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玉泉區:疏通城市脈絡 改善城區面貌

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僅表現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繁榮上,體現在外來人口的快速增多上,而且會呈現在城市空間的不斷擴展延伸方面。隨著呼和浩特城市建設由中心城區向外圍城區發展的戰略逐步推進,南部片區與主城區的聯繫也日趨緊密,在這種發展趨勢下,交通擁堵是必然的現象,生活在呼和浩特的市民朋友大概都有感觸,駕車從東到西、或從南到北,動輒需要個把小時,如何能在拉大城市框架的大背景下,使城區之間的交通更便捷?路網建設的提檔升級顯得尤為必要。

“該工程建成後將成為首條貫穿呼市西部城區的南北大動脈,實現南二環與南三環交通快速轉換的重要保障。”玉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李慧勇所說的正是2018年起由玉泉區負責進行的雲中路連接線南段工程。

【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玉泉區:疏通城市脈絡 改善城區面貌


呼市雲中路連接線工程南段工程起自世紀十八路,北至南二環快速路,全長約3.25公里。根據規劃,該道路紅線寬度60米,定位為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全線採用“主路高架+地面輔路”的快速路敷設形式,斷面佈置為主路雙向八車道,輔路雙向八車道。

【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玉泉區:疏通城市脈絡 改善城區面貌


雲中路連接線南段工程的建設,將實現雲中快速路與南三環快速路的交通轉換,為三環快速路和呼市西部南北大通道的交通轉換提供了便利,解決了市區快速路和從市區至新機場的快速出行需求,同時構建了市區內快速路與新機場的路網格局,為建設和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奠定基礎。項目位於城區規劃範圍邊界,不穿越城市,既能起到公路的服務功能,又不會與城市發生較大的干擾,使交通快捷通暢,又為城市發展留有空間。

玉泉區作為呼市的老城區,前幾年面臨城區棚戶區面積大,地下管網、水電配套設施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道路破損、斷頭路嚴重影響居民出行等問題。同時,伴隨著城市圈範圍的擴大,城郊道路建設嚴重滯後,建設比例失調,阻礙了城市化進程以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能夠滿足城區快速通行的要求和緩解日益增大的通行壓力的作用。

【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玉泉區:疏通城市脈絡 改善城區面貌


近幾年,中央、自治區、呼市各級政府積極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玉泉區住建部門也積極探索,從五大方面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問題,一是改善居住條件。大面積改造轄區棚戶區,拆遷破損老舊房屋,讓老百姓住進樓房。二是完善城鄉基礎配套設施。通過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和玉泉區財政預算匹配,對轄區道路進行修繕,改善道路面貌。三是提升城鄉綠化水平。結合遊園、綠地、公園建設,提升城區綠化品質,增加綠化面積;在農村增加造林面積,擴大綠化面積,改善人居環境。四是改造城市建築面貌。針對轄區年久失修,尤其是城市主幹道兩側的建築,在尊重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本著節約美觀、改善功能的宗旨進行城市建築外立面的改造。五是開展城市亮化工程。在城市主幹道,結合城市外立面的改造,開展了一部分亮化工程,在增加夜間照明度的同時,保證通行暢通,增加城市美觀,使得城區現代化氣息更加濃郁。通過一系列的工作,玉泉區城鄉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空氣愈發清新,道路愈發通暢,居住條件好了,老百姓幸福度、獲得感更高了。

【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玉泉區:疏通城市脈絡 改善城區面貌


下一步,玉泉區將繼續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和“十四五”規劃,規劃建設一批市政道路、綠化、棚戶區改造工程,通過大的主幹道的謀劃實施,打通區塊之間沒有交通路網的現狀,消除交通出行的瓶頸,為老百姓出行提供便利。爭取在五到七年的時間裡,使玉泉區現代化的城市群、建築群拔地而起,高架快速路網加快實施,道路路網結構儘快打通,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加快,讓玉泉區城鄉面貌發生新的變化,提升新的檔次。(泉媒體記者:康春春 赫雨田 李建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