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羲之的《笔法诀》是真的吗?

《笔法诀》到底是谁著的不好说,但肯定不是王羲之。

我是一人。古代托名假名之作很多,那会不会是唐太宗作的呢?

《笔法诀》作者是唐太宗还是王羲之?

《笔法诀》这篇书论,不够精深。不太符合书圣“王羲之”玄妙的风格。

王羲之的《笔法诀》是真的吗?

在王羲之生活的那个时期,道教有一支特别盛行。王羲之一家都比较信,他的儿子和孙子名字都是叫“王某之”。

这个论点是著名学者陈寅恪提出的,有一定的道理。

王羲之的《笔法诀》是真的吗?

从王羲之和王献之留存的帖子,有一些丹药的帖子。

为什么要先说王羲之一家的情况呢,因为现存的《笔法诀》并不是一篇好文章。

比如《笔法诀》开头部分。

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

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不够玄妙。尤其是“为必”和“贵而”,很像唐太宗常用的帝王命令的口气。

王羲之的《笔法诀》是真的吗?

唐太宗这个人比较追求“完美”,管的事情很多,他非常喜欢书法。《笔法诀》非常有可能是他参与著作的。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参与,并不完全是他一个人写的呢?

再看看《笔法诀》,后面的一部分。

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

合策处策,“年”字是也。

合勒处勒,“士”字是也。

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

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凡三画悉用之。

合掠即掠,“户”字是也。

“口”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艾”须上磔扭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

“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巧在乎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采摭箐葩,芟剃芜秽,庶近乎翰墨。脱专执自贤,缺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

太琐屑了,还有示范字。

一篇文章《笔法诀》,还专门找几个字做为示范。文章名字起得很大,前半部分命令口气,后半部分给出一些示范的字,但是内容又很少,戛然而止。

《笔法诀》要么写得很空泛,高深莫测;要么非常的详尽。

可是现存的这篇《笔法诀》文章实在错乱,并不是好的书论。

《笔法诀》可能是有唐太宗参与过的文章,较大可能是唐太宗身边的大臣假名写的。《笔法诀》肯定不会是王羲之写的。

历史中很多文章都是假名和托名之作,就拿书法书论来说。

比如著名的“永字八法”会是王羲之传下来的吗?

王羲之的《笔法诀》是真的吗?

为什么有“永字八法”,可能是因为《兰亭序》第一个字就是“永”。

有感

《笔阵图》是不是王羲之所写?

题卫夫人《笔阵图》是不是王羲之所写?

流传下来的书论,我们不但要看作者是谁,更要看书论的内容。

书论的内容,比是谁写得更重要。

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