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調理脾胃,為4大養生原則

古代也稱養生為“攝生”、“道生”、“保生”,即調攝保養自身生命之意。具體方法手段有很多,比如鍛鍊身體、中藥調養、針灸推拿、飲食、音樂等等。養生的首要目的是增強我們自身的正氣,提高抗病能力,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通過調節人體陰陽,使身心處於一個最佳狀態,達到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目的。

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調理脾胃,為4大養生原則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和調理脾胃

首先第一點是順應自然。《靈樞.邪客》說:“人與天地相應。”就是說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界的變化是相適應的。從養生的角度而言,我們應該瞭解自然變化的規律,主動去適應這種變化,這樣才能與自然界的節律相適應。遵從四時節氣的規律,比如天冷了就應該注意加厚衣服,春秋應該及時穿秋衣秋褲,不然老了容易得老寒腿。多喝熱水,不吃寒涼之物。而夏天暑熱之時應該保持屋內涼爽通風,多吃一些祛暑化溼之物。如此一來,我們身體臟腑功能才能協調有序,保持健康。

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調理脾胃,為4大養生原則

第二點為養性調神。中醫學非常重視人的情志活動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七情六慾太過不僅可直接傷及臟腑,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會損傷人體正氣,使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減退。如此一來,就容易感受外邪發病。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這些突然、強烈、長期的精神刺激,超過了人體正常的調節範圍,導致機體氣機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而致病。所以,我們要注意調攝精神,保持寧心情愉悅,以樂觀的態度、豁達的胸懷、良好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氣機調暢,氣血平和,正氣充足。

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調理脾胃,為4大養生原則

第三點為保精護腎,腎精對人體生命活動非常重要。因腎精能化生人體之氣,而氣能養神,神又能御氣、御形,所以精是形氣神的基礎。腎精的充足與否,關係到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等機能。如果腎精不足,就會導致生長髮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同時腎陰腎陽還主人體一身陰陽,維持機體陰陽平衡的調節,所以保護腎精腎氣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性生活要有節制,不可縱慾無度以耗竭其精。因為性生活要消耗腎精腎氣,性生活過度,必致腎精腎氣虧損而使人易於衰老或患病。同時,也可以通過運動保健、按摩固腎、食療保腎、針灸藥物調治等,從而使人體精充氣足,達到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調理脾胃,為4大養生原則

第四點為調理脾胃。調攝飲食主要包括注意飲食宜忌和藥膳保健。注意飲食宜忌是要求我們飲食定時定量,不可過飢過飽,即所謂的"飲食有節”。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腐敗變質的食物。各種食物含不同的營養成分,只有搭配均衡,才能營養充足,身體健康。最後食物也和藥性一樣,也有寒溫之分,最好食用寒溫適宜的食物,或據體質而搭配。如體質偏熱之人,宜食寒涼而忌溫熱之品,體質偏寒之人則與之相反。而藥膳保健是指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將食物與中藥相配合,通過加工調製而成的膳食。這種食品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強身的作用。比如人參、枸杞子、黃芪、黃精、何首烏、桑椹子、蓮子、百合、薏苡仁等都是很好的藥物。通過長期服食一些對身體有益的藥物,能夠扶助正氣,平調體內陰陽,從而達到健身防病益壽的目的。

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調理脾胃,為4大養生原則

最後可以進行適當的針灸推拿療法。通過刺激經絡系統的感應,從而使人身氣血陰陽得到調整而恢復平衡。其他的養生方法還有很多,如音樂、舞蹈、 繪畫、書法、釣魚、旅遊等,這些方法不但能怡情怡性,還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