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解讀”心血管病

點擊右上角關注“心血管健康講堂”,更多心血管內容不再錯過。


中醫在心血管病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觀點。中醫認為氣虛血瘀是心血管病發病的本質。

中醫“解讀”心血管病

一方面,各種疾病的發生都會影響氣血的正常循環。首先會出現氣血失去平衡,臟腑得不到正常濡養,然後才出現臟腑虛衰,精氣神虧耗,最後臟腑功能衰退直至死亡。

另一方面,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正氣必然受到消耗,由於氣虛推動血行無力,更加重了瘀血的阻滯,形成“虛實夾雜”、“氣虛血瘀”的局面。

中醫“解讀”心血管病

瘀血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若單純祛瘀又會傷正氣,使正氣更加虛;若是單純的補益,對一些老年病人來說會愈補愈滯、愈補愈虛。

因此,最妥善的方法就是:固本清源,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益氣活血。因氣行則血行,益氣有利於化瘀。

中醫“解讀”心血管病

中醫認為,會形成氣虛血瘀的原因有二個:

一個是氣虛無力運血,而導致的因虛致瘀;

第二個是因為瘀血阻滯,既耗傷氣血,又妨礙氣血化生,而導致的因瘀致虛。

中醫“解讀”心血管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