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不能被忽視的“水營養”!長期喝純淨水可能與心血管病有關

不能被忽視的“水營養”!長期喝純淨水可能與心血管病有關

關心一個人,除了說“多喝水”之外,還要告訴他如何正確喝水。

不能被忽视的“水营养”!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与心血管病有关

絕大多數人對喝水並沒有科學充分的認識,而“解渴”只是水最簡單、基礎的功能。

不久前舉行的中國營養學會第十四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上,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一致強調,人們不僅要喝夠水,更要喝對水。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為你細數水中的營養成分,並告訴你如何科學補水。

受訪專家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馬冠生

本報記者 | 徐文婷

九成國人不會喝水

《中國水與生命質量認知調查報告》顯示,65.9%的人渴了才喝水,17.5%的人只喝飲料,喝水比較隨意的人佔11.6%。

可見,至少九成國人對水還不夠了解,存在飲水量不足、飲水觀念不科學等問題。

馬冠生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他的團隊曾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個城市的居民進行飲水調查,發現雖然許多人都知道要多喝水、勤喝水、喝白開水,但真正做到科學飲水的人卻很少,近1/3調查對象未達到每日1.2升的最低飲水量;74.9%的人每日飲水少於6次。

馬冠生指出,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佔體重的70%左右,尤其大腦、心臟、腎臟、肝臟等代謝活躍的組織含水量更高,人體缺水時,對這些組織的影響很大。

不能被忽视的“水营养”!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与心血管病有关

水不僅是人體物質代謝的載體,還有維持體液正常滲透壓及電解質平衡、調節體溫、潤滑等作用。

正常情況下,人體水的攝入和排出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當攝入水分過少,或者水分丟失過多時,機體可能處於脫水狀態。

  • 機體脫水時,輕則感到口渴、厭食、煩躁、疲憊,心跳加快等;

  • 重則會眩暈、行走緩慢、呼吸困難、全身無力、血壓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 若經常飲水不足,慢性腎病的發病風險也會顯著升高。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發現,短期缺水還會引發記憶力下降。

反之,當機體攝入水分過多時,患有腎臟病、

肝病等的人群甚至可能出現水中毒現象。

大部分人都是依靠“渴不渴”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的,但有渴覺說明人體內水的丟失量已達到體重的1%,此時身體機能已受到影響,尤其是兒童和老年人。

馬冠生教授表示,急性體重減輕、尿液顏色變深、淚液減少或消失、口腔黏膜乾燥等信號提示身體缺水,應及時補充水分,保證機體正常運轉。

水中有不少好營養

由於環境和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因素,當下,國人對飲用水安全的關注遠高於對飲用水營養的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在第一版《飲用水水質準則》中就提出:“飲用水中的鈣、鎂等典型攝入量約為成人總攝入量的5%~20%。”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修訂第四版《飲用水水質準則》前,組織世界各國的營養學、醫學等方面的專家,專門對飲用水中的營養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重點審視了長期飲用“人造的”或“改良的”(被添加/去除礦物質)水後,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

最終討論結果表明,水中的礦物質可部分補充人群膳食礦物元素的攝入,尤其是鈣和鎂,並且在人類心血管健康方面存在一定保護作用,去除水中礦物質可能有一定健康風險。

不能被忽视的“水营养”!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与心血管病有关

水中含有的礦物元素除了鈣、鎂等比例較大的之外,還包括鈉、鉀、氯、鐵、鋅、銅、鉻、碘、鈷、鉬、硒等必不可少的元素。

維護人體健康的營養素有40多種,主要來自於日常所吃的各種食物,飲用水提供的礦物元素對總體膳食攝入貢獻率佔到1%~20%。

例如,對於鈣、鎂元素,飲用水可提供多達所需要的每日總攝入量的20%,而對於其他大部分元素,飲用水貢獻了總攝入量5%以下。

然而,由於很多人出於對飲用水汙染的擔憂,只喝純淨水、蒸餾水,在社區或家中安裝直飲水機、淨水器,對自來水進行深度處理甚至徹底處理的現象十分普遍,失去了從飲用水獲取礦物質的途徑。

今年的全國營養科學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水質準則專家組成員、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王俊南表示,長時間飲用淨化水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發生具有相關性,在印度和臺灣地區的研究也表明,經常飲用硬度較高的水有利於減少上述疾病的發生

此外,很多社區對直飲水機清洗不徹底、濾芯更換不及時,導致內部留存很多細菌和汙垢,會對飲用水造成二次汙染,反而不利健康。

科學補水,不做“水盲”

《中國居民營養素膳食參考攝入量》建議,我國居民每日應飲水1.5~1.7升,以保證人體健康的生理所需。馬冠生提醒,這一推薦飲水量指的是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

不能被忽视的“水营养”!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与心血管病有关

人體對水的需要量不僅個體差異大,而且同一個體在不同環境或生理條件下也有差異,因此具體情況還要視性別、年齡、身體活動、代謝情況、溫度等因素而定。

不同人群飲水量不同

以下幾類人要適當增加飲水量:

  • 在天氣炎熱時,劇烈運動、高溫情況下作業的大量出汗者;

  • 發燒、嘔吐、腹瀉導致的脫水者,多喝水的同時還應注意補充電解質;

  • 秋冬氣候乾燥,長時間身處空調、暖氣房者;

  • 口味重,肉類等蛋白質攝入較多者;哺乳期女性及代謝旺盛的兒童青少年。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衰急慢性腎炎腎衰竭尿毒症等疾病以及嚴重胃腸道功能障礙者,要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控制飲水量,以免加重病情。

養成好習慣

人們應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遵循“少量多次,小口慢飲”的原則。

選對水的種類

水的種類方面,以白開水、礦泉水為最佳,其次為不加糖的茶、奶和奶製品,儘量不要喝低營養、高熱量的甜飲料。

學會“吃水”

除了喝水,我們還應該學會“吃水”。新鮮果蔬的含水量很高,例如黃瓜水分含量達95.8%,生菜水分含量95.7%,西紅柿水分含量93.3%,它們不僅熱量低,還含有維生素C、E,礦物質等,補水的同時還能給健康帶來更多好處。

不能被忽视的“水营养”!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与心血管病有关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不能被忽视的“水营养”!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与心血管病有关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不能被忽视的“水营养”!长期喝纯净水可能与心血管病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