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讀經典活用經方:半夏瀉心湯(急慢性腸胃炎、慢性結腸炎等)

關注【愉享中醫】,關注生命健康!本號所發方劑以上世紀90年代以前出版的醫著為主。文中方劑僅限於學術交流,患者應在中醫大夫或中藥師指導下加減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讀經典活用經方:半夏瀉心湯(急慢性腸胃炎、慢性結腸炎等)

半夏瀉心湯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錯雜者。原文如下:

1.《傷寒論》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2.《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十)

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乾薑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義:此方所治之痞,是小柴胡湯誤下,損傷中陽,少陽邪熱乘虛內陷所致。治療以寒熱平調,消痞散結為主。心下即是胃脘,屬脾胃病變。脾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中氣虛弱,寒熱錯雜,故為痞證。脾氣主升,肝氣主降,升降失常,故見嘔吐,腸鳴下利。方中半夏散結消痞、降逆止嘔,故為君藥;乾薑溫中散邪,黃芩、黃連苦寒,邪熱消痞,故為臣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補脾氣,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配伍特點: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辛苦並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

禁忌:本方主治虛實互結證。若因氣滯或食積所致的心下痞滿,不宜使用。

讀經典活用經方:半夏瀉心湯(急慢性腸胃炎、慢性結腸炎等)

加減化裁

若兼肝鬱化熱,肝氣橫逆者,可加入四逆散加強疏肝解鬱和胃之功,稱為疏鬱瀉心湯;

若兼肝脾不和,脾虛氣陷,見腹瀉腸鳴較甚者,可加入痛瀉藥方以疏肝補脾,升清止瀉,謂之升清瀉心湯;

若兼肝氣犯胃,痰濁上逆,見嘔逆劇甚,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可加入蘇子梗、旋覆花,以加強降逆化痰,而成降逆瀉心湯;

若出現脾胃失和,痰溼壅滯,肺失肅降者,可加入桔梗、貝母、百部等,以疏調脾胃氣機,宣肺化痰止咳,衍化為宣肺瀉心湯;

若加入內金、薏苡仁,能調和脾胃,消滯化機,謂之開胃瀉心湯;

若加入藿香、佩蘭、厚朴,具有理氣和中、芳香化濁之功,稱之化濁瀉心湯;

以半夏瀉心湯合小陷胸湯,為寬胸瀉心湯,具調和脾胃、寬胸散結之功;

以半夏瀉心湯加元胡、佛手為散痛瀉心湯,具調和脾胃、行氣止痛之功

化裁方比較

生薑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減乾薑二兩,加生薑四兩而成。方中重用生薑,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氣而消痞滿,配合辛開苦降、補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熱互結於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證。甘草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調中補虛,配合辛開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氣虛弱,寒熱錯雜所致的痞證。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黃連二兩,並以黃芩易桂枝而成,本方證為上熱下寒,上熱則欲嘔,下寒則腹痛,故用黃連清上熱,乾薑、桂枝溫下寒,配合半夏和胃降逆,參、草、棗補虛緩急。全方溫清並用,補瀉兼施,使寒散熱清,上下調和,升降復常,則腹痛嘔吐自愈。

綜上諸方,或一二味之差,或藥量有異,雖辛開苦降,寒熱並調之旨不變,而其主治卻各有側重。正如王旭高所說:“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至於黃連湯寒熱並調,和胃降逆,則治上熱下寒的腹痛欲嘔之證。由此可見,方隨法變,藥因證異,遣藥組方必先謹守病機,方能應手取效。

讀經典活用經方:半夏瀉心湯(急慢性腸胃炎、慢性結腸炎等)

名家各論

1.《金匱玉函經二注》趙以德注:自今觀之,是證由陰陽不分,塞而不通,留結心下為痞,於是胃中空虛,客氣上逆為嘔,下走則為腸鳴,故用是湯分陰陽,水升火降,而留者去,虛者實。成注是方:連、芩之苦寒入心,以降陽而升陰也;半夏、乾薑之辛熱,以走氣而分陰行陽也;甘草、參、棗之甘溫,補中而交陰陽,通上下也。

2.《傷寒來蘇集》:傷寒5-6日,未經下而胸脅苦滿者,則柴胡湯解之;傷寒5-6日,誤下後,心下滿而胸脅不滿者,則去柴胡、生薑,加黃連、乾薑以和之。此又治少陽半表半里之一法也。然倍半夏而去生薑,稍變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陽半里之意耳。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故仍名曰瀉心,亦以佐柴胡之所不及。

3.《醫方集解》:苦先入心,瀉心者,必以苦,故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辛走氣,散痞者必以辛,故以半夏、乾薑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欲通上下交陰陽者,必和其中,故以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

4.《金匱要略心典》:是雖三焦俱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乾薑辛以升陰,陰昇陽降,痞將自解;人參、甘草則補養中氣,以為交陰陽,通上下之用也。

5.《成方便讀》:所謂彼堅之處,必有伏陽,故以芩、連之苦以降之,寒以清之,且二味之性皆燥,凡溼熱為病者,皆可用之。但溼濁粘膩之氣,與外來之邪,既相混合,又非苦降直洩之藥所能去,故必以乾薑之大辛大熱以開散之。一升一降,一苦一辛。而以半夏通陰陽行溼濁,散邪和胃,得建治痞之功。用甘草、人參、大棗者,病因裡虛,又恐苦辛開洩之藥過當,故當助其正氣,協之使化耳。

6.吳昆《醫方考》卷1:“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此方主之。傷寒自表入裡,……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氣湯下之,則傷中氣,而陰經之邪乘之矣。以既傷之中氣而邪乘之,則不能升清降濁,痞塞於中,如天地不變而成否,故曰痞。瀉心者,瀉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氣;芩、連之苦,所以瀉痞熱;已下之後,脾氣必虛,人參、甘草、大棗所以補脾之虛。”

方證

1.上腹部滿悶不適,有輕度脹痛,但按之無抵抗感,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腸鳴等胃腸道症狀。

2.煩躁、內熱感、多夢、失眠。

3.舌苔薄膩,或黃膩,或黃白相兼。

現代臨床應用

1.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膽囊炎、胃腸功能紊亂等見有“心下痞”時可使用本方。

2.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肝炎腹脹、甲亢伴有腹瀉等以腹中雷鳴為主證時也有使用本方的機會。

3.其他方面諸如結膜炎、慢性哮喘、口腔潰瘍、頑固性咳嗽、冠心病、失眠、眩暈、妊娠惡阻、黃帶、閉經等疾病都可見本方證。

讀經典活用經方:半夏瀉心湯(急慢性腸胃炎、慢性結腸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