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郁達夫的故事28—《移居》

移 居

蘇立軍

“八·一三”事變後,郁達夫為避國民黨當局的政治迫害,於1933年4月舉家移居杭州。郁達夫夫婦花1700元買下了玉皇山後30畝山地,接著又置換地皮建屋。新家於“1935年年底動工,熬過了一個冰雪的冬季,到1936年的春天完工……足足花掉了一萬五六千元。”建成後,還“塗上了朱漆,嵌上了水泥”,郁達夫特意給它取了一個極富文人情調的名字:“風雨茅廬”。

“風雨茅廬”位於現在的杭州大學路場官弄62號,坐北朝南,分正屋和後院兩個部分。臨街的是兩扇大鐵門,進門有一條寬敞的水泥甬道,直接通向高臺上軒敞著的三間正房。甬道兩側有五六間平房。正房的當中一間為客廳,其正中的位置上掛著“風雨茅廬”橫匾,由著名學人馬君武所書;東壁有四個大鏡框,是魯迅先生親筆手書的著名七律《阻郁達夫移家杭州》;西壁掛的是中國傳統國畫。整幢正屋三面木柱迴廊,古樸典雅。正屋的東側有一條矮牆,過月洞門,進入後院,有一個天井花園。園內蕉肥竹瘦,綠蔭匝地,花木扶疏,幽雅別緻;假山石、金魚缸,相映成趣,別有洞天。後院建有三間平房,分別是書房與客房。其中兩間書房,三面沿壁全都排列著落地的高大書架,密密麻麻地放著數萬冊中、英、日、德、法等國文字的書籍。

假如是太平世界,郁達夫由滬遷杭,精心構建自己夢中的精神家園,盡享人生的綺麗與安寧,委實不失為一件令人羨慕的美事。可是,在時局動盪不安的20世紀30年代,風雨蕭瑟,政治陰晦,一個人即便如郁達夫這樣著名的文學家,又如何能駕馭自己的命運。與郁達夫一直保持著親密交往的魯迅,早已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1933年年底,也就是郁達夫遷杭半年後,魯迅寫下了《阻郁達夫移家杭州》一詩:“錢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隨波不可尋。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墳壇冷落將軍嶽,梅鶴淒涼處士林。何以舉家遊曠遠,風波浩蕩足行吟。”魯迅藉助詩歌相當含蓄地向郁達夫指出,杭州城環境險惡,希望他舉家遠遊,實際上便是讓他離開杭州。遺憾的是,郁達夫雖把魯迅的贈詩高懸客廳,內心卻無動於衷,以致為杭州的官僚政客等群醜所包圍,最後不得不負篋遠走。

郁達夫遷居杭州後,並未過著隱居生活。他擔任《東南覽勝》編委,任杭州作家協會理事,還經常在《東南日報》副刊發表雜文,不時揭露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表現出進步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風雨茅廬”建成後,郁達夫發自內心地希望自己能在美麗的西子湖畔長期生活下去。但他終究未能一勞永逸地在“風雨茅廬”中享受到寧靜的生活。僅僅過了半年,郁達夫先是遠赴福建謀職,奔波於閩杭之間,抗戰爆發,日寇長驅直入,杭州淪陷,他又輾轉四方,最後浪跡海外……


郁達夫的故事28—《移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