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假如整个宇宙是一个“人”的体内,每个星球都是相对应的细胞,有没有感觉很合理呢?

怀里抱着miao


这个想法在20多年前就已经有科学家提出来了,在科学上被称之为“全息宇宙论”,虽然它只是一种没有被证实的猜想,但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大系统和小系统都有非常相似的结构。

全息宇宙论认为宇宙万物之间彼此都是有联系的,彼此都是相仿的,母系统包含所有子系统,而子系统内也能反映出母系统的结构,比如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关系(核外电子是以不确定的电子云方式出现的),太阳系是母系统,原子是子系统,太阳系中肯定包含原子,而原子内部结构又可以映射出太阳系的结构。

几年前国外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大脑皮层和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极其相似,所以这个关系其实还可以运用到更大尺度的宇宙,宇宙相当于母系统,所有星系相当于子系统。假设平行宇宙存在,那么我们可以把宇宙当成是一个子系统,容纳所有宇宙的空间是一个母系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科学家将人类细胞放大高倍,发现无限小的细胞内部竟然有和宇宙非常相似的空间结构,细胞内部像是整个宇宙,而宇宙中由包含了无数的细胞,这个循环关系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下,下面我会贴出40张图,描绘的画面就是从宇宙的最大尺度到细胞的最小尺度,用上帝视角来看,或许更能深刻地理解我所说的意思。(下图中左上角和右上角是空间的尺度)


科学薛定谔的猫


我们只是微生物?。人看起来很大,但跟地球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地球看起来很大,但跟太阳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太阳看起来很大,但在银河系里就不算什么了……


我们可以这样一直推论下去,我们一直也喜欢这样往天空、往更远的宇宙中看。眼睛不够用了,就研制望远镜,光学望远镜不够用了,就上射电望远镜 .......

当然,我们也向下看,往小的、微观的地方看。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以控制疾病、延长寿命为目的,我们研究的比较多的是它们的行为,但我们研究过它们的思维吗?它们有思维吗?如果没有,是谁在指挥我们身体这架对它们来说也算是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人的大脑通常被称为司令部,可这个司令部里究竟谁才是最高统帅?谁签署命令才生效?都有哪些部门的通力合作才使我们的身体运转自如?细菌有好的也有坏的,它们之间也会发生战争,有时还很激烈!它们在黑咕隆咚的我们体内还能这么有条不紊,这样的组织能力也算很强大了吧!当我们把手术刀伸进体内,它们是不是也觉得UFO来了?它们一旦爬出体外,看到无垠的天空和明晃晃的太阳就挂了,那一定是被吓死的!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大!



我们觉得自己比体内的微生物高明、还具有智慧,这也是事实,但是我们在更高级的生命体面前恐怕就没有这么牛了!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也像这些微生物一般,每天有条不紊的为宇宙这架庞大的身躯的运作劳碌着!—我看有点像!


徐老5471


这个猜测是很有可能的!

首先,宇宙浩瀚无边,直到现在他仍然在膨胀。据测算宇宙的直径可达920亿光年。这么大的宇宙,人类也只能通过一定办法大致测定其直径。而具体宇宙长什么样,人类现在完全没有能力去推测。因而题主假设宇宙是一个人体,人就生活在里面,我觉得有很大的可能性。就像比我们小很多细菌在我们体内,它也可以用一种办法来测定我们体内的直径,从而把我们体内定义成无限大的宇宙一样。


其次,据研究发现人脑里面的暗物质与宇宙中的暗物质非常类似。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宇宙可能也有和人体一样的分布。就像电视剧台词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宇宙。人类体内的各个细胞就相当于宇宙中的人。每个星球是一个大细胞。

总之,宇宙是个人体的猜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地震博士


首先强调一下结论,这种想法不合理,生命跟宇宙也不相似。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生物体是非常典型的非平衡系统,通过不断吸收来自外界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维持自身的有序,而宇宙没有持续不断的能量输入,反而是在不断膨胀。宇宙的结构几乎完全是通过引力实现的,这样的结构不具备可复制性。生命系统由生物高分子(主要是有机分子)构成,而且有决定生命性状的遗传密码 DNA。而对于宇宙而言,它没有基因,没有中心法则,更别说适应性、应激性、新陈代谢、繁殖乃至进化,这些在引力系统中都是看不到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这么不相似,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觉得有某种相似性呢?这其实是由于某种「层次性」。然而,有层次性的东西很多,例如我们见到的各种电器都是由各种原件组装出来的,而每个元件上还由更小的基本元件构成……然而宇宙自发形成了层次化的结构(宇宙、星系、恒星和行星、行星及其卫星……),生命同样自发形成了层次化的结构(生命、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这种「自发形成层次结构」的特征的确是存在相似性的,而且也是广泛存在的。

物理学家卡丹诺夫曾经说过:「在每一层次中总有新的而且激动人心的有效普遍原则,却并不能由更加『基础』的科学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来。……在每一层次的普遍原则中都会呈现宏伟的概念。」层次结构的形成在自然科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尽管其形成的规则可能不同,有的系统中,简单的几条规则就能产生出层次丰富的体系(例如分形系统);有的系统可以自发组织出一些有规则的结构(例如生物膜);有的系统可以在信息的帮助下完成组织(例如生物的遗传密码,例如人类的生产线);有的系统是由于引力组织起来,形成了各种复杂的结构的(例如宇宙)……这些结构可能有相似之处「层次性」,但仔细分析起来,它们产生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我们不但要看到表面上相似的结构,也要看到背后的本质——组织出这些结构的相互作用。


傅渥成


嗯……我觉得可能

脑洞很大,这个我想过,我觉得你口中的“人”应该是可以进行动作并具有某种符合逻辑思维的“生命体”(无论我们人类是否理解他的行为,如果宇宙可以和生物的运动规律联系的话,可能是生物)

我在知乎上和某个视频软件上都看到过类似的问题或者说是思考,以支持方式存在的个体站多数(笑),我记得某几个知名的科学家也支持过此言论。

首先说一下我的理解吧。

从生物诞生去看的话:

以现在支持率高的爆炸理论看,先是小点(嗯……你懂),现在是成长期

如果把行星等星球看做细胞,这个细胞个体差距有些大……那就理解为不同细胞的分工不同。并且星球们形成的星系为器官组织吗?这感觉有些牵强。星系太多了。这个生物体太大了。

那么星球之间的联系可能只是普通的合作,像是体内的细胞,只不过细胞聚集了

多数则高度聚集形成组织器官,我们人类文明所定义的星系大概大多数都只是在我们眼里很大吧。

在宇宙的早期,第一批出现的恒星质量比太阳大的多,他们消亡会引发超新星爆炸,出现大小不一的黑洞,然后在碰撞变大,当宇宙中的恒星等被吸收,黑洞轴心会喷射高能粒子流(类星体),这个好像是产生星系的原因。

那么就于我们对于这生物的理解和我们这些生命体的对照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些偏差,就是我们现在无法把自身的发育情况完全代入到里面吧。

不过倒也像是我们的新陈代谢(笑:-D)
宇宙中很多物质我们现在还无法去接受,不过以人类的认知方式去看的话应该是可以部分去理解的,毕竟,牛顿他们还在看着呢(:-D)

SoloisT


头条上像这样的题目不少,其实都是凭空想象的产物,如果把它作为描述一种事物的共性还勉强说的过去,如果一定要把这个真的当成了宇宙的科学解释,那就是极为荒谬的了。

这种说法其实就是“一花一世界,一页一菩提”的翻版。这种翻版还很多,比如有的说一个尘埃就是一个宇宙的;一个细胞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太阳系甚至一个宇宙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五花八门的说法,大致都如此,只是比喻的物质大小不一样而已。

这都是人们通过观察宇宙中的一些现象,发现有一定的共性,就把它当作事物的本质来认识的一种错误。

实际上任何事物的本质规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管是微观事物还是宏观事物,一大一小两个极端与我们日常观察到的“中观”事物(时空通讯在这里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恶一些事物比喻为“中观”事物),还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的。如果把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来套用在这两个极端事物上,就会产生重大的偏差,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这里面就包含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极端。

从微观说,大爆炸的起点是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这个奇点显然不是属于我们三维空间的东西,所以我们无法理解里面的规律。有不少人就说既然不理解也看不到,这本身就是瞎扯。这个理论虽然还没有最后定论,但却是许多科学家经过很多观测验证推演出来的。大爆炸理论已经得到很多观测证据的支撑,而大爆炸理论追溯到大爆炸前那一刻就必然有一个奇点。所以,这个理论得到了主流科学界的广泛支持。

宇宙中的时空弯曲导致的万有引力,光速极限理论等等基本特性,都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根基上的。

量子力学中的某些特性,基本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海森堡不确定性、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等等,这些特性都要实打实的去做学问做研究,才能给人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而把一个微小的事物比作是一个宇宙,只能作为一种现象存在某种共性的比喻,即使在哲学上,把这些现象抽象出一些一般规律也无不可。但却不能把它当作科学来讲。

科学研究就是科学研究,它是研究具体问题特殊规律的科学,不能与一般规律混为一谈。每一项具体的科学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尤其是宇宙理论,不要说民间,就是科学界也还有许多未解开秘密,它与一页一花一个人的身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我们不应该随意的解释,去误导普罗大众。看到网络上一些人在科普的时候,也把这种现象当作科学普及来讲,就是极端错误的了。


时空通讯


客观的讲,我们人类对绝对宏观和绝对微观的两个世界,基本没有了解。

通俗易懂的说,就是我们的所居住的宇宙,对真正基本的粒子,一无所知。因为,我们既无法站在宇宙外观察宇宙,更无法发现最基本的粒子,更别谈进入其内部。

宇宙究竟是一个生命体,还是一个基本粒子,甚至只是一个程序,都有合理性。


董江波


合理,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

小时候夏天乘凉,躺在竹床上仰望天空,望着满天密密麻麻的星空,思绪翩飞,神游九天。不知不觉睡着了,在梦里就梦见自己成了孙悟空一样的人物,可以随心意变大变小。小到变成苍蝇蚊子甚至是一个细胞,在无边无际的莫名的海里游啊游啊,永远游不到尽头,就想着直接变大些,从俯瞰的角度直接瞭望,然后就飘了起来,原来身边的泡泡变成了水滴,水滴 变成了大海,大海又缩成了水滴……最后变到无穷大,在宇宙间穿梭,仍然是在无尽的星系间穿梭,找不着尽头。

永远到达不了彼岸。

人体由无数个细胞组成,仿佛自身就是个小宇宙,有着目前已知的所有物质形态。人体的终极奥秘与宇宙一般深邃,难以一探究竟。

在古代五行说中,人体与宇宙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现代解剖学与心理学对生命的探究更加细致化了,但也同时失去了总体关联性。或许未来与量子力学相结合,更能接近于人体的终级奥秘。

人体的细胞间是会互相传递信息的,整个世界的所有物质间也在无时不刻在做能量交换,二者交换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本质上是否有一致性呢?

这里其实推导下去,终极问题会是如果宇宙是个生命体,那么它的意志就能影响宇宙间任何物质,那岂不就是“神”了?!

我一直说是无神论者,但这里的无神是指与宗教意义的神区分开来。因为如果宇宙是个生命体,它绝对不是个“人”!也就是说它不具有拟人化特征。无论是形态还是意志的传达都不会如神话里那般具象和直接。就如我们同样无法直接控制体内的细胞,无法直接与细胞对话一样。我更希望能用“高维智慧生物”来代称它。

而在我的世界观中,整个宇宙的空间关系就是如俄罗斯套娃一般,大娃套小娃,你有中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别的回答里有详述,在此不再重复。)


姝子


对,这个想法不无道理,但每个星球对应的不一定是一个细胞,或许是一个细胞核,分子,原子,原子核。。。最近有很多科学家发现有证据证明,宇宙及其内的星球都可能是具有意识的,就拿地球来说,人体穴位409个,而对卫星图的分析来看,地球大致有370多个能量点,古传天人合一的说法已被证明。还有就是双螺旋,太阳系内行星运动其实就是螺旋形,太阳的运行呈弦曲线型,甚至太阳有可能还有一颗与之轨道相缠绕的伴星。银河系也是呈螺旋形态,古人一定发现了一些宇宙的奥秘,太极阴阳鱼为什么也是螺旋?再回到人体,DNA,这个不用再说了,都知道的。宇宙的宏观图也绘制出来了,乍一看!这不就是大脑神经网络嘛!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沙一世界,一滴水八万四千虫,太阳系的结构与原子内部相同,而太阳系又围绕银心运动,银心又成了微观世界的原子核,而银河系又围绕M87星云运行。。。或许,我们的宇宙在狭义上来讲,也只是在一个原子的内部。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平行宇宙了。


奔腾系列之狂奔的蜗牛


这个想法是对的,其实宇宙呢就是这种生命构成形式。宇宙是圆的,大宇宙是圆的,我们看到的星球,银河系也是圆的,既是更大生命的一个细胞或粒子,又是我们是生活于其中的宇宙。

同样,反观我们自身,人体如果放大到足够的大,你会发现,我们的细胞,也像一个个宇宙一样,如果能够放的再大,会发现里面也是生机勃勃的宇宙,这说的不是细胞整体层面的活性,而是细胞内部。 细胞有细胞壁,里面物质不会随意进出,我们的太阳系,银河系也都是有外壳的,只不过人类观察不到微观空间中存在的,那一层外壳。

现在天文学家也发现了:先驱者探测器飞到太阳系边缘后为什么会突然减速! 这巨大的对人来说无形的外壳!

按他们的讲法,太阳系的引力会使飞进星际空间的飞船产生减速的现象。但是如今它们的速度却在快速下降着,是什么力量导致的呢?这违反常理的现象表明,就是这层外壳在束缚着里面的生命与物质不能随便出去。宇宙中生命机制,不管大小都是雷同的,层层如此。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的方式,跟地球绕太阳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看起来电子跑的很快,是因为不同宇宙层次的时间场快慢不一样。在更大的宇宙范围内,我们地球的时间转一样飞快,这个差异非常大,遭成的感受不一样。我们人体也对微观生命来说,就是个庞大的宇宙,我们的每个构成粒子上面,都有生命,对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星球与太阳,更大一层粒子,对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银河系。

宇宙就是这么奥秘无穷,往大往小,对人来说都是无限的,人类的分子这层粒子,就处在一系列大小粒子的中间。人类离真正认识宇宙,还差的太远太远了,更多真正高层次上,非同一般的解--密都在: a a a , jiemi , li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