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18中國(上海)國際人工智能展會上,聚集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眾多企業,有些是行業大佬級別的,有些是後起之秀,他們中有非常多優秀的企業與產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17家獲得“

中國人工智能最具投資價值獎”的AI新銳,小編覺得最具投資價值的企業有望成為未來的明星企業,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認識一下吧。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特斯聯是智能物聯網平臺,主打智慧城市,是光大集團旗下基金和IDG資本聯合投資打造的,主要應用場景未來生活,未來建築,未來城市,以及智能軟硬件。

圖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圖麟科技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基於深度學習技術,核心業務包括人臉識別、工業視覺、圖像檢索等,多年獲得計算機視覺競賽全球算法第一名的好成績,目前已與阿里巴巴,科大訊飛,中國移動等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合作。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上海七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七牛雲是一家做雲存儲的公司,但是目前成了人工智能實驗室,構建了深度學習平臺AVA,在應用層上提供多個計算機視覺API,包括人臉識別,場景識別等。

小i機器人,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化平臺供應商,是會話式AI的全球典範,能夠提供雲端智能交互,未來可連接萬物,目前已經通過微信、微博、APP等途徑參與到企業客服工作中,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建行、招行等銀行中得到廣泛應用,因為小i機器人的加入,招行需要2000-3000人的服務,現在只需要10個人左右。

中科宏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中科院基因的高科技公司,主要研究生物識別技術,在人臉識別、指靜脈識別、聲紋識別等核心生物識別領域掌握多項核心技術。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西安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5月才成立的高科技公司,專注於生產和研發移動巡檢機器人,今年初,推出輪胎巡檢機器人,對城市車輛進行高頻自動巡檢,為行車安全提供保障。

ArcSoft虹軟,是全球領先的智能視覺技術供應商,目前全球有100億智能設備搭載了虹軟的技術,應用範圍極廣。

輕客智能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小覓智能旗下子公司,核心技術有自主研發的實時3D視覺慣性導航技術,自動駕駛、環境識別、人臉識別等,小覓在研發領域更是聚集了中美頂級行業專家,產品是全球頂尖的立體視覺計算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產品已進入英偉達的全球供應體系。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物聯網公司,主要在安防,零售,銀行等領域進行人臉識別等服務。

深圳視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視見科技是一家AI醫療影像領域的人工智能公司,基於人工智能學習和醫療影像分析,進行智能化識別、分析,輔助醫生做出快速,準確的醫療診斷,給出診斷治療方案,提高醫療治療效率。公司在醫學影像AI識別挑戰賽中戰勝來自頂級企業以及研究機構,獲得冠軍。產品目前已經在50多家醫院進行臨床使用了。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機器人智能物流專家,是柔性和智能物流領域的引領者。

小船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小船科技是一家機器人研發設計高科技企業,主要有服務機器人,智慧養老系統,智能家居系統,是國內首個運用行為分析的機器人,擁有良好的交互系統,能夠通過視覺分析人的行為。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8日,剛剛滿週歲的公司人工智能公司。主打人工智能客服服務,在信息諮詢,語音網關等領域有核心技術優勢。

深圳進化動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領先的計算機視覺及3D技術解決方案專家,在目標檢測、人臉識別、場景識別等領域提供多產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先後獲得北極光、瑞芯微等行業領導者的支持。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北京康力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康力優藍是一家智能服務機器人企業,依託於康力電梯、清華紫光兩個上市公司,擁有10年智能機器人研發歷史的康力優藍,是中國最著名的機器人企業之一。

北京驀然認知科技有限公司。小驀機器人是一家以自然語言、認知計算為核心的AI公司,擁有智能車載和家居核心業務,與寶馬、戴姆勒、上汽等汽車巨頭合作,在家居行業與長虹、TCL等有深度合作。

17家中國AI企業集體亮相,未來人工智能之星可能就在其中

紐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家專注做自動駕駛的AI公司,成立於美國硅谷,總部在中國上海,是最早獲得美國加州路測牌照的無人駕駛公司,也是極少數進行高速公路測試時速超過100km的初創科技公司。無人駕駛整套技術解決方案軟件部分是全行業應用最為全面的公司之一。

今天我們將17家最具投資價值的企業一一列舉、簡單介紹,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對關心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人士,以及對人工智能感興趣的讀者,能夠私下有更詳盡的瞭解,共同推動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