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也门胡塞武装是否已失去了战争主动权?


胡塞武装本来就没有夺取过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又何来失去了主动权。

从2015年沙特领导阿拉伯国家对也门展开“果断风暴军事”行动以来,联军经过三年的艰难战斗,如今已经初见成效。在联军的强势攻击下,胡塞武装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军正在重点进攻荷台达港和胡塞武装的大本营萨达省。
(也门形势)


2015年联军发动军事打击之初,胡塞武装已经占领了首都萨那,胡塞武装在南北也门十多个省占据绝对优势,连亚丁港都在胡塞武装的手下。

阿拉伯联军最初对胡塞武装的进攻是艰难的,胡塞武装抵抗相当顽强。仅仅在攻打焦夫省的战役中,就有上千名来自苏丹的士兵阵亡。胡塞武装时而发动游击战对沙特联军进行偷袭,使得阿拉伯联军最初的快速结束战斗想法破灭。

联军不得不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和胡塞武装交锋。虽然沙特,阿联酋官兵在地面交战中并不理想,但他们却牢牢的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频频发动斩首行动,打死打伤不少胡塞武装指挥官。
(被胡塞武装丢弃的自杀式小艇)


联军在2016年已经完全占领了焦夫省,并攻占亚丁港,在这里成立了临时的也门政府。由于哈迪总统是南也门人,他得到了南方各省许多部落的支持,也门政府军配合各地的部落民兵,成为了打垮胡塞武装的中流砥柱。

也门政府军并非一些宣传中所说的不堪一击,相反,他们非常勇敢顽强,在联军火力和地方部落的支持下屡次击败胡塞武装,收复了大片土地。在战争陷入僵持阶段后,联军又将目光投向了荷台达,希望通过斩断胡塞武装补给线的方法取得突破,在荷台达的战斗中,他们拿下了荷台达大部分市区和机场,并封锁了荷台达海域,断绝了胡塞武装的重要生命线。
(支持政府军的也门民兵)


时至今日,胡塞武装在也门南北各省已经丢失了大量的阵地。

在北方,紧靠大本营萨达省和重要地段荷台达的哈杰省已经被也门政府军完全控制,在7月初,政府军在这里击毙了1500多名胡塞武装士兵,这里的部落纷纷表示支持也门政府,驱逐胡塞武装。胡塞武装在该地的第五军区司令也在不久前被沙特空袭炸死,政府军沿着哈杰省海岸推进,与东部的也门政府军汇合,一同进攻萨达省的马兰地区。

马兰地区地势复杂,多山,也门政府相信胡塞武装最高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躲藏在这里。在接连几个星期的交战后,胡塞武装元老级指挥官,创始人之一的阿里.巴兹利被政府军击毙,也门政府军向前推进了数十公里。
(阿联酋国防部长访问也门)


胡塞武装在南方的形势更加糟糕,他们在塔伊兹,伊卜,亚丁和阿比扬的势力早已被也门政府军消灭殆尽。而在中部要线拜阿德山脉的战斗中,也门政府军攻占了马拉金,这意味着胡塞武装失去贝达省只是时间问题。

胡塞武装通过不断放出假视频,虚假传闻宣扬他们的战果。他们曾经在28日对半岛电视台记者说,他们向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发起了空袭,但很快被迪拜地方政府和阿联酋空管部门反驳。

总而言之,胡塞武装在也门战争中已经是江河日下,时日不多了。


朱兴子


胡塞武装的战场主动权早在2015年3月26日沙特联军发动干涉也门的“果断风暴”行动时就已失掉,但3年多时间过去了,胡塞武装仍保有很强实力,并且比较牢固地控制着萨达省、哈杰省、萨那省等11个也门西部省份的1300多万人口和大片土地,还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行政和军力体系,而也门战事则有朝着“一战”(血腥惨烈+旷日持久)模式演变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战场奇观呢?一方面外界看到,在大多数时间里,以沙特、阿联酋为首的联军及仆从武装都处于主动进攻态势,虽然每夺一地往往损失惨重付出巨大代价,但其从表面来看又确实在不断开辟新的战线,似乎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可是另一方面,奉行“积极防御”战略的胡塞武装也不甘示弱,经常能打出一些战果不俗的经典战例。特别是在红海沿岸的荷台达港、毗邻沙特的北方边境地带,胡塞武装更是频频防守反击得手,令沙特联军一筹莫展。此外,胡塞武装在防空作战、海上突袭、导弹攻击等领域也接二连三有所斩获,其武器升级改造能力、技战术运用水平相当可观。

所以说,要客观分析也门未来战局演变,就必须对胡塞武装和沙特联军的实力有清醒认识。应该承认,胡塞武装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财源紧张——由于遭到外部严密封锁,胡塞武装的主要关税、侨汇收入被切断,从也门央行搞来的外汇储备也已枯竭。

但是,胡塞武装之前洗劫位于首都萨那的哈迪政权高官私宅,搞到了大量现金、珠宝(黄金就达数吨),他们还通过控制区征税、走私,也缓解了资金短缺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也门经济长期处于“非正常运转”的状态,这个国家的大宗物流和出口商品竟然是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作软性毒品的卡特树叶(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10%左右)。而胡塞武装几十年来一直是阿拉伯半岛南部最大的武装走私集团,从武器、毒品到医疗器械、药物甚至于偷渡客、煤气罐,他们挣钱的法子多了去了。

至于军力方面,胡塞武装仍不可小觑——前者正规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组建有7大军区、15万兵力(正规部队+民兵),其导弹部队具备自行改造、装配弹道导弹、防空导弹、战术火箭和无人机的能力,为应对敌方空袭还开发出可快速升降、隐蔽性较好的地下发射井。

据不完全统计,胡塞武装发射的各型导弹、战术火箭已造成包括沙特空军司令(中将军衔)、哈迪武装1名少将和1名上校、阿联酋1名上校在内的数百名沙特联军官兵阵亡,装备和财产损失更是无法计数。

2018年7月18和26日,胡塞武装发射自杀式无人机远程攻击千里之外的沙特首都附近的炼油厂和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机场,给对手以巨大震撼,这2次袭击活动据估计给沙特联军造成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损失,两国在遭袭后也通过官方媒体隐晦地加以承认。特别是阿布扎比机场遭袭事件,是阿联酋自2015年参战以来本土首次落下对手的炸弹,恼羞成怒的沙特联军于是在7月27日恢复了对荷台达港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另外,胡塞武装还有2张“王牌”就是其情报部门和狙击手。前者由黎巴嫩真主党帮助一手建立,尤擅要人保护、安插间谍和行刺暗杀,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至今胡塞情报部门已干掉至少3名哈迪武装高级军官,并在控制区抓获大批敌方间谍。

而胡塞狙击手更是厉害——他们中间最优秀的神射手都是由美国特种兵培训出来的前共和国卫队成员,其装备有美制M82A1重型狙击步枪、加拿大PGW系列狙击步枪和苏制狙击步枪,心理素质过硬且枪法老道,据粗略统计过去8个月里(2018年初至今)倒在他们枪口下的沙特联军人员已达上千人。

军火方面,胡塞武装同样不发愁——前政府军的庞大武器弹药库存、境内流通的数千万支枪械,足够让胡塞武装把这场战争打到地老天荒。

胡塞武装在治国理政方面有点像阿富汗塔利班,手腕比较强硬、狠辣,但效果也出奇地好。美联社就曾经报道称胡塞武装所到之处,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普遍好转。再加上前者在控制区内广布眼线、严密监控,连萨利赫政权遗留下的上百万军政人员都只能乖乖从命效忠而不敢造次,可见其管控力之强。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胡塞武装始终占据“道义制高点”,他们不断宣扬自己是抵抗外敌入侵、推翻腐败政权(前萨利赫政权和现在的哈迪政权确实名声很差)的爱国者,这一点让其在控制区内获得巨大威望,特别是几个武装众多、实力雄厚的大部落都选择支持胡塞武装,这也增强了胡塞政权的合法性。

反观沙特联军,之所以不惜代价猛攻荷台达港,正是因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始终打不开缺口,才不得不改用“饥饿战术”。

大家觉得沙特联军夺取荷台达港的果真是为了切断胡塞武装外援通道吗?答案是否定的,土豪国的王爷们看中的其实是这座港口承担了也门8成以上的进口粮食和外援物资的卸货、储藏和转运重任。

换言之,谁掌握了这座港口,谁就握有对1800万也门人的“生杀大权”。而一旦失去此港,胡塞武装的统治根基将被严重动摇,控制区内的老百姓都会因饥饿而造反,这可是沙特联军在战场上损失多少人员、装备都换不来的巨大胜利,这条毒计够狠。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如果荷台达港真的对了,胡塞武装就必败吗?这个问题大家不妨看一下阿富汗塔利班,前者虽然十多年前就丧失了中央政权,但其被消灭了吗?胡塞武装也是一样的,他们的核心控制区大部分为平均海拔2200米的险峻山地和高原,纵深面积则是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的50倍。遥想当年,强大的苏军9次重兵围剿盘踞该山谷的马苏德游击队都没能成功,沙特联军又有啥本事创造奇迹呢?

实际上早有外媒指出,就算胡塞武装完全丧失对海岸线和港口的控制权,该组织仍将继续抵抗,而土豪国的王爷们最终会发现也门是一个比阿富汗更可怕的“帝国坟场”。


网言军事


也门胡赛武装现在确实在和沙特联军的作战中处于不利的位置,但是现在就判断其失去战争主动权还为时尚早,不过如果伊朗的援助持续减少的话胡赛武装将越来越不好过。

也门是由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北也门和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的南也门两部分组成的,后来北也门觊觎南也门油气资源而南也门也觊觎北也门的水资源因此合并成一个国家,但是合并后双方矛盾不断终于引发内战,不过也门前总统来自北也门的萨利赫最终平定了这场内乱。
也门地图


不过也门迄今为止都是一个部落和宗教大于国家的落后国家,加上萨利赫执政时期也门失业率居高不下,所以当阿拉伯之春蔓延到也门后其很快就垮台了,继任的哈迪能力平平无力应对国内困局终于再度引发内战。

而胡赛武装加上忠于萨利赫的部队一开始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哈迪政府几乎把他们赶出也门,但是和哈迪同为逊尼派的沙特等王爷国不甘心看到什叶派力量在也门壮大,因此纠集了许多军队和雇佣军干涉也门内部事务,也门内战也变成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宗教战争。


胡赛武装

由于坐拥一大批先进武器而且掌握制空权的沙特联军战力太渣了,起初胡赛武装在其什叶派盟友伊朗的大力援助下和沙特联军斗了个旗鼓相当,因此双方之间打了三年多了直到今天依然僵持不下,可是目前来看也门战争的形势对胡赛武装却越来越不利了。

现在胡赛武装最重要的外部援助通道荷台达港对外联系基本被切断,而且在各个战线上失利的消息不断连许多高层都被炸死了,所以现在的胡赛武装确实处于比较艰难的时期,而且未来的处境有可能会越来越艰难。
也门战争


而造成这种局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伊朗在美国制裁下自身处境艰难对胡赛武装都援助相应的也减少了,当然沙特联军在和胡赛武装都战斗中得到一定磨砺战斗力有所提高也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让沙特都等国成破产边缘重新活了过来。

事实上如果伊朗援助持续减少的话缺乏武器补给的胡赛武装有可能不得不面临全部打游击的局面,所以现在胡赛武装与其指望伊朗的援助还不如想办法多缴获沙特联军的武器,多提高一下自己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技巧,事实上胡赛武装目前只有苦撑一段时间等待国际局势的变化了。


执斧谈史说事



失去了伊朗强力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瞬间从凤凰坠落成山鸡,但幸运的是以沙特、阿联酋为政府首领的多国部队实在是太不堪,明显占据着绝对优势,却了三年半的时间跟胡塞武装打成了势均力敌,让阿拉伯的那些王室瞠目结舌,以至于沙特国王萨勒曼的亲弟弟艾哈迈德亲王按耐不住,公开炮轰萨勒曼国王与权倾朝野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造成也门境内灾难性的冲突,导致数千平民丧生,激化了沙特王室的内部矛盾。

也门强人萨利赫倒台,副手哈迪在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的扶持下晋升为新一任总统,却遭到来自于也门西部的什叶派武装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一触即溃,逃亡到沙特首都利雅得当寓公,活生生地把合法总统搞成流亡元首。在群龙无首的无政府状态下,胡塞武装一路攻城略地,占领了大半个也门,大有一统江山的态势,这可把逊尼派的阿拉伯王国吓坏了,感觉到巨大的威胁,脊背发凉。

2015年3月,在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的领导下,十几个中东东非的逊尼派国家组成干预也门战争的多国部队,向势头正猛的胡塞武装宣战。多国部队的正领导沙特指挥西部军团进攻胡塞武装的根据地,多国部队副领导阿联酋指挥南部军队,攻击胡塞武装占领的也门南部地区。多国部队占据绝对的优势,在战场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打了三年半的战争,沙特领导的多国部队西部军团不仅了无战绩,反而沙特本土频频遭到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被首都利雅得被没被放过,让萨勒曼父子极为难看。

让沙特欣慰的是阿联酋领导的多国部队南部军团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与其他代价的情况下,缓慢地取得进展,通过三年半的鏖战,从胡塞武装手里夺取了也门南部广大地区,把胡塞武装驱逐到也门西部,使逃亡到沙特的也门总统哈迪终于敢于回国,履行职责。

目前,多国部队与胡塞武装在也门西部的广大地区互有攻防,陷入了僵局,短期内谁也无法打破这个僵局,进入了战略僵持的新阶段,打的是消耗战,就看哪一方更有耐性与后劲坚持到胜利。沙特阿联酋领导的多国部队之所以有能力与胡塞武装形成战略僵持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伊朗面对美国的严酷制裁、以色列的高频空袭,内外交困,能力上难以再援助胡塞武装,政治上不允许伊朗再扶持胡塞武装,伊朗已经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慷慨地支持胡塞武装。失去了伊朗强力支援的胡塞武装,顿时从一只凤凰坠落成山鸡,战斗力急剧萎缩,这才是真实的胡塞武装。

恢复成“山鸡”面貌的胡塞武装,与沙特阿联酋领导的多国部队打成平手,形成战略僵持的局面,殊为不易。在这长达三年半的战争中,沙特阿联酋领导的多国部队越打越像武装组织,而胡塞武装却越打越像正规军,奇葩而有趣,也门的未来仍然以战争为主旋律,和平依然是遥远的海市蜃楼。


飞狼


胡塞武装的作战计划或者目标并不在胡赛武装自己手中,而是要看胡塞武装背后的国家或者势力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随着伊朗、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实际介入也门局势,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变化,这场战争的胜败对美国、以色列而言并不重要,但对沙特联军及也门政府至关重要。而且三方的目的都是牵制或者消灭伊朗在也门的势力。而伊朗借助胡塞武装的势力来增加与美国、欧盟谈判的筹码。

胡赛武装与沙特联军的攻势在有段时间内比较平缓,但是随着伊朗与欧盟展开也门和平问题的谈判而突然加速,这其中如果美国等国的推动,沙特等国有“胆量”在得罪欧盟、伊朗的前提下发动战争?

沙特联军突然对荷台达的进攻实际上不仅是打断欧盟与伊朗的谈判及欧盟的政治幻想,更多的是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主。随后以色列对曼德海峡的表态,不仅是表示以色列要涉及也门局势,更多的是为美国助威。

在美国等国制裁及围堵伊朗的前提下,伊朗援助胡塞武装的武器及资金变得越来越困难。加上沙特联军在荷台达等几个重要的方向出重兵,胡塞武装的兵源、武器等必然受限。已经出现两名胡塞武装士兵对阵七名沙特联军的情况,而且那两名胡赛武装的士兵还没有足够的武器。

另外,沙特联军在美国、以色列等国的特种兵的引导下,用无人机、战斗机对胡塞武装的高级将领施行定点清除,这也大大的影响了胡赛武装的战斗力。

随着美国等国对伊朗的持续封锁,伊朗经济实力开始出现衰减,胡塞武装可能会成为伊朗首个抛弃的目标,胡赛武装的未来并不看好,极有可能重新缩回老巢以图东山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