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中国制造刷新世界纪录,手机碎屏将成历史?

中国制造刷新世界纪录,手机碎屏将成历史?

谁也没有想到,3000多年前一帮欧洲人无意间发现的玻璃技法,会对人类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玻璃为人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的方方面面,处处体现着玻璃的存在感。

而玻璃的最高级的应用,当属现代光学系统上的应用,玻璃让人类认识了宇宙深处的星系,玻璃让人类认识了微观世界的秘密……特别是随着光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新材料科学的不断融合,作为光电子基础材料的光学玻璃在光传输、光储存和光电显示三大领域的应用更是突飞猛进,成为社会信息化的主力军。

光学玻璃的制造工艺属于国防机密。上世纪初,德国的光学玻璃工艺在著名光学家阿贝的带领下研制出各种类型的光学玻璃,引领着世界光学玻璃技术的发展潮流。光学玻璃甚至在军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某些光学玻璃甚至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成为各国国防级核心机密技术。甚至有这样一个传说,美国为了阻止德国向日本提供光学玻璃,在太平洋击沉了一艘为日本运送光学玻璃的德国潜艇。上世纪50年代,英国发明浮法玻璃工艺后成为世界玻璃行业的龙头老大,却对我国实行起了技术封锁,我国得不到最新的玻璃技法,光学玻璃只能土发上马,一步步从基础做起,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艰难的境地,逼迫着我国光学玻璃的研究走上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西方列强的封锁难不倒我们的科研团队,50多年的不断攻关,我国的玻璃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我国生产的光学玻璃已经大批量出现在了奥林巴斯、富士、美能达、柯达、佳能等国际光电知名品牌的各种光学、数码设备中,光学玻璃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刷新世界纪录,手机碎屏将成历史?

随着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越来越向平面化、超薄化发展,对超薄玻璃的需求越来越多,既要求薄,又要求透光性,还要求柔韧性,这些近乎苛刻的技术要求,使生产超薄玻璃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生产技术一直被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垄断数十年。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志铭表示,“虽然是一块薄薄的玻璃,几年前却完全依赖进口。”

如今,这个垄断的局面终于被我国科研团队打破,我国制造出了比A4纸还薄的玻璃。

中国制造刷新世界纪录,手机碎屏将成历史?

下面先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制造出了0.33毫米的超薄玻璃;2016年制造出了0.15毫米的超薄玻璃;2018年4月制造出了0.12毫米的超薄玻璃。数据看似枯燥,却显示了我国科研团队六年三大步走稳健的步伐。在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的科研技术团队的攻坚下,我国超薄玻璃一举改变国内触控显示所需0.5毫米及以下超薄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彻底打通了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超薄玻璃制造从追赶终于走向领跑世界。

据央视报道称,此种0.12毫米的超薄玻璃的国产化,使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超薄玻璃走上了世界光学玻璃舞台的中心,更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有着超乎想象的韧性和强度,弯成环状也不断裂,能够承受一辆家用轿车以150迈的速度的撞击力而毫发无损。比一张纸还薄、又有如此强度的玻璃,一旦用在手机屏幕上,手机碎屏或许将会成为历史。中国制造一次又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欢迎大家发出您的认识,欢迎大家评论】

【如果您对本文还算满意,请您点赞或转发,谢谢鼓励和支持】

【关注我们,获取您关心的讯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