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媽,我這輩子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

“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媽,我真的不想再學拳擊了!”

“媽媽,我真的想繼續跳舞!”

個女孩學了7年拉丁舞,過了12級,天賦好,自己也喜歡。但是被媽媽勒令叫停了。

理由,當然是那個最大的“政治正確”的理由——為了學業。

媽媽說,“你考到全校100名,就讓你繼續跳舞!” 女孩說,“那能不能打個折,150名?”

這是最近開播的《少年說》中的一幕。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少年說》已經播出兩週多了,節目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趨勢,有人批判節目形式抄襲日本一檔綜藝,有人讚賞學生表達的勇氣;有人覺得這些學生太慘了,有人也為父母的難處辯解……

呱呱也懷著複雜的心情,一口氣看了好幾集,感到有很多話想說,現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

當我們在看《少年說》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時光回到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寫出著名的《少年中國說》,寥寥數言,道盡對中國少年的熱愛和期望。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

振聾發聵,言猶在耳。

《少年說》,節目立意為“讓孩子們告訴成年人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少年說”這個節目名字,便是取自梁啟超先生的這部名篇——正能量滿滿有沒有?

然而,當我們打開《少年說》,看到的畫面卻是這樣的……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連日常食物都無法自己選擇的初二男生

吃了 2190 個蘋果和 547 個雞蛋後他終於發出了抗議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永遠被拿來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的女生

“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感到自己被媽媽冷落的女兒

“媽,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交流,都變得有些陌生了。”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控訴父母冷戰的男孩

“你們不要再冷戰了,這樣我好傷心。”

挑破生活表皮的一根細針

因為節目形式非常接近,很多人把《少年說》與日本那檔老牌綜藝節目《校園瘋神榜》拿來做對比。

《校園瘋神榜》是日本的一檔中小學生綜藝節目,其中有個環節叫做“未成年的主張”,孩子們走上屋頂天台,說出對喜歡的人的告白,也叫“屋頂告白大會”。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湛藍的天空。

微風拂面的天台。

穿白衣的少男少女。

典型的日系清新風格設定有沒有?

濃濃的青春氣息立馬撲面而來啊!(節目組也是非常有心了)

只看節目形式的話,《少年說》可以說和這段“屋頂告白”如出一轍了。

然而,雖然借用了《屋頂告白大會》的外殼,《少年說》展現的卻是另一種更真實的“成長的圖景”。畢竟青春不僅僅只有初戀啊!:)成長中的男孩女孩還要面對繁重的學業、理想(愛好)和現實(升學)的衝突,要構建自身的價值體系和世界觀,還要處理與父母、老師、同學等周遭各種人的關係……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在《屋頂告白大會》裡,我們看到的是初戀、告白、青澀……甚至連老師們也在節目裡一起告白,還牽手成功了。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在《少年說》裡,我們看到的是補習班、學霸、成績、名次,處處是家長式的壓制。家長和老師們對孩子的期望,也全都是集中在學習成績上。

看《屋頂告白大會》,你會感受到如同看一部少年版青春純愛劇般的悸動和赤誠;

但看《少年說》,則更像看一部五味雜陳的社會紀錄片。

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憤怒、不滿、抱怨,看到了家長的”專制”、為難和不擅表達。

儘管節目組已經相當剋制,但《少年說》仍然像挑破生活表皮的一根細針,露出平靜的表面下那些真實的衝突和創傷;它也像一個萬花筒,折射出中國教育體制、親子關係的種種問題,並且毫不留情地刺痛到了所有看節目的人。

就像一位豆瓣網友所說的,“看日版的會覺得青春真好,但看完中國版的就會慶幸自己長大了。”

一個“治癒”,一個“致鬱”。

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像隔著一面“透明的牆”

在《少年說》裡,處處可見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問題:不直接、不徹底的溝通模式,彷彿複製粘貼一樣普遍。

孩子和父母掏心窩子說的話,往往被父母一笑而過,似乎孩子就只能是孩子,孩子就永遠是“還小”、“還不懂事”,他們說的話,就是不能被父母認真對待。

當他們卯足了勁,一本正經地和父母商量時,卻被當做玩笑、調皮和撒嬌,被父母輕輕鬆鬆就敷衍了過去。

那個不想再吃蘋果和雞蛋的男孩,大聲地喊出自己的控訴。媽媽卻笑著說,“你看你現在長得這麼帥氣,就是因為媽媽讓你吃了那麼多蘋果和雞蛋。”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那個總被媽媽拿“別人家的孩子”打擊的女孩,眼淚都在眼眶裡轉了,說,“我跟你說過了,我不適合用激將法,那樣只會不斷打擊到我。”

媽媽卻仍然堅持己見:“可是我覺得不這樣的話呢,你就會有點飄。”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當著所有人的面,還要跟孩子講大道理。女孩已經剋制不住,跑下臺去,哭了。

家長對孩子抱著很高的期望,孩子對父母又愛又怕,害怕做不好,害怕被拿來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越是愛父母,就越害怕被父母否定,被否定多了,越來越沒有自信。

我們聽過太多典型的“中國式家長訓話”

(以下這些話不知道多少人看了會覺得很熟悉呢?)

我這樣是為了你好……

就沒見過你這麼笨的!XXX都比你強!

你看看人家孩子怎麼做的。

我認為你的性格是需要一些打擊的……

中國的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之間,就如同存在一面“透明的牆”。雙方都在聲嘶力竭地表達自己,卻好像處於完全不同的空間,互相聽不到對方真正在說的話,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們會學習更好地與你溝通……”

一個女生哭喊著爸媽你們為什麼不來我的家長會,賺錢真的那麼重要嗎?不擅言辭的父母抹著眼淚說,我們都是農村出來的也沒文化,就想能夠給她創造一個舒適一點的學習環境……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一個女生說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有那麼多時間給客戶打電話,卻不和我多說說話。

媽媽說,那我保證以後週末陪著你好不好?女生說,那你也要和我多說話,好不好?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成年人似乎已經完全忘記,自己也曾經有過做小孩子的時光,對於孩子的感受,難以產生共情。

孩子則更難體諒父母的處境,他們知道父母要忙工作、要賺錢,但他們

只是單純地想要多一點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看著這些父母和孩子,都好辛苦。

其實都不過是很平常的話語而已,但好像就是要上了節目,孩子站在屋頂喊出來了,父母才能讓步,才能改變態度,才能說出那句“爸爸媽媽瞭解了,爸爸媽媽會學習更好地與你溝通……”

最後,那個總是打擊的女孩的媽媽,終於說,“媽媽懂了,媽媽會多去鼓勵你……”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拋開這些扎心的場景不說,《少年說》仍然是當下國內值得一看的節目。至少,它是努力去打破兩代人之間的隔膜、去嘗試更好地溝通的。

它難得的誠實,站在孩子的視角,展現了成年人和孩子之間的不平等、繁重的學業壓力;站在父母的視角,它也展現了父母的為難。

從更深的層面,這些病灶和問題的根源,其實深埋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之中。如果說無效溝通是嚴重的困境,那它也是兩邊人共同的困境。如果輿論是一把把匕首和利劍,將這些利劍單純地指向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

《少年說》,相信不少中國父母和孩子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正是這種誠實的展現刺痛了我們,當我們清晰地看到這些隱痛,才有可能知道下一步如何去改善。

“我們遇到的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

最後,儘管這個節目暴露出我們的教育、親子關係的種種問題,我們也仍然能在節目中看到這些孩子們滿滿的活力可貴的主張——

幾個孩子愉快地和老師開玩笑:“劉老師上次拿了我們班一袋洗衣粉,後來就沒有還回來。” “劉老師你在辦公室偷偷唱歌,我們都聽到了!”

跳健美操的男生,和喜歡打籃球的女生,大聲說:“為什麼男生不可以跳健美操?健美操與打籃球、踢足球沒什麼不同!”、“為什麼女生不可以打籃球?” 他們要打破性別的刻板印象。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當初一的男生說出:“不要因為在乎自己的尊嚴,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你還會認為他們是完全不懂事的小孩子嗎?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而那個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的學霸女孩,和她的閨蜜一起站上臺時,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成長的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我們自己。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當孩子們一起唱起《追夢赤子心》,你能看到少年們的夢想在閃閃發光……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看到這些又要不免驚呼,這——就是少年時光啊!

有懵懂,有抱怨,有煩惱;

也有目標,有夢想,有天真的快樂。

▼▼▼

每個孩子,成長的時光只有一次,錯過,就永不再回來。

父母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父母的,父母也不是全能的。每個父母,自己都曾經是孩子。

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需要多一些坦誠,重視語言的力量。當父母可以更認真地對待孩子的心聲,當孩子可以逐漸體會父母的難處,當溝通可以更坦誠、透徹,才可能盡力打破兩代人之間的隔膜。

但這一切,都不會那麼難的,你說對吧?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今日份話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有哪些時候讓你感到

自己與他/她的溝通出現了問題?

來,一起聊聊——

學業負重、無效溝通,少年說:成長和親子關係的種種隱痛

原文來自【嘰裡呱啦】 微信公眾號:JLGLBaby(長按可複製)

想要免費領取新用戶【精品幼兒英語啟蒙課程、百元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