉区住建部门也积极探索,从五大方面解决人民群众切身问题,一是改善居住条件。大面积改造辖区棚户区,拆迁破损老旧房屋,让老百姓住进楼房。二是完善城乡基础配套设施。通过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和玉泉区财政预算匹配,对辖区道路进行修缮,改善道路面貌。三是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结合游园、绿地、公园建设,提升城区绿化品质,增加绿化面积;在农村增加造林面积,扩大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四是改造城市建筑面貌。针对辖区年久失修,尤其是城市主干道两侧的建筑,在尊重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本着节约美观、改善功能的宗旨进行城市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五是开展城市亮化工程。在城市主干道,结合城市外立面的改造,开展了一部分亮化工程,在增加夜间照明度的同时,保证通行畅通,增加城市美观,使得城区现代化气息更加浓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玉泉区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气愈发清新,道路愈发通畅,居住条件好了,老百姓幸福度、获得感更高了。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玉泉区:疏通城市脉络 改善城区面貌


下一步,玉泉区将继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十四五”规划,规划建设一批市政道路、绿化、棚户区改造工程,通过大的主干道的谋划实施,打通区块之间没有交通路网的现状,消除交通出行的瓶颈,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便利。争取在五到七年的时间里,使玉泉区现代化的城市群、建筑群拔地而起,高架快速路网加快实施,道路路网结构尽快打通,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快,让玉泉区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提升新的档次。(泉媒体记者:康春春 赫雨田 李建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