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80後指的是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有時也泛指出生於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年輕一代。現如今算起來,80後大部分都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美國則把80後叫做“Y一代”。80後這一代人身上具有鮮明的改革開放帶來的彰顯個性的時代烙印。

80後對上世紀80年代特定的產物肯定不會陌生,比如黑白電視機、收音機、手電筒、手動理髮器、玻璃球,等等。如今的80後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甚至於有的由於意外造成失獨。 中國現有2.18億獨生子女,據推測會有1009萬人在或將在25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

儘管現實如此,我們還要勇敢面對。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下80年代的一些場景吧!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跳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遊戲,流行於20世紀50至80年代。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上世紀80年代的簡易燙髮館。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80年代售賣汽水的小販,你都喝過哪種牌子的汽水呢?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新人結婚,證婚人在宣讀,旁邊的收音機很顯眼。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路邊的打氣球,現在你在公園裡也可能見到。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上世紀80年代的錄像廳,那時候播放更多的是香港電影。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外出到野外郊遊,是孩子們幸福的時刻。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小賣部,又稱小賣鋪,分佈在城鄉各處,學校、小區附近,目前早已被大小超市取代。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農村做飯用的地鍋,現在有的農村地區還在使用。

80年代老照片:街頭錄像廳播放香港電影,小賣部擺滿各種零食

茶缸裡厚厚的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使用的一種購糧憑證。

對於上世紀80年代的生活,你最難忘的是什麼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