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关于建立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关于建立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关于建立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记者

9月13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请问文件的印发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产生什么影响?

答:自2009年新农保制度试点到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至今,不到10年时间里,参保人数达到了604万人,其中享受待遇人数112.53万人,2017年底人均待遇达到了136.76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保障老年居民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能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关键在于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但就目前来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保障水平较低、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尚未健全、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不强等问题。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只有建立起符合我区实际的制度机制,才能把社会保障网织密。只有将制度机制的作用发挥好,才能兜得住底线。只有建立激励约束有效、筹资权责清晰、保障水平适度的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才能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

二是确定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政策的出台,使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有了遵循、有了指引、有了方向。即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确保参保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参保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

在建立待遇确定机制方面,对7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予以倾斜,对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适当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能具体介绍一下制度设计是怎么考虑的吗?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新农保制度是2009年开始实施的,目前7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都是没有缴费直接领取待遇的,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待遇水平相对偏低,基础养老金对7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予以倾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城乡老年居民的关怀。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县级管理,《实施意见》制定的最低标准是:按照70周岁及以上不低于5元、80周岁及以上不低于10元增加基础养老金。对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每增加缴费1年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不低于2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自定。

记者

刚才新闻发布时提到,自治区在建立基础养老基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同时,同步启动了基础养老金调标工作,做为财政部门,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基础养老金提标的具体情况吗?

答:此次提标是启动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首次提标,是自20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以来的第二次提标。

国家层面,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央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

自治区层面,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每人每月45元的基础上增加7元,合计增加25元,提标后,2018年自治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15元提高至140元,增幅21.74%,三年年均增幅6.78%。

此次提标中央及自治区各级财政年增加支出约3.1亿元,较2017年财政补助增长16.04%。可以看出,财政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资金的增幅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幅。基础养老金从2009年制度建立之初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目前的140元,十年实现了翻番,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关心。

记者

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提出,依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适时调整最低缴费档次,依据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最低年缴费额增设最高缴费档次。请问文件对具体调整幅度和时间有什么要求?

答:文件要求按照不超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年缴费额增设3500元缴费档次,2019年执行;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标准至200元,考虑不影响精准脱贫,最低缴费档次调整可放宽到2020年,同时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可暂时保留100元缴费档次。

记者

《实施意见》还建立了丧葬补助金调整机制,丧葬补助金由400元固定标准调整为不低于当地4个月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做为财政部门,请问这样调整政策是如何考虑的,能给死亡人员家属带来那些实惠?

答:我们借鉴内地省区的普遍做法,将丧葬补助金发放标准与基础养老金标准挂钩,可以使丧葬补助金标准随着基础养老金的提高而同步增长。政策调整后,由现行一次性400元调整为不低于参保人死亡当月当地4个月基础养老金。

总体来看,按照2018年我区调整后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140元)计算,我区丧葬补助金最低为560元,较原标准提高160元,增幅40%,与我区城乡困难群众殡葬救助标准基本接近。对我区基础养老金较高的地区(克拉玛依、哈密等地),丧葬补助金发放标准可以达到1300元以上。建立丧葬补助金调整机制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参保人员的临终关怀,减轻了死亡人员家属的丧葬费用负担。仅此一项政策,预计各地每年将支出1075万元以上。

记者

《实施意见》的印发,将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或实际效果)?

答:前面已经提到了,自治区在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同时,同步启动了基础养老金调标工作,自今年1月起,自治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15元提高至140元,预计提标后我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超过150元,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60元,7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待遇还会相对较高,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平均每天有5元的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直接成果,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是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给老年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机制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将逐步提高,参保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增强。

《关于建立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新疆人社12333

数字人社·便捷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