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红色家书读后感」补足精神之钙 夯实信念基石

「红色家书读后感」补足精神之钙 夯实信念基石

补足精神之钙 夯实信念基石

县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洪晓兰

捧起《红色家书》,就不舍得放下了。在这个手机横行的时代,家书似乎有着它独特的历史印记。我试着想象在硝烟纷飞的战场上,无数的人,将拳拳报国之志抑或涓涓儿女之情浓缩在身后小小纸张之上,转而慷慨前行,让人很受教育。书中有热血男儿从沙场写给亲人的绝笔,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叮咛,有同胞兄弟之间的默默心语,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这些家书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抚今追昔,钩沉史海,通过细细品读,我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红色家书,句句动情。“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是烈士王孝锡的不悔誓言!“杀不尽头颅流不尽鲜血”是邓贞谦的革命呼声!“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是赵一曼对孩子的临别期冀!“继我志呵,继我志呵”,是王器民临刑前最后的嘱托!“铡刀下,不变节……杀死我一人,革命杀不绝。”这是共产党员刘绍南在狱中写下的《壮烈歌》中的诗句……。正是由于源自对真理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认同的精神。才让革命先烈们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大义凛然?才使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向上的情怀,是正义的境界,是意志的超越,是人和民族血性的体现。一个人有了精神,就会昂扬向上,为使命奋斗;一个民族有了精神,就会自强自立,兴盛不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办好中国的事情,要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必须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信仰信念、增强“四个意识”。 如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腐化堕落,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当今,在一些人们的意识里往往重视物质财富多,而忽略精神财富,导致“一切向钱看”和“私”心膨胀,甚至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学习革命先辈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对革命理想的坚定执着,为了革命胜利不惜英勇献身的开拓进取、无畏无惧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能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在工作岗位爱岗敬业,对事业发展求实创新,为社会进步科学进取;就能面对国际风云,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保卫祖国的领土,维护国家主权。

"革命理想高于天",毋庸置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形势下,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担负着更大的责任,更应承继和发扬老一辈的优秀传统和高尚风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补足精神之钙,夯实理想信念基石,为富国强民,为国家的安全,为人民的安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红色家书读后感」补足精神之钙 夯实信念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