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腊月廿三,是灶王爷下凡,你们那里有什么风俗?

合肥宝迅


正题:灶王爷的神位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也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说的是灶王爷上天庭向玉帝作“年终总结汇报”,自然非常重视,有送有迎,不像对财神爷,只迎不送。这送灶日就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题主说“腊月廿三,是灶王爷下凡”,其实是不准的。

送灶日为什么又叫小年

这是因为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之隆重热闹,仅次于过大年,不仅贡品丰厚,过年的鞭炮声从此可就开始了。从“腊月无闲日”到“过了腊八就是年”,忙年的脚步越来越紧了。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人们更加紧锣密鼓地奔大年了。可见送灶日是庆大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所以有“小年”之称。

送灶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是北方普遍流行的送灶习俗。“糖瓜”也叫“关东糖”,挂满芝麻的也叫“麻糖”,民间用麦芽糖制做,工艺非常简单,但是耗力气。三九天儿里,手艺人就在露天的街市边做边卖,干得热火朝天。走过路过的大人小孩儿如何挡得住诱惑?洁白或微黄的麦芽糖,外面裹着满满一层香酥芝麻,尝一口酥脆香甜,加之要祭灶王爷,必然得带一包回家。

说起送灶的习俗,各地有别。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因为神仙也有性别之分。不过还是有不少地方由家庭主妇祭灶。比如南方,尤其是珠三角一带,女主人一般做饭前都会先净手焚香祭灶神,且每天如此,香火不断;小年这天虔诚有加,祭品更盛。

迎灶神

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启程登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之后还得下界回宫,日子就在除夕。除夕年夜饭开灶前要先“迎灶神”,把“一家之主”接回来:新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符、对联就在贴厨房里了,香火贡品敬上。

从送灶神到迎灶神,这期间有五、六天的时间,灶台无神主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一个家庭,一年的“奢侈”都表现在这几天了,极尽可能地备年:在关内,发面,蒸馒头,烙饼,炸制各种面食、菜品;到关外,则撒年糕,包黏豆包,包饺子。这个包饺子和平时的包饺子可大有不同,不是包一顿吃的,而是要包出整个正月里吃的!包好的饺子排列整齐(忌讳无序乱码),一帘一帘地直接送到外面仓房冷冻。天寒地冻的腊月天,送到仓房里的饺子很快就冻得结结实实,往袋子或磁缸里装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这是关外独有的腊月风俗习惯(也是没有灶神爷管束的“放纵”),至今保留。

祭灶活动的意义

祭灶仪式看起来像封建迷信活动,其实大有深意。皇家祭灶,是警示君王“成由勤俭败由奢”;百姓家祭灶,是勤俭持家的祝告,正所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小年临近,愿各位小伙伴提前备好过年的心情,把握好过年的节奏。对了,小年得怎么祝福呢?

您吉祥!


乾隆娣


全国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而我们湖北这里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习俗为扫扬尘,祭灶神,接灶王爷下来过年。

这天,家人先扫尘,即打扫扬尘,清扫厨房,整理锅灶。

老爷子后祭灶。把从市集买回的灶神画像贴在锅灶边,灶台上摆上几个碟碗,通常是一盘肉,一盘鱼,一盘豆腐,一盘糍耙。有时会扣两碗饭。

再烧三根香,他口里念叨:接灶王爷过年,保佑我全家平安,有吃有喝,不受火灾……

有一次,我问老爷子为何要用糍耙供奉。他答:本来要供麦芽糖,把灶王爷的嘴黏上,让他回天上玉皇大帝那儿不要乱说话,叫他“上天言好事”。没有麦芽糖,只好用糍耙代替。

我大笑:哈哈,糍粑好,糍粑好,太会就地取材了!这便是民间的智慧……


融融118


灶王爷要到家里吃饭?

农历腊月廿三在我们这里被称作小年,小年是区别于春节说的。

小年也是年,在这一天人们就会骑摩托车或自行车等早早的赶往集市,我们叫做“赶集”,买酒买菜卖肉,回来时候车子都是满满的。在乡间小道一辆辆车子驮着满满的菜品回来,三三两两,也是一道风景。

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将要过年的喜气上眉梢。在这一天小时候的我总是一整天都是满满的喜悦,因为有好多好吃的啊。

到了晚上,村子里早早就炊烟袅袅,香气四溢。家家户户都是欢声笑语,杀鸡宰羊的吠叫声,切菜声,稀落的鞭炮声......无不说明这个日子的特殊。

丰盛的饭菜做好后,每家都会燃放鞭炮后再开始就餐,村里里、附近的鞭炮声能断续一个小时,接下来就是猜拳行令的声音。

那么为什么这一天被称作小年,而且人们会好酒好菜的美餐一顿呢?

我们这里的说法是这一天是造神下凡的日子, 所以人们都会祭祀灶王爷,也叫祭灶。

谁家的饭菜比较丰盛,做的比较好吃,灶王爷就会到家里尝上一口,那么这一家来年就会衣食无忧,平安祥顺,大吉大利,兴旺发达。当然这是传说啦,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我们这里还有个风俗就是在这一天出嫁的闺女是不能回门的,为什么我也不清楚,应该是个陋习吧。

但是,现在这一切的一切也只能是回忆了。

感谢大家阅读!


墨染酒歌


腊月二十三家乡叫“辞灶”,灶王爷在各家做监督工作,辛苦一年,要到玉皇大帝那里汇报一家的得失。所以家家蒸年糕相送,并祝愿“上天言好事,下地如有神”,保佑家人平安。传统年糕是大黄米(黍子),记得小时候母亲蒸年糕,先将大黄米洗了,放盆里一天,用手碾米能成粉末了即可。这个过程叫“粉米”。然后,把大锅篦子上放上屉布,把米摊放屉布上,再插上红枣,就开始蒸了。具体时间不详,冬天烧炕,不太计较时间长短。开锅后,黄灿灿的,香气扑鼻。吃时要蘸白糖或红糖,软糯甜。不能太烫,会烫坏嘴巴,也不能太凉,黏在一起,挑不动。母亲还有关照孩子们,不要吃多了,不消化。四十年前的回忆,回不去了。

补充,吃年糕,还寓意“长高个”、“高中”、发达,所以家里有小孩子的必定会蒸年糕。年糕也是赠送亲友的好礼品。


半支莲6


腊月廿三俗称小年,我们徐州这一带也称祭灶,过去集上有卖灶王爷的画像买张回来贴在锅灶边,有讲究的老妇口中念叨保佑全家平安不受火灾还烧三根香然后叩头等。还有整理锅灶,清扫厨房打掃卫生。至于吃顿好的,我们这好像炒顿肉吃吃,反正节日渐浓。从这天开始拉开过春节的序幕。磨豆付,蒸馒头,炸丸子,烙煎炳一直忙到二十九。


俗人245922427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我们这里好像没什么仪式。不过我们这天得好好的庆祝一下,因为这天是我和我外甥女的生日。

年轻的时候,没过过生日。小时候,最多也就是吃一顿面条。上班后工作忙了,也就顾不上了。50岁以后这几年,在家人们鼓动下,也为了大家在一起聚聚,就开始过了。


润物无声26101067


腊月二十三在我们家乡是个很重要的节日,首先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的干干净净,准备迎接各路亲朋回家过大年。二十三就是灶爷生曰啊,大家一早鞭炮齐鸣欢迎各路神仙到家过大年啦。曾记得小时候一句顺口流是,灶爷生献糖瓜,钉钉子,敬爷爷,再有七天过年啦。这就告诉人们过大年以此正式开始了,每天早上都要烧香拜神啦,一直到小年正月十五天天如此快活过大年就好啦,这就是我们陕西三秦大地的风俗习惯成自然啦。


李应年


腊月二十三,一家之主灶王爷上天汇报,一家当年直善恶。

我们豫西农村人当天傍晚会揭掉这一年的灶王爷画像少烧掉,贴上新的一年的像,后在桌子上点三炷香,供芝麻糖和祭灶饼,家人过来鞠三个躬。外边放个八响雷炮,才可就坐吃饭。


感谢有你陪伴永久


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爷。

腊月二十三也是我国传统的小年节,我们这个地区这一天民间要祭灶,家家户户要祭奠灶王爷送他升天上路。

这一天为什么要祭祀灶王爷呢?那灶王爷又是一位什么样的神仙呢?传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每个家里的灶王爷都要启程上天庭,向玉帝汇报这家人的生活状况,贫穷富贵,丑恶善美,让由玉帝老儿根据情况给予奖罚。传说灶王爷就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火神,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只是后来说法不一;借《经说》里说法:“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这就是后来发展成现在的灶王爷。所以,这一天每家百姓们都要祭灶王爷送他上路,图个吉利。祭灶时要将丰盛的食品酒菜列为贡品,灶王爷像下摆放整齐。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人们离不开灶台,而民间称灶王爷为厨神,是玉帝派到人间负责烟火、记录善恶美丑的仙神;自然会祈求神灵庇佑,大吉大利。于是一年中的腊月二十三,一大早请一张灶王爷像贴在炉台上,为来年讨个好彩头,这是腊月二十三一大早家家必做的事。祭灶王爷我们早上要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客面”。也有的家庭是“打糖祭灶”,何为打糖;其实就是熬糖,我们也称作糖稀,用麦芽熬制。头天晚上在灶旁摆上贡品,焚香跪拜,三叩头后把麦芽糖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事毕,全家人在收回麦芽糖留节日期间食用。

徐淮地区祭灶历史久远,汉代《风俗通义》便中有记述。城东城西不尽相同,基本上大同小异,有的人家清洗灶台,擦得干干净净,换一张崭新的灶王爷像。有些家庭尤其是有奶奶爷爷辈健在的,祭灶王爷从头天晚上十点就开始了;在灶王爷像前,摆香案,摆供品,包水饺,放鞭炮,然后给灶王爷三叩九拜,行大礼,同时也拉开了迎新年的序幕。


金彬全


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爷是老辈留下的,但是灶王爷不是二十三日下凡,是二十三日上天!

我们这里祭祀灶王爷时要讲: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灶王爷很忠诚,向玉皇大帝回报时,有一句说一句,这家人,在这一年里,所做所为如实告诉玉皇大帝,并且在天上快活几日,等到大年夜,八点以后再把灶王爷接回来过年,这一年当中,灶王爷住在凡间!

以前听奶奶讲过一个关于灶王爷的故事::

有一家人家,母子两相依为命过生活,孩子有十来岁,他每天去外村读书时,要经过一条小河,每当下雨涨水时,就有一个老头,背小孩过河,并且称呼小孩巛大人》,(古时候对大官的称谓)小孩回家告诉了母亲,母亲就请算命先生,给儿子算了一掛,先生说儿子将来是国家栋梁之才,必坐大官!

母亲听了高兴极了,有一天在锅台洗碗,想起几年来母子俩个受尽欺负,手里拿着一把筷子,朝向灶台猛打,并大声喊道,灶王爷你听着,等我儿做了官,我们有寃报寃,有仇报仇,定要好好治治他们!

笫二天,孩子去上学,天没下雨,老头儿出现了,告诉孩子说,我不能背你了,你妈说诳话了,你要记住,某天某日,正晌午时,天空打雷,天神要为你抽筋换骨,你闭着眼,咬紧牙,把头扎在你妈裤裆下,无论如何不要抬头,能保你几年富贵,千万记住,说完,老头儿不见了!

到了哪天,天气晴朗,正晌午时,小孩家的上空,突然黑云遮天,电闪雷呜,一道道火光冲进孩子的家,在孩子身边盘旋,孩子吓的把头使劲扎在母亲裆下,一会儿云消雨散!

十几年以后,孩子已经长大,一天街上来了一个相面先生,孩子求先生相相面,先生说不用相,你一身穷相,孩子听了,例嘴一笑,先生说,别别,你有一口福牙,能保你过十年的福贵生活!

为什么人们常说,人做坏事,上天能看见,是灶王爷的功劳![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