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孩子與整個世界的關係不過是他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就猶如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每個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其實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

《囧媽》,這部由徐崢導演和領攜主演的新春賀歲片從播出到現在,我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人到中年的徐伊萬和妻子張璐鬧離婚,張璐決定前往美國發展,其實也是為了逃離徐伊萬的“控制”。徐伊萬本來是要去阻止張璐的,結果陰差陽錯和自己的母親坐上了同一輛火車。

在他和母親相處的六天六夜的時間裡,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我們都看在眼裡,也才慢慢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未來會變成他與愛人、朋友、同事在一起時的“模板”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你為什麼老是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

“在你的眼裡我所有的都是問題,婚姻是問題,身材是問題,接不接電話,生不生孩子都是問題”

“你為什麼老是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

這是徐伊萬在列車上和他母親說的一番話。而這些話其實是張璐對徐伊萬所說的話的翻版。徐伊萬在婚姻生活中,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幻想裡,他看不到張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在他的心目中,已經將完美妻子的樣子設定好了,所以當張璐不符合他的“標準”時,就鍥而不捨的改造她,這無疑是把張璐壓得喘不過氣來。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但我們反過來想想,徐伊萬的一系列“控制性”的行為,不正是從他母親身上學來的嗎?這完全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呀!

“要聽爸爸媽媽的話”

“我是為了你好”

“爸媽是不會害你的”

這是我們經常對孩子說的話。不可否認,天底下絕大多數的父母肯定都是為了孩子好的,但是這份“愛”一旦失去了邊界,就會在無形中變成一種“控制”。

久而久之,孩子確實變成了我們希望的模樣,但也像我們一樣,成了一個十足的“控制狂”。這在他們未來的生活和人際交往過程中,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不利的。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我發現你的媽媽一直想控制你”

“你們為什麼變成了這個樣子,物是人非?我發現你的媽媽一直想控制你”

這句話是與徐伊萬萍水相逢的娜塔莎問他的。

在電影當中,有這樣一幕,徐伊萬的母親批評他說,

“你怎麼一點都不乖”

“我不管你誰管你”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盧小花把對兒子的控制合理化了,她顯然很“理直氣壯”,覺得那是她的兒子,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不管什麼事情,兒子都得歸她管,也必須聽她的話。

“你能不能乖一點”

“可不可以聽話”

這些其實都是我們經常掛在口頭上的話。我們和徐伊萬的母親一樣,總想著牢牢把自己的孩子看管住,但卻從未了解過孩子內心的無奈。

在我們的心中,需要的是一個可以乖乖聽話的孩子,因為聽話的孩子更容易“控制”。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有獨立的人格和意識,不再是我們眼中的那個小孩子了。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我們總對孩子說,自己是因為愛他們,所以才會不斷的去幹涉他們的一切。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孩子,他們的內心是拒絕的,但潛意識裡卻受到了我們的影響。

所以,在以後與人相處時,他便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來。就像徐伊萬一樣,他婚姻的不幸,正是因為無意識的將母親對他的控制投射到妻子的身上。但妻子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忍受之後,就不堪重負想要“跳出來”了。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只是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這是徐伊萬對他老婆說的一句話。在和母親相處了六天六夜之後,徐伊萬終於明白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但徐伊萬在一開始的時候,希望妻子活成他想要的模樣,這也完全是來自於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塑造了一個理想的孩子模型,他也就“有樣學樣”,創造了一個理想的妻子模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沒能看到對方真實的需求。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孩子基本是咆哮,彼此間交流很少,爭吵很多。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想著讓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你要努力和爭氣”

“要變得更加優秀”

“要考上好的大學”

“要找一份好的工作”

有太多以“愛”為藉口的希望,都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

慢慢的,孩子就變得表面順從,內心叛逆。一旦“導火索”出現,可能就會立即爆發。

就像徐伊萬一樣,他前期面對母親的時候,基本是在咆哮。而同樣的,在和妻子相處時,他也把這種態度代入進去,所以才會和妻子無休止的爭吵。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孩子與別人的關係不過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

孩子與別人的關係,其實就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特別是當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後,與自己愛人的相處模式已經在兒時父母的教導下形成了固有的樣子。當內在的模樣投射出去後,也就變成了外在的人際關係。

【賢思媽媽有話說】

我們沒法完全改造任何人、控制任何人,更加無法讓任何人活成自己希望的模樣,這個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孩子與整個世界的關係,不過是他與父母關係的投射。如果我們能給孩子多一點自我成長的機會和空間,那麼,他們未來的人生路將會更加寬敞,人際關係會更加融洽,家庭生活也會更加幸福和睦。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